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橄榄引进品种的果实性状及产量的比较试验

2018-07-27 08:06赵强宏杨思维
经济林研究 2018年3期
关键词:油橄榄含油率单果

赵强宏,邓 煜,杨思维

(1.陇南市经济林研究院油橄榄研究所,甘肃 武都 746000;2.毕节市畜牧兽医科学研究所,贵州 毕节 551700)

油橄榄属于木犀科Oleaceae木犀榄属Olea L.[1],是一种亚热带的常绿树种,是世界四大木本油料植物之一[2]。陇南的白龙江低山河谷地带被确定为中国油橄榄种植的一级适生区[3],但有研究报道,约70%的油橄榄园存在结果晚、产量低且不稳定、果实品质差、果实含油率低等现象[4]。本文通过对从西班牙引进的‘奇迹’‘豆果’‘贺吉布兰克’ 3个品种的试验观察,与当地表现优良的主栽品种‘莱星’进行比较试验,对这4个品种的果实性状、含油率、早实性及产量进行比较,以期能为陇南油橄榄的品种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设在武都区城郊乡大堡村,位于白龙江流域,属于台地,地理位置为东经104°53′32″,北纬33°24′3″,海拔1 055 m;该地属于北亚热带北缘河谷半干旱气候,年均气温15.3 ℃,7月平均气温24.7 ℃,1月平均气温2.7 ℃,极端最低气温-7 ℃,极端最高气温38.2 ℃,≥10 ℃年有效积温4 893.6 ℃;年均日照时数1 871 h,无霜期270 d以上,平均年降雨量468 mm,降雨量主要集中在每年的6—9月,年均相对湿度56.6%,干燥度0.49,土壤为沙壤土,排水良好,pH值为7.9,土壤含氮、磷、钾分别为0.584、0.005、5.397 g/kg。试验地具有十分便利的灌溉和交通条件。

1.2 试验材料

本试验以从西班牙引进的3个品种‘奇迹’‘豆果’‘贺吉布兰克’和当地的主栽品种‘莱星’为试材。4个品种于2011年春季同时定植,株行距为4 m×4 m,进行相同的肥水管理措施。

主要仪器设备及药品有:脂肪抽提器,水浴锅,冷却循环水机,电子天平(感量0.001 g),微型研磨机,电热鼓风干燥箱,干燥器,定性滤纸,脱脂棉,100 mL量筒,镊子,塑料封口袋,乙醇、乙醚等。

1.3 研究方法

1.3.1 果形与果实质量

测量内容:果实纵径、横径、果形指数、单果质量、单果体积。

测量方法[5]:随机选取10个果实,用游标卡尺测量果实的纵横径,纵径分别记作L1、L2,…,L10;横径分别记作W1、W2,…,W10。每次随机选择10个果实,用精确度为万分之一的电子天平准确称量,3次重复,记作M1、M2、M3。并同时用量筒排水法测定果实的体积,测量排水体积,记作V1、V2、V3。

果形指数=L/W。

1.3.2 果肉率测定

每个样品中随机称取大小中等并正常的10粒鲜果,准确称取质量,记作F,用小刀将样品的果肉完全剥离,再用脱脂纱布将果核充分洗净、擦干,并称取10个果核质量,记作H。重复3次[6]。

1.3.3 果实含水率测定

将采集的鲜果样品称量,记作F,装入信封做好标记后放入电热鼓风干燥箱,恒温105 ℃烘干36 h,至样品恒质量后关闭电源,待其冷却后称量,记作D,放入干燥器中待用,重复3次[6]。

1.3.4 果实含油率测定

准确称取洗净烘干的果实和抽提底瓶,分别记作M、M1,并将样品放入微型研磨机中充分磨碎,装入用定性滤纸折成的滤纸筒内,用脱脂棉蘸乙醚擦净研磨机中油渣,一并装入滤纸筒,包扎两层后用棉线捆好密封,装入脂肪抽提器内,每个样品3次重复[7]。

在抽提底瓶内倒入适量的无水乙醚,放入65 ℃水浴锅中,开启冷却循环水机,抽提8 h,换下抽提器,使用回收管回收乙醚2~3次,取下抽提底瓶(内盛抽提出的油),放入60 ℃烘箱中烘干至恒质量,再冷却称质量,记作M2。

式中:M为样品质量;M1为抽提底瓶质量;M2为油+抽提底瓶质量。

鲜果含油率=干果含油率×(1-鲜果含水率) ×100%。

1.3.5 产量测定

采收时,对选定的供试品种各5株样株每年分品种测定产量。

1.4 数据与分析

采用Excel软件计算数值,采用SPSS19.0进行Duncan差异显著性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4个油橄榄品种果实性状的比较

4个油橄榄品种的果形指数存在差异,见图1。由图1可知,‘莱星’的果形指数与‘贺吉布兰克’‘豆果’的差异显著,与‘奇迹’的差异不显著,‘贺吉布兰克’‘豆果’的果形指数低,果实外观上比较圆,‘奇迹’和‘莱星’的果实细长,果形指数较大。

4个油橄榄品种的单果质量存在差异,‘莱星’的单果质量与‘奇迹’‘豆果’的差异不显著,与‘贺吉布兰克’的单果质量差异显著,其中‘贺吉布兰克’的单果质量最大,是‘莱星’单果质量的1.7倍,4个品种的单果质量大小依次为‘贺吉布兰克’>‘莱星’>‘豆果’>‘奇迹’。

图1 不同油橄榄品种果实性状特征的比较Fig. 1 Comparison of the fruit characteristics in different olive varieties

4个油橄榄品种的单果体积存在差异,‘莱星’的单果体积与‘贺吉布兰克’‘奇迹’的差异显著,与‘豆果’的单果体积差异不显著,‘贺吉布兰克’的单果体积最大,是‘莱星’的1.7倍,‘奇迹’的单果体积比‘莱星’小47.4%,4个品种的果实体积的大小依次为‘贺吉布兰克’>‘莱星’>‘豆果’>‘奇迹’,与单果质量的品种排序一致。

4个油橄榄品种的果实密度存在差异,‘莱星’的果实密度与‘贺吉布兰克’‘豆果’的差异不显著,与‘奇迹’的差异显著,‘奇迹’的果实密度最大,4个品种的果实密度大小依次为‘奇迹’>‘豆果’>‘莱星’>‘贺吉布兰克’,排序与单果质量、单果体积的品种排序正好相反。

从4个品种的果肉率分析结果看,‘莱星’的果肉率与‘贺吉布兰克’的差异显著,与‘奇迹’‘豆果’的果肉率差异不显著,其中‘贺吉布兰克’的果肉率最大,比‘莱星’的果肉率高5.6%,该品种体积大,果肉率高,可适合用于餐用果的加工。4个品种的果肉率大小依次为‘贺吉布兰克’>‘奇迹’>‘莱星’>‘豆果’。

2.2 4个油橄榄品种果实含水率及含油率的比较

4个油橄榄品种间的鲜果含水率存在差异,见图2。由图2可知,‘莱星’的鲜果含水率与“奇迹’的差异显著,与‘贺吉布兰克’‘豆果’的差异不显著,‘奇迹’的鲜果含水率比‘莱星’的低8.1%,4个品种的鲜果含水率高低依次为‘豆果’>‘莱星’>‘贺吉布兰克’>‘奇迹’。

图2 不同油橄榄品种的鲜果含水率及干(鲜)果含油率的比较Fig. 2 Comparison of moisture content and oil content in different olive varieties

4个品种间的干果含油率存在差异,‘莱星’的和‘贺吉布兰克’‘豆果’的干果含油率差异显著,与‘奇迹’的差异不显著,‘莱星’的干果含油率最高,‘豆果’的比‘莱星’的低17.9%,‘贺吉布兰克’最低,比‘莱星’的低30.8%。干果含油率是一个绝对含量,它表示品种油脂的基本含量,4个品种的干果含油率高低依次为‘莱星’>‘奇迹’>‘豆果’>‘贺吉布兰克’。

4个品种间的鲜果含油率存在差异,‘莱星’的与‘奇迹’的鲜果含油率差异不显著,与‘贺吉布兰克’‘豆果’的鲜果含油率差异显著,‘豆果’的比‘莱星’的鲜果含油率低21.9%,‘贺吉布兰克’的最低,比‘莱星’的低27.6%,鲜果含油率是个相对量,它随果实含水率的变化而变化,4个品种的鲜果含油率高低依次为‘奇迹’>‘莱星’>‘豆果’>‘贺吉布兰克’。

2.3 4个油橄榄品种果实产量的比较

试验树于2011年5月定植后,进行统一的施肥、灌溉、修剪等综合养护管理措施,先后开始挂果,不同品种的挂果时间不一样,定植1 a后,‘贺吉布兰克’和‘奇迹’开始挂果,‘豆果’定植2 a后开始挂果,‘莱星’定植3 a后开始零星挂果,由于油橄榄树种的“大小年”现象明显,历年挂果量出现波动变化。

4个品种的挂果时间和产量存在差异,见表1。由表1可知,‘莱星’定植第4年开始挂果,单株年均产量为621 g,与‘莱星’相比较,‘贺吉布兰克’和‘奇迹’定植1 a后就挂果,‘豆果’定植2 a后挂果,表现出早实性,‘豆果’的单株年均产量最高,是‘莱星’的4倍,‘奇迹’的单株年均产量是‘莱星’的3倍,‘贺吉布兰克’的比‘莱星’的高83.9%,4个品种的产量高低依次为:‘豆果’>‘奇迹’>‘贺吉布兰克’>‘莱星’。

表1 不同油橄榄品种的产量比较Table 1 Comparison of yield in different olive varieties

3 讨论与结论

(1)油橄榄果实性状主要取决于生长条件和品种遗传潜力的相互作用,3个引进品种的单果质量和果肉率等果实性状、鲜果含水率和含油率与‘莱星’存在差异,这些差异是由遗传和环境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薛益民[8]认为应该掌握油橄榄果实的经济性状,明确果实的适宜用途,合理的加工(油用或餐用),从而提高栽培油橄榄的经济效益,‘奇迹’‘莱星’为优等油用品种,‘豆果’为良好油用品种,可以进行橄榄油的加工,而‘贺吉布兰克’含油率低,但是单果质量大、体积大、果肉率高,可以进行餐用果的试制。

(2)油橄榄的产量与品质是由光、温、水综合影响的结果,由于品种特性及气候条件不同,品种间和区域间的产量存在较大的差异[9],3个引进品种的挂果时间和产量与‘莱星’存在差异,引进品种定植1~2 a就可挂果,表现出早实和丰产性。

(3)在油橄榄建园选择品种时,要考虑品种的早实性和丰产性,品种挂果时间的早晚、产量的多少影响油橄榄园的经济效益,本试验中‘奇迹’‘豆果’挂果早、产量高,可在油橄榄产区大力推广栽植。

(4)该试验从单果质量、果肉率等果实性状、鲜果含水率和含油率方面对油橄榄品种进行了初步的比较研究,为了更加全面、综合地反映出不同品种间的性状差异,还得进行油橄榄果肉的油脂质量、单品种橄榄油活性成分等方面的试验研究,胡琼等[9]研究出果形指数、可溶性总糖、维生素C及矿物质元素含量是评价鲜枣果实品质的重要指标,这对以后开展相关试验研究很有借鉴,也是我们下一步开展研究的方向。

猜你喜欢
油橄榄含油率单果
金艳猕猴桃疏花疏果技术研究
栽培西瓜单果重主基因+多基因遗传分析
甘蓝型油菜的产油量分析
页岩气开发水基钻屑中含油率的测定方法研究
三个李子品种叶片差异及与单果重相关性分析
适合在南方种植的鲜食枣品种
高速逆流色谱分离制备油橄榄叶中橄榄苦苷
适量硼促进油橄榄开花着果
氧化处理含油污泥的氧化剂选择研究
油橄榄的速生早实丰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