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高校学生心理社团的建设与完善

2018-07-28 09:46宫然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8年15期
关键词:高校学生社团心理健康

宫然

摘 要 大学是学生心灵成长的关键时期,我国高校历来十分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断开拓各项有效的方法途径。在夯实第一课堂即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通过教师传授、师生互动普及心理健康知识的基础上,我们拓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平台,拓展了第二课堂即开展各项心理健康主题活动。我国已形成了教师主导的心理健康教育线和学生发挥主体作用的自主教育线,实现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全面覆盖。大学生心理社团作为开展心理主题活动的重要依托,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本文主要阐述高校学生心理社团存在的意义,主要工作内容,存在的问题及改善策略,以促进高校学生心理社团的建设。

关键词 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社团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1高校学生心理社团产生的背景

1.1学生心理社团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载体

国家历来重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不断开拓心理健康教育新举措。2011年,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试行)》中指出,“高校应充分发挥广大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主体作用,支持学生成立心理社团,组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充分调动学生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成长的积极性、主动性。”这为学生心理社团的建立发展提供了政策性支持。《基本建设标准》还指出,高校应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协同系统,健全校、院、班级三级网络建设,强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全员参与意识。学生作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三级工作网络中的一环,是最基层最广大的力量。学生心理社团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载体,能够发挥关键作用。

1.2学生心理社团弥补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力量不足

我国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较西方起步晚,目前仍在大力发展中,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力量不足。由于编制限制等原因,我国高校专职心理教师较少,只有少部分高校师生配比能够达到1:3000,大部分高校1名教师要负责五、六千名学生,远低于学生需求。虽有院系辅导员担任兼职心理教师充实工作队伍,但仍不能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需求。在人力紧缺,任务量重的情况下,高校专兼职心理教师只能将主要精力投入到心理课程讲授、个体心理咨询、心理危机预防及干预等工作中,普及性的心理健康宣传及教育工作来不及开展。学生心理社团可以很好的弥补师资力量不足,充当起宣传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责任。

1.3学生心理社团的建立符合我国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

我国实行的是面向全體学生的发展性为主、矫治性为辅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这为学生心理社团开展普及性的心理健康宣传与教育活动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大学阶段是自我意识发展的高峰期,又面临着求职、建立亲密关系等诸多重要人生课题,个体在此时期容易产生心理冲突。又由于大学之前的中学阶段学生均以学生为重,因此有必要大规模普及心理健康教育。而诸多研究显示,大学生遇到心理困惑或问题时,排在首位的求助对象是同龄人。心理社团是由同龄人自发组织构建的,社团的成员之间本身就起到相互支持的作用,由心理社团开展工作学生更易接受,更感兴趣,效果更好。

2高校学生心理社团的工作内容和作用

2.1高校学生心理社团的工作内容

高校学生心理社团,是由对心理健康、心灵成长感兴趣的大学生自发组织、自愿参与组成,以自主教育、自我服务为宗旨,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和教育活动为主要工作内容,以促进大学生心理素质提升为目标的群众性组织。高校学生心理社团本着“助人自助”的宗旨,秉承的是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理念一致的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理念,更多的是开展普及性的心理健康主题活动。

高校学生心理社团的工作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方面是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一般通过举办心理专题讲座、制作知识宣传展板、制作心理健康宣传刊物、建设心理网站、运用新媒体如微博、微信公众平台等途径进行。第二是开展各类心理主题活动,如每年的525大学生心理健康节,心理沙龙,心理剧大赛等。第三是参与组织开展团体心理辅导活动。首先,协助专兼职教师开展专业性较强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其次,经过系统培训,社团学生可组织开展心理主题的素质拓展训练活动。第四个方面是了解心理危机预防及干预相关知识,能够及早识别身边心理问题倾向同学,及时上报,参与到心理危机预防工作中。

2.2高校学生心理社团的作用

2.2.1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教育作用,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效果

学生作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对象,在教育工作中处于主体地位。一直以来,我们一般由教师主导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设计的教育活动和学生的实际需求存在差距。学生心理社团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首先,学生心理社团是自愿参与、自发组织,成员对心理知识心灵成长有着浓厚的兴趣,兴趣和热情是最好的动力,有助于学生们开拓思路,组织活动。其次,同样为大学生的成员对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需求有着天然的了解,有着扎实的群众基础,他们组织开展的活动更容易受到学生的欢迎和喜爱,有助于积极健康的校园心理氛围的构建。

2.2.2运用朋辈心理辅导理念形成朋辈多维互助模式

朋辈心理辅导,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是在专业资源无法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需求的状况下,由对心理辅导工作感兴趣的人员经过系统培训后上岗成为“半专业”的心理辅导工作者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我国受西方的启发,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朋辈心理辅导工作队伍及模式,学生心理社团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支力量。学生心理社团的成员由大学生构成,他们有着了解大学生心理特点、价值观、兴趣等的天然优势,能够直接理解彼此的心理感受,沟通防御性低、互动性高,弥补了师生单向教育模式的不足。同样,他们也面临着共同的成长困惑,对问题的探讨本身就可使不良情绪得到释放;面对同龄人也可更开放真实的释放压力,如此可以形成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为大学生构建丰富的朋辈心理资源,维护和促进其心理健康。

3高校学生心理社团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3.1学生心理社团机制有待完善,制定社团长期发展规划

据调查显示,相当一部分高校的学生心理社团的管理机制尚不健全。而任何组织的健康持续发展都离不开完善的管理机制。如若机制不健全,势必会影响社团的运转和工作效果。因此,学生心理社团应完善机制,制定各项规章制度,如社团章程,社团人力制度,社团财务物资制度,社团活动制度等等。另一方面,高校学生心理社团应制定长期规划,更系统持续的开展工作。

由于高校社团一般是自愿自发性质的,如果机制不够完善,容易导致人员进出随意、人才流失等现象。现有的学生心理社团普遍存在“铁打的社团,流水的兵”,经过时间培养学生骨干刚刚成熟就到了退出社团的时间,新一任学生骨干又要经过一定时间熟悉工作。这严重阻碍了社团的发展和工作的开展。因此学生心理社团应做好心理骨干长效培养机制,养成成员间“传-帮-带” 的工作习惯。

3.2提升学生心理社团的专业性

开展心理主题活动所需的专业性较高,需要专业的指导和持续培训。目前高校学生心理社团是在学校专职心理教师的指导下开展工作的,也有一部分是在兼职心理教师的指导下。繁重的工作量会令教师缺乏对于学生心理骨干的培养,应提高对于心理社团的专业化打造。应系统对其培训,使其掌握基础心理健康知识,朋辈心理辅导理论与方法,心理保健及心理预防等知识,全面提升学生心理骨干的业务能力和专业水平,才能更好的发挥学生心理社团的自主教育作用。

3.3打造品牌化心理主题活动,扩大社团影响力

有学者调研显示,学生心理社团影响力还不够,有些学生甚至不知道学校有心理社团。一方面是由于学校对于学生心理社团的重视度不够。另一方面是心理主题活动形式单一、缺乏新鲜感和吸引力。高校学生心理社团应加强活动精品化意识,调研学生需求,真正设计出能够满足学生需求,受学生喜爱的心理主题活动。扩大社团影响力,发挥朋辈的心理互助力量,促进学生心理发展和成长。

猜你喜欢
高校学生社团心理健康
缤纷社团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最棒的健美操社团
K-BOT拼插社团
关于高校学生工作的思考
文学社团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