当代“大学精神”的培养研究

2018-07-25 11:35戴娜范婧莹陶怀周芳亮胡梅宋岚何迎春
教育教学论坛 2018年21期
关键词:大学精神高等教育本质

戴娜 范婧莹 陶怀 周芳亮 胡梅 宋岚 何迎春

摘要:大学精神是大学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成果的主要体现,也是大学文化“软实力”的具体表现。当代大学生是大学精神的继承者和辐射者。在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过程中,如何理解大学精神,构建与弘扬大学精神,是值得当下高等教育参与者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大学精神;本质;培养;高等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21-0048-03

按照中国儒家传统文化的理解,所谓“大学”乃是“大人之学”。王阳明说:“夫为大人之学者,亦惟去其私欲之蔽,以明其明德,复其天地万物一体之本然而已耳”;“故止于至善以亲民而明其明德,是之谓大人之学”。(《大学问》)当代大学人必须要具备相应的知识与技能,以适应日后所从事的职业,所以必须有一种特殊的精神气质。这种精神气质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叫做“士志于道”。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学精神”,所以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1]

一、当代大学精神的本质与内涵

“精神”是一种强大的力量,有时甚至具有改天换地的爆发力。“大学精神”反应了大学的内涵,体现了一所大学的某种独特气质,凝聚了大学的精神形式的文明成果,是人类社会文明的高级体现。“大学精神”的本质特征主要体现在这几个方面:

1.贵德精神。“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种求知探索意识,自古就是中国的知识分子的探索精神。“废有仁义。”(《道德经·第十八章》)他们在漫长的“求索”过程中,形成了对“道”(真理)的独特认识。虽然“百家”对“道”的认知各有所表,但无一例外地把探求和维护真理,维护、教化、规范“道”为已任。“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章句》),体现了中国历代知识分子“道”的追求。

“贵德”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优良传统,体现了自我完善和严于律已的自责品格,内化出一种自律自省的主体意识。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省也。”(《论语·里仁》)曾子云:“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荀子云:“君子崇人之德,扬人之美,非谄谀也。”(《荀子·不苟》)这些都是“贵德”的具体体现。它使中国“士人”或知识分子在这种“贵德”精神的熏陶下形成了“至善”的人格魅力和“中庸”思维方法,同时也促进了人际关系的和谐,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2.创造精神。大学的两大任务:一是教学,二是科研,反应在大学的基本功能上,就是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没有创新的民族是没有发展的民族,没有创新的大学必将被社会淘汰,所以创新是一所大学存在的核心价值。文化不能通过生物学意义上的遗传来继承,而必须通过“教”与“学”的传递方式得以继承并得到发展。因此,建立学校教育的初始目的,一是传承人类文化先进文化,二是进行道德教化,促进社会和谐。社会进步到今天,具备一定的创新性和创造精神,成为评判人才的标准,当代的大学就是以培养创造精神人才为目的。同时,大学可以通过研究与提炼,构建促进社会进步的思想道德理论,并把这些理论传递给社会成员,通过实践检验,使这些理想转变为现实的文化实体。知识分子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具有一定的文化积累,尤其是当今数字化时代,集中在大学里的知识分子相对来说更容易接触最前沿的知识,能更清晰地认识社会发展规律,这些大学人群体自然能提出促进社会进步与和谐的社会理想。

3.担当精神。“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在民族危亡所面临的抉择时刻,特别是近代以来,中国遭受了百年耻辱,一批批中国的“大学人”掷地有声,毅然赴国难。由于这些知识分子掌握了知识,觉悟较早,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就成为了挽救民族危亡的先锋队,成为了开启民智的先行者。几千年来,中国一直奉行儒家“内圣外王”的经世致用之道,弘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倡导“智仁勇”的人格修为。儒家思想始终支配着这些“大学人”的思想言行,從而也塑造了他们挺身而出承担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的崇高品质。孟子曰:“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张载云:“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宋元学案·横渠学案》)……凡此种种,都无一不是对中国古代“大学人”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概括与诠释,这种责任感和使命感就是真正意义的大无畏的担当精神,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够传承千载、生生不息,深的就是这种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中的担当精神。

二、当代大学精神主体的角色定位

“每个时代总有属于它自己的问题,准确地把握并解决这些问题,就会把理论、思想和人类社会大大地向前推进一步。”[2]大学精神的终极体现,就是培养的学生对国家、对民族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培养的学生是有抱负、有远见、有知识、有责任心的社会接班人,所以,大学精神的主体角色就是大学人。

1.大学人是大学精神的践行者。大学是培养人才、研究学问的场所,大学的第一要旨是培养人才,培养既具有专业知识,又具有一定综合素质的全面人才。大学的教育者和教育管理者既是“传道授业解惑”者,同时也是教育研究者,因为他们面对的这些大学生思想成熟、性格独立而且有精神追求,这些年轻人不是单纯地满足于接受知识,更是有志于探索新知识、开拓新领域:他们正处在人生的黄金时期,既要有求学求知的热情,更要有心系国家、心系人民的责任与担当,做到知行合一、学以致用。清华大学前校长梅贻琦先生说:“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3]因此,一所大学的内涵、底蕴、发展,一所大学的精神,都反应在大学人主体探究学术的具体实践。

2.大学人是大学精神的传播者。“教育决定着人类的今天,也决定着人类的未来。人类社会需要通过教育不断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需要通过教育来传授已知、更新旧知、开掘新知、探索未知,从而使人们能够更好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更好创造人类的美好未来。”[4]大学是一个文化与文明的凝聚之所,大学人接受过良好的专业教育和道德熏陶,本身就具有高雅的文化品位,他们孜孜以追求自己的理想。大学不仅以“象牙塔”纯洁的德性形象影响着社会,更以“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入世”的姿态担负起改造社会、重塑德性的重担,成为社会德性的捍卫者与提升者。特别是在近代的变迁中,大学精神就更为彰显。竺可桢说:“乱世道德堕落,历史上均是,但大学犹如海上灯塔,吾人不能于此时降落道德标准。切记:异日逢有作弊机会是否能涅而不淄、度而不磷,此乃现代教育试金石也。”[5]因为大学人是社会中最有德性和理性的群体,正由于他们的存在,才铸就了正能量的大学精神,使大学成为海上的灯塔,引领社会进步。

3.大学人是大学精神的延续者。“教育传承过去、造就现在、开创未来,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力量。”[6]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7]。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存在和发展都得益于文化的传承与延续。文明进步来源于文化的创新,对于人类社会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社会系统演化就是文化与文明两股力量交互作用的结果。大学生是“大学人”这个群体当中最活跃、具有可塑性与传播性的群体。由于学生们身处大学环境,大学精神以潜移默化的方式熏陶其身心,促使他们在传承与创新的过程中无形地形成了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这些学生毕业以后,他们参加工作,融入社会某个特定圈子,他们身上所承载的这种大学精神就以辐射的方式影响着这个圈子。由此,赋予了文化与文明的大学精神就不自觉地得以傳承与弘扬。

三、培养当代大学人的“大学精神”

大学精神对一所大学的生存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所没有了精神的大学,也就丧失了发展的动力,必然要被社会淘汰。当代大学生是社会建设的后备军,由于他们的社会角色和他们所具知识的不可替代性,将成为社会精神的中流砥柱和风向标。

1.内省之德。人的行为受自己意识的支配,并根据自己的理性作出自觉的选择,特别是道德行为,即所谓“知者不惑”。儒家“三达德”之一的“智”,从儒家伦理学角度解释,是指道德认识和道德理性,孟子所谓“是非之心”,就是人们意识中对是非善恶的判断能力,也就是后儒所说的“德性之知”:“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孟子·梁惠王上》)人能够“以近知远,以一知万,以微知明”。(《荀子·非相》)道德不同于法律的外在强制,但也有其底线原则。孔子说:“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传统伦理思想注重道德主体的“耻”的自觉意识,通过道德教化方式,达到“格”的他律效果,以实现道德教化的社会效果。在中国古代这种宗法血缘与道德伦理相结合的错综复杂模式中,把道德原则直接转化为道德主体的动力因素,建立起一整套自我约束与社会舆论相结合的伦理体系,从而实现了道德规范的现实化,使社会“有序和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单靠“他律”的外在教育或“法治”功能是不够的,必须从“他律”转化为“自律”,使人们自觉接受社会道德规范和“法制”的约束,并使主体的灵魂与之融洽,从而转化为“内省”之德。

2.感恩之心。大学生群体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的重要力量之一,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败,关系到能否实现中华民族的崛起。所以,探讨当前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道德变化的特点,研究如何准确地把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开拓新格局,对于构建当代“大学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社会的飞速进步,信息技术普及与教育制度的不断完善,给高等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新的生机,当然,这也对大学生群体的思想行为产生了新的挑战。学生与学生之间以及各类学生之间的摩擦和纠纷,特别是网络技术的普及所带来的正面或负面的影响。面对新时期赋予给大学精神的新要求,抓住当代大学生求新、求特、求异、求乐等特点,探索构建适合这个群体的“大学精神”的新思路、新方法,从而引导他们求真务实、乐观向上,让他们沿着一条积极进取的轨迹成长。“常怀感恩之心”,让当代青年人学会感恩,为自己的拥有而感恩,感谢社会给予的一切。这样的大学生才会有一个积极的人生观,才会有一种健康的心态。

3.担当之责。“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8]大学时期是大学生青年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阶段,培养他们对人生意义的正确理解,提高社会责任感,提升群体综合素质,才有利于学生健康发展。具有担当精神,做事才有主动精神,才有激情,才有无尽的能动性。中国传统文化里的人格修为倡导的是“自强不息”和“厚德载物”。前者说的是“修身齐家”的自我担当;后者说的是“治国平天下”的社会担当。由自我修为,再到自觉承担社会责任,这是中国“大学人”由“自我”到“社会”的担当路径,二者和谐统一、贯穿始终。大学生群体一旦走出校园,他们所承载的大学精神必然会与社会生活的具体实践有冲突,但最终会融合,他们最终会适应社会。这种冲突、融合与适应又是一个新的学习的过程。大学精神就是在这样的过程中得以薪火相传,社会也因为“大学人”所承载的这种积极的大学精神的滋养而得以发展进步。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N].人民日报,2017-10-19.

[2]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81.

[3]习近平.要有心系国家心系特区担当[N].解放日报,2014-12-21.

[5]刘亚敏.大学精神探论[J].未来与发展,2000,12(6):61-64.

[4]习近平.办好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有中国特色[N].人民日报,2015-9-10.

[6]习近平.致首届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开学典礼的贺信[N].人民日报,2016-9-11.

[7]陈来.中华文化:更关乎民族永续发展[N].光明日报,2017-3-20.

[8]习近平.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N].重庆日报,2013-12-6.

猜你喜欢
大学精神高等教育本质
回归本质
童年的本质
关于大学和大学精神的思考
基于Flash+XML技术的护理技能虚拟教学平台设计与实现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高等教育教学中的重与轻分析
WUU——让“物”回归其使用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