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习近平经济思想的核心:创新理念

2018-07-28 07:08林威
世界家苑 2018年7期
关键词:经济思想创新理念核心

林威

摘 要:伟大的时代需要伟大理论的引导,伟大理论的诞生需要创新理念引领。纵观习近平的经济思想,“创新理念”是其经济思想的核心,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领域面临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经济增速放缓、供需矛盾突出、结构调整阵痛等,“创新理念”已成为引领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第一动力源,理论创新是习近平经济思想内涵的直接体现。

关键词:习近平;经济思想;核心;创新理念

一、创新是经济改革的先导

中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离不开正确经济理论的指导和引领,经济理论同时也会随着实际经济发展情况的变化而不断更新,这样一个更新的过程就是创新,经济理论创新是经济改革的先导。习近平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指出:“要立足我国国情和我国发展实践,揭示新特点新规律,提炼和总结我国经济发展实践的规律性成果,把实践经济上升为系统化的经济学说,不断开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实践的理论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与完善必然包括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的过程,无数的历史事实证明,中国重大改革的实施,必然伴随着重大理论创新的先行。自上世纪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中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形成了一系列的经济改革理论,不但指导了经济改革实践的推进,并且大大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邓小平同志在1992年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重要谈话,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江泽民同志的“三个代表”思想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理论,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1992年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后,江泽民积极推动党内思想统一,明确表示倾向于使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提法,并在十四大报告中正式提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3年,江泽民主持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使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大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具体化;在党的十七大上,胡锦涛总书记在《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中提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性,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指明了我们进一步推动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思路和战略,明确了科学发展观是指导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于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社会发展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新的中国经济发展国情相结合达到了新的高度和阶段。

二、创新是对“新常态”的总结

自十八大以来,中国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特殊时期,与以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任何阶段都不同,习近平总书记于2014年5月在河南考察时期首次提出,虽然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和不确定因素,但是我国的发展仍然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要把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作为贯穿发展全局和全过程的大逻辑。”从国内经济运行来看,中国经济发展呈现出“三期叠加”的基本特征,即经济发展同时进入三种时期:一是经济发展速度换挡期,二是结构调整阵痛期,三是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从国际视角来看,自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国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纷纷用贸易保护主义来缓解各自的经济压力,随着世界性的贸易保护主义日益严重,中国严重依赖外贸导向型的经济增长模式宣告失效,对外贸易额不断下滑,面对国际贸易环境和形势的不断恶化,中国这个贸易大国亟需转变为贸易强国。面对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特殊状况,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新一代党中央,在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系的基础理论,以中国社会经济运行与发展的规律为客观条件,创造性的提出了许多新理论、新思想、新概念。从经济学角度看,主要总结为对新常态和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正确判断、对政府和市场之间关系的新定义、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一带一路”的伟大创举、五大发展理念的提出。

习近平通知多次强调中国的改革要重视理论创新的先导作用,深化中国经济领域改革需要依靠理论创新的指导。他指出,学习与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不断创新、补充和完善,目标是为了更好的指导中国未来经济发展实践,既要坚持其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论,更要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坚持不断开创出新的经济改革理论成果,要用理论创新成果来引领和推动我国经济进一步持续健康发展,不断破解当前和未来经济发展遇到的难题,指引着未来中国经济航船乘风破浪、奋勇前进。

三、创新是中国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必须坚持以创新发展理念为核心。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指出:“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先进生产力不断取代落后生产力的历史进程。”从人类最初的原始社会,然后依次是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人类的生产力随着创新的推动而以几何倍数增长,尤其是资本主义处于上升时期,创新对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提升具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创新发展理念也是基于国内外经济发展大趋势的必然选择,习近平明确指出:“进入21世纪以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正在孕育兴起,全球科技创新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和特征。”以企业为科技创新的主要载体,以产业结构为科技创新的切入点,用制度创新保障各项改革措施的稳定推进,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全面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中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制度創新就是要在经济领域进行深入性的体制改革,通过运用行政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为根本方法,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目的,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契机,推动制度创新在经济领域的全面展开。首先,从政府未来的根本职能转变角度来看,必须对政府相关服务企业的制度进行革命性的提升,让政府的政策与相关制度更好的服务市场、监管市场、引导市场健康发展,政府作为规则的制定者,应制定服务市场的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和政策,让企业和市场有一个稳定发展空间和发展道路;其次,从经济体制角度,政府减少对市场的不利干预,坚持简政放权、为市场释放改革红利,破除阻碍企业和市场发展的经济规则和经济制度,完善财税公开透明度,建立年度预算平衡机制,加大对企业的扶持力度,坚决支持企业创新,实施企业走出去战略;最后,提升金融资本领域的制度改革水平,制定完善的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体制,提升国有资本与民间资本的投资效率,坚决关停相关低效率、低利润、高投资和高污染的僵尸国企,建立相关产业的准入制度,加强对国有企业的监管,积极引入民间资本注入国企,推动多元化产权,建立更加规范的公司法人治理机制。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马克思.资本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基金项目:

江苏省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项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理论创新研究”(项目批准号:KYCX18_2207);教育部高校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和优秀教学科研团队建设项目“中国梦与世界梦联动关系研究”(项目批准号:16JDSZK053)。

(作者单位:江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猜你喜欢
经济思想创新理念核心
一图GET“党务公开”核心点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
企业信访工作的新思维与新理念
创新理念快乐教学
元代畜牧业经济思想的探析
有效教学浸润体育课堂探究
基于创新理念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研究
2015习近平经济思想新境界
每月核心经济指标
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