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学困生运用学导练模式教学的思考

2018-07-28 09:46李志廷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8年15期
关键词:传统教学自主学习教学

李志廷

摘 要 近年来,各地兴起诸多类型的教学模式,但在实际教学中,模式是否符合校情?模式是否受学生欢迎,得到老师们认可、拥护?教学效果是否真如宣传所言“颠覆了传统教学模式”?作为一线教师,笔者在此文仅以自己所在单位推行的“学导练”教学模式为例,谈谈几点思考。

关键词 传统教学 “学导练”教学 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A

1“学导练”教学模式简介

本文在介绍该模式前,先谈谈本校生源情况。本校生源情况较差,每个年级大约800名普高学生,300名艺术特长生,学生的中招考试成绩在全县3000名内的约二三十名,絕大部分学生入口成绩均在全县3000名之后。每年高考达到广东省本科线的大约300人,而普高班的学生约130名。老师们面对的学生是典型的基础差、思维能力差、学习习惯差的“学困生”。

本校所推行的“学导练”教学模式学习借鉴了兄弟学校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以“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为理念。“学导练”教学模式的教学环节分为“情境导入——展示学习目标——自主学习——学情调查——互教互学——展示学习成果,教师点拨——小结——当堂测试”,“兵教兵,将教兵”, 所谓环环相扣。

该模式推行以来,遇到不少阻力:学生反感,教师质疑。在这种情况下,学校要求全体教师(含图音体教师)均需上一节模式合格认定课,待全体教师合格后,再来一次美其名曰的“升级认定”——认定良好等级。除此外,还要求中英数教师每周必须至少使用三次该模式授课,其他学科使用次数不得少于两次。教学模式化以后,有些科目丧失了学科特点、教师丧失了个性,带着镣铐,教师们舞得委屈,舞得无奈。千篇一律,“课前导入、展示目标,自学,学情反馈,互交……”

2“学导练”教学模式是否真的高效

学校在多种场合声称我校高考成绩的进步,与全面推广学导练教学模式密不可分,笔者无法验证二者是否有必然的关系,可既然此模式是高效的模式,为什么不在高三年级推广?为什么不在高三年级做硬性要求?既然是高效,不更应该在高三使用么?可为什么仅仅是在高一、高二硬性要求使用?

3“自主学习”中存在人为制造的紧张

学导练教学模式在导入新课,展示学习目标(实则为教学目标)后,便将教学内容以问题的形式,用一张PPT幻灯片全部展示出来,要求老师每次要跟播放录音机一样发出教学指令“独立、自主、安静、快速地完成下列问题”,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通常是8至10分钟)完成三至四个问题。幻灯片里还安装了计时器插件,并配上“嘀嘀嘀”的钟表声,旨在让学生紧张起来,快速完成任务,而教师则在教室巡回走动,观察学生完成的情况。

可现实情况是,教师为了有充足的时间来完成所有的教学环节,在制作课件的时候,往往挑一些简单的题目,如语文课讲授文言文时,通常第一道问题会挑几个课本注释已有的实词来让学生填空解释,第二道找两个简短的句子让学生翻译,第三道利用选择题来让学生判断课文内容的分析是否恰当。教师不敢设置稍微难一点的问题。也许有人会认为这是教师的问题,可真的完全是教师问题吗?学生的能力是不是更主要的因素?问题设置难度大一点,学生无法解决,教师就无法完成教学内容,上认定课或者其他活动课的时候,就会被认定为不合格的课,教师该怎么选择?

教学确实是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有些教学内容是题题相扣,一个知识点讲透了,才能进入下一个知识点的传授,那为什么不能先展示一个知识点、一道题,待学生真正掌握此知识点后,才去学习下一个知识点,为什么非得一开始就要展示出所有的问题?

学习本是愉快的事情,人为加入钟声,制造紧张气氛,既与学习要求“独立、自主、安静、快速”想违,又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谁有事没事总去看投影上的计时器?难道设置计时器还有一个目的——随机抽签,让学生回答问题?你知道随机抽签多浪费时间吗?你知道学生会因此而起哄吗?教师点一个学生来回答问题,难吗?用得着使用软件来抽签?抽签更有针对性?

此外,该模式声称更加面向了全体,但事实上,我认为学导练教学模式更没有考虑个体的差异性——“独立、自主、安静、快速”中的“快速”有考虑到个体差异性吗?学习是脑力活动,并不是说快速完成就能快速完成的,不是吗?这不是人为地制造紧张吗?

4互教互学中,兵真的能教会兵吗

学导练教学模式在教师调查完自主学习情况后,便要求学习小组针对自主学习环节未完成的题目,进行所谓的“兵教兵”,互教互学。学习小组内是不是每一个小组每一科都有一个可以教其他同学的人?一些教学难点,在教师解决后,学生都似懂非懂,一知半解,花五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讨论,岂不是浪费时间?难道设置此环节紧紧是为了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教师既是师,又是友,教师讲授,学生质疑、理解、掌握,不是合作么?

教学容不得半点马虎,教学容不得太多的形式主义。过去,我们都听过许许多多的示范课、表演课,课堂追求热闹,为了热闹而热闹,行么?

笔者非常赞同“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学习理念,但是我反对为了推行某种模式而全盘否定传统教学的行政命令。传统教学也许存在一些不足,但如果传统教学真的一无四处的话,我们各行各业的人才从何而来?我以为教改要遵循规律,不能打着教改的幌子,做出违背学习规律的事。老祖宗早已告诉我们最好的教法就是因材施教。因材,一则因学生,二则因教材。教学首先要从实际出发,要考虑教师的授课对象,学科的特点、教师的个性。正如本校的学导练教学模式更适合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更适用于复习课,而且教学环节也不必如此死板。

5结语

教无定法,教学要从实际出发,没有固定不变的教学模式,同样的教学内容和不同的学生,教师要采用的教学方法都会不相同,教师要因材施教,要因人而异,岂能拘泥于某种教学模式?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愿天下少些照搬模式,多些接地气的特色。

参考文献

[1] 张子戌.我的“七彩”[J].小学生必读(低年级版),2015(06).

[2] 林爱村.优化合作,提高效率——实施小学数学“课堂三导教学”课题实验研究体会[J].教育,2016(12).

[3] 林敏鸾.小学数学“循学导教”教学模式的构建[J].教师博览(科研版),2016(03).

猜你喜欢
传统教学自主学习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慕课结合传统教学对高校教学模式改革的研究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