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特点

2018-07-28 07:08杨忆雪
世界家苑 2018年7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理论创新特点

杨忆雪

摘 要: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主要包括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两大部分,但是创新是一个民族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动力源泉,因此,我党在基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之上,实践追求之下,不断的深入研究,从而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有了中国特色的理论,这个理论不仅有强大的理论支撑更是结合中国国情,适用于中国具体实际情况,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创新成果。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理论创新;特点

一、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创新特点

(1)实践性、现实性,实践是理论创新的基石。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真理性就在于它的科学性和实践性。马克思的墓志铭是这样写的:历史上的哲学家总是千方百计以各种各样的方式解释世界,然而更重要的在于改造世界。不难发现马克思正是具有实践的精神在现实的具体的社会形态下进行与恩格斯共同创造了这些理论,并将这些理论又运用于具体的社会实践,由此不断的像阶梯似的上升。现实性是因为所有的理论都不是凭空幻想而来的是通过社会发展中所面对的现实的发展问题,比如经济的膨胀和赤字,政治的腐败,生态环境的恶劣,科教文卫事业的停滞不前等等,不仅仅是社会现实问题,更有人民所面对的现实问题,比如:人民对物质文化的需求没能得到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等等。因此中国共产党正是在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实践中根据所面对的现实性的问题进行经验的总结和理论的创新。

(2)彻底性、突破性。彻底性是指中国共产党在进行理论创新的过程中彻底否定掉不适用于我国国情不与时俱进的落后的腐朽的理论,方法等。比如八一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革命的第一枪,毛泽东同志在1927年8月7日的“八七”会议中提出“枪杆子里出政权”的著名论断,而这一论断正反应了我党彻底否定大革命时期求民主的做法,不再是委曲求全,而是利用武装斗争,掌握军队,掌握人民,正确认识军队的重要性,以革命的武装反对反革命的武装,从而取得全国政权。建国后,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文化大革命,使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小平同志复出后全面整顿,强调四个现代建设的重要性,推进经济改革开放,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迎来了改革开放的春天。正是有这一些列的彻底性和突破性的举措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创新也有彻底性和突破性,形成了一些列理论体系。

(3)继承性、扬弃性,继承性和扬弃性都有一个共同性就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我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文化古国,我国的历史文化之所以能够源源不断的流传至今,就是因为在文化的传播的同时,中华儿女对其进行筛选,对好的优秀的物质文化继承下来,对其不符合时代,不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文化进行批判,才使得我国文化的愈发博大精深。江泽民也曾说过:我们进行理论创新,就是要使我们党的理论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吸收新的实践经验,新的思想不断向前发展[1]。因此,中国共产党人在理论创新的过程中就是根据不同的时代以及当下所面对的现实问题,从而否定前一时代中不符合当下发展需要的旧的理论,但是这样的否定也不是全盘的否定,而是在否定中包含一定的肯定,对旧的理论进行经验的总结和升华,总结出对新时代社会发展有益的理论,在这一过程中就体现出对旧理论的批判和继承,这也就表现出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继承性和扬弃性。

(4)连续性、探索性连续性是指中国共产党在进行理论创新的过程中从未间断,一个理论接着一个理论,从新民主主义革命一直到当下,每一届领导人都带领着人民,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不断发展,使得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创新有了宽度,同时我党也一直坚持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不断向下发展,就像挖井一样,不断向底层探索,探索其最深的本质,使得中国特色的共产党理论不仅有广度也有深度,连续的广度,探索的深度,也正是理论创新连续性和探索性的最佳表現。

(5)民主性、科学性,小平同志曾指出:民主是解放思想的重要条件。[2]同样,民主也是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重要条件,有良好的民主氛围才能使得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有更好的创新环境。这样创新出来的理论也更具科学性。从我国今年来经济的发展,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等这一些列大事件来看,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创新都是具有科学性的。

二、如何进行理论创新

(1)理论创新要有理论支撑,理论创新要有理论的支撑就是指要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由此出发来进行理论创新,而不是毫无根据的捏造。牛顿自谦的一句话: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上。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创新想要发展得更好就必须要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做支撑,这是强有力的理论说服,同时,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些重大的思想理论在中国共产党未来的理论创新中也同样是强有力的理论支撑,缺一不可。

(2)理论创新要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毛主席形象的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比喻为“有的放矢”。他说:矢就是箭,的就是靶,放箭要对准靶。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革命的关系,就是箭和靶的关系。[3]不管是在任何时代都应该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理论源于实践,只有将理论和实践紧密联系,才能发挥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意义,脱离实践的理论也会僵化,成为教条。江泽民在中央党校发表“5.31”讲话时强调:我们一定要适应实践的发展,用实践检验一切,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来指导新的实践。[4]因此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就应对我国所面对的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从而形成理论,这才能真正做到理论创新。

(3)理论创新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作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不管在任何时期都不可忽视人民群众的力量,不可低估人民群众的力量,而是应该积极发挥人民群众的力量,发挥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同样,中国共产党在理论创新时,不能只发挥中央领导层、学术专家的创新作用,也要发挥人民群众在理论创新中的作用,小平同志也指出:改革开放中许许多多的东西,都是由群众在实践中提出来的[5]。因此,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时要更好的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理论创新作用。

江泽民指出:党的理论创新就是要求我们党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勇气,总结实践的经验,借鉴当代人类文明的有益成果,在理论上不断扩展新视野,作出新概括[6]。不难发现,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必须要将理论支撑、实践、人民群众有效的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其在理论创新的巨大作用。总之我党的理论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进行理论创新的,使其成为活的理论,富有生命力,赋予新的时代的内涵。

参考文献

[1]江泽民.论科学技术[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121.

[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3]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报社,1992.819

[4]新华社.认真学习江总书记“5.31”重要讲话[N].人民日报,2002

[5]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6]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作者单位:西华师范大学)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理论理论创新特点
关于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博士生导师队伍建设的若干思考
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若干问题与思考
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研究的新认识
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的坚守与创新
新形势下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路径研究
微信辅助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研究
从语用学角度看英语口语交际活动的特点
邓小平南方讲话关于生产力问题的理论创新
2015~2016年中国国际政治学研究热点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