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秦风》以及个人对《秦风》的理解体会

2018-07-28 07:08张二之
世界家苑 2018年7期
关键词:秦风演奏特点

摘 要:《秦风》是一首出自金伟老师的“秦派”二胡独奏曲,这首曲子短小精干,旋律优美。笔者经过对“秦派”二胡作品和金伟老师的了解后,深切感受到秦派二胡的魅力,本文对《秦风》这首曲子的特点和其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进行简单阐述。

关键词:秦派;特点;演奏

在金伟老师的所有作品中,笔者对《秦风》的印象和喜爱程度可谓是最深的。《秦风》这首二胡独奏曲创作于 1986 年,一经面世,就立马得到了音乐各界人士的认可和肯定。著名二胡演奏家闵慧芬就十分喜欢《秦风》这首曲目,评价《秦风》“很有特点、风格突出”。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等各大音乐类高校也将《秦风》作为教学曲目。著名作家贾平凹先生听过《秦风》之后对其评价:“金伟的一把二胡拉得秦风秦韵大有浑浑若川之度,秦派音乐有理由在探索中形成它的大气候。”同时《秦风》第三届全国民族管弦乐展播中也荣获二等奖的好成绩。海内外音像出版社也不断邀约金伟录制专辑并发表,台湾水晶唱片公司、香港 BMG 唱片公司等出版并发行唱片,《秦风》的影响已波及到东南亚地区,得到音乐界的极大关注。

一、《秦风》的曲式结构和特点

《秦风》整首曲目大致采用了二部曲式结构,曲子短小精干,整曲共记 204 小节,演奏时采用较粗的“长城”二胡弦,曲目定弦为(c1—g1),用以更好的模仿陕西戏曲线戏中低音板胡低沉浑厚的音色,继承了传统风格“散、慢、快、急”的速度变化模式,融入了具有明显陕西地方戏曲特色的眉胡、碗碗腔等音乐。并采用了陕西民间音乐中最具特色的徵调和宫调两种调式,这两种调式在乐曲中交替出现,使得《秦风》这首乐曲风格突出,陕西乡土气息浓郁,展现了陕西地区和陕西人民日新月异的景象以及陕西人民积极向上力争上游的精神面貌。

全曲由扬琴忧伤的伴奏旋律,引出二胡自由风趣的慢板部分:

乐曲启始便采用了陕西音调中经常用到的“4、降7”。为了更加突出“4、降7”这两个特性音,乐曲前三小节的“4”,不仅全部采用了下滑的处理方式,还采用了灵巧的滑揉技巧来进行修饰。同时在“4—3”这个小二度音程中也采用了“抹”这个演奏技法起到音与音之间的衔接作用;

以此“4、降7”这两个特性音的绝妙之处便更加体现的淋漓盡致,这在二胡的演奏法中也可谓是一大创新。作者采用四度垫指滑音并加以滑揉来修饰特性音“b7”;除这两个特性音之外,作者抓住“5”这个音,为其添加了回转滑音;作者在第三小节“1”、“4”的过渡中,采用了“一指扩伸”的手法,这也是金伟老师的独创之处。短短的三小节,其处理及创新手法,便足以看出金伟老师对《秦风》所倾注的心血和对艺术追求的精益求精。对于演奏者来讲,抓住了这一句,就等于抓住了整首作品的灵魂一样。整个慢板在旋律结构上,运用了一些不对称的乐曲及节奏,每个乐句长短不一,节奏不一,正是这样不对称的结构,给《秦风》这个作品注入了强大的发展生机,使乐曲的情绪不断上涨。作者巧妙的利用重音及空拍来改变乐曲的长短和节拍。把原本 4/2 拍用重音转移的方法变成了 4/3 拍。在曲目中使用这种处理方式,使《秦风》整首曲子的慢板旋律在表达丰富情感的同时,又不会显的突兀急切。

慢板的第二个部分为 19—51 小节:

在乐曲的这部分里,作者巧妙的用异音同指、搂弦、对奏等方法加以表现,使这部分的旋律显得更加风趣幽默。秦派二胡风格的旋法具有上行跳进、下行级进的特点。正如曲中这部分一开始的旋律走向。这样的旋律特点使异音同指这种演奏技法主要运用于特性音的前后衔接上,这种演奏方法能使旋律的表现力更为丰富使音色听起来更加婉转悦耳。如这部分一开始的第二小节以及后面的第五和第七小节,就是这种处理方法。这部分一开始的八小节,就好比是一问一答的排比句,也是这首作品创作的奇妙之处。前四小节是二胡与二胡之间的对话,前两小节为答句,后两小节为问句;接下来的四小节是二胡与扬琴之间的问答,这使曲目显得妙趣横生,给人耳目一新的听觉享受。在处理这种问答句时,演奏者应把握好层次性和排比性。

曲中之后音域的提高把旋律推向了整个慢板旋律的高潮,在慢板高潮时,作者巧妙运用搂弦的演奏方法:

这个处理方法对这段旋律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高潮之后,作者又用采用重音转移的方法使整个旋律平稳回落,加以减慢的方式转入第二部分的小快板。整个慢板采用“ 先抑后扬”的手法,使旋律更加的宛转悠扬。正如著名作家贾平凹描述的那样:“听那畅美的行音中,我的眼前总是浮现了广漠厚重的妊娠着一轮火日的黄土地,是那隆起的十三朝帝王的陵墓和一片紫云般的野苜蓿……古气在幽幽回荡,新生活的气息又扑面而来,它使我有了理性的深刻启示,又享受了一种感性的弥漫其中如烟如雾的情趣。”

乐曲第二部分为热烈欢腾的小快板:

充分表现出了秦人那豪放粗犷的一面。

这一部分主要强调左右手的配合和力度,左手按音扎实,右手运弓饱满。一个四拍的长颤音把旋律引入了快板部分。作者一开始采用了大量的切分音,并用重音强调四度上行的徵音,是旋律凹凸有致,形象地表现出秦人那种耿直泼辣的性格特征。值得一提的是,为了使乐曲的衔接更加紧密紧凑,作者别有用心地通过对拍号的改变来化解。

这部分节奏保持不变,短弓变长弓,运弓饱满,旋律流畅且充满张力,演奏上表现出大刀阔斧、激情向往,把整个乐曲的情绪推向高潮。作者用短短的 23 小节,把黄土高原上陕西人们的豪迈心情与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之情表现地热烈而夸张。似乎再怎样载歌载舞也无法表达出他们心中对这片土地的热爱之情。

之后,乐曲的情绪越发高涨,在142 小节到 158 小节:

扬琴伴奏停止,伴奏改用琴竹敲击琴板,这里模仿了陕西戏曲秦腔中板鼓的伴奏形式,独特的伴奏和着二胡优美旋律同时进行,别出心裁,新颖独到。作者又以运用“砍弓”的演奏技巧,使旋律提上去更加豪迈激情。

在此之后,作者使用了夸张的连续的大下滑音:

伴随着乐曲节奏的加快,把全曲推向了新的高潮。最后整首曲目在泛音“5”上结束全曲。乐曲戛然而止,令人回味无穷。作者对全曲的艺术处理和安排新颖别致又看起来“顺理成章”,很自然地勾勒出陕西地区音乐的独特风韵,塑造了完整统一的音乐形象,亲切和谐,美丽宜人。

二、演奏《秦风》时应注意之处

以下是笔者在了解和学习《秦风》这首作品时根据自己的体会,总结的在演奏这首曲目是所应当注意的事项。

《秦风》是一首典型的“秦派”二胡作品,所以在演奏时能否表现出其特有的陕西地域特色是这曲目演奏成功与否的关键。首先,“4、b7”这两个等表达出陕西音乐特点的特性音是必然会在曲目中出现的,且这两个因贯穿了整首曲目,可以說是《秦风》的“中轴音”。这里的“4”要自然大调中的“4”稍高,想要更好的把握这两个特性音,需要演奏者对陕西地方戏曲音乐有一定程度的了解,至少要多听地方戏曲音乐。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掌握整首曲目的情感,才能给贴切的体现出“秦派二胡”朴实动人的艺术特色,将秦派二胡的魅力更多的展现出来。

其次,更好的掌握秦派二胡独特的演奏技法显得尤为重要,如果说“4、b7”使《秦风》有了生命力,那么技法则是《秦风》的灵魂,没有它生命便无从谈起。以揉弦为例,秦派的揉弦多用压揉、滑揉、压滑揉和搂揉,要对揉弦的力度,触弦和频率等有一定的研究和认识,才可以熟练灵活的运用的整首曲目中去。

再者,《秦风》这首曲目的定弦也不同于一般曲目的(d1-a1)的定调,改用(c1-d1)这种相对于声音更低沉的调,更好体现秦地的深沉沧桑。所以演奏者在演奏时要注意按弦的力度,才可以准确的把握音准和音色。

以上这些笔者简单的经验希望对学习这首曲目的同学有所帮助。

三、《秦风》在秦派二胡发展中所扮演的地位

金伟先生在二十多年的二胡创作生涯中,形成了属于自己的一套独有的创作风格。其对陕西地区特有的秦腔、碗碗腔、眉户、线戏等具有陕西特色的艺术表现手法与二胡之间的结合做的别具一格,为人称道。《秦风》这首曲目便把金伟先生的独特创作手法表现的淋漓尽致。同事有与陕西地方传统民间音乐完美融合。《秦风》不仅听起来是秦地乐曲,《秦风》的演奏技法也有别于其他二胡流派。从而形成了具有其独特性的演奏手法,是一首崭新的“秦派”二胡乐曲。《秦风》作者金伟先生把本不属于二胡的演奏技法,大胆移植运用到《秦风》中,例如在《秦风》中大胆的加入眉胡、碗碗腔中的“搂、压、滑、抹”等润腔技巧并对这些手法加以创新和修饰,使其技法更加贴切二胡本身的同时,又使曲目“秦派风味”更为浓郁。

《秦风》所特有的演奏技法,大大拓展了秦派二胡的演奏技法,更加增强了秦派二胡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秦风》为之后“秦派”二胡的实践提供了良好的技术依据,为“秦派”二胡的蓬勃发展提供了很大的助力。

参考文献

[1]胡妍.《谈陕西音乐风格中的二胡演奏风格技法及运用》.上海音乐学院.2011年6月.

[2]赵元露.《秦派二胡与陕西声腔音乐》.西安音乐学院.2014年5月.

[3]牛郸.《二胡音乐的地域社会影响和地方特色》.音乐大观.2013年5月.

[4]苟先维.《金伟秦派二胡艺术研究》.西安音乐学院.2010年6月.

[5]肖云.《秦派二胡作品中的悲情艺术》.西安音乐学院.2014年5月.

作者简介

张二之(1993-),女,汉族,湖南怀化人,西南大学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音乐心理学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音乐学院)

猜你喜欢
秦风演奏特点
深宫囚爱
转校生秦风
钢琴教学中的作品分析
提升小提琴音准能力的重要性及方法探讨
生日礼物
高校钢琴课教学如何让学生学会用心演奏
略谈钢琴演奏艺术
微信辅助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研究
从语用学角度看英语口语交际活动的特点
抓住他的鞋带站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