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美国样式主义风格”所致商业化困境的反思

2018-07-28 07:08江黎静唐济川
世界家苑 2018年7期
关键词:商业化以人为本

江黎静 唐济川

摘 要:西方20、30年代——设计史思潮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阶段,现代主义与各个国家国情、伦理价值、哲学思潮相融合,产生了不同的风格、特征。西方20、30年代兴起的“样式主义风格”所带来的商业利益化的产品充斥着整个社会,所致资源浪费、环境污染、伦理价值的毁坏一系列问题。面对这些紧迫待解决的问题,设计师从内心呼唤“以人为本”、“为真实的世界设计”,为当代设计奠定了深厚的理论指导与实践探索。

关键词:商业化;样式主义风格;以人为本

20世纪30年代是现代主义迸发出朝气与活力的阶段。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审美都得到蓬勃的发展,造就了设计审美方面都带有商业化、快节奏的气息、风格。30年代强调样式主义风格,在功能和品质不变的情况下,改变外观吸引消费者,后来演变成为了形式而形式的设计,一种象征時代的符号,造成大量地资源和金钱的浪费。当代设计师理应在为真实的需求而设计、追求为“以人为本”“适度消费”、倡导关注有限资源环境、“特殊群体”的设计。设计师应该明确自己责任使命的感悟,加深对于伦理的反思。

一、对于追逐市场的“过度消费”

50年代以来,人们在理性文化的熏陶下,注重反思为真实需求的设计理念。随着人们经济的不断快速发展,丰裕时代的到来,社会风俗、政治制度、人们的思维意识、品行道德都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在设计领域,人们已经不能满足于良好功能下的产品,更加追求的是一种多元化。适用于平民的快设计进而引发与市场相协调的“过度消费”的现象。设计师纷纷开始反思,反观“以人为本”设计理念深入人心,追求更为合理、健康的生存方式,引领“适度消费”的趋势。要解决供求、提高与提高的矛盾关系时,设计师仍然要做的是设计性能高、质量高、品味高、价格低的产品。帕帕奈克也反对生产一些不安全、花哨、不当或基本无用的产品。他重点强调的是为人的“真实需求”而设计,设计师要做好引导作用,用“适度设计”来带引“适度消费”。

从真实的需求角度出发,将高科技融入到日常设计中,采用低廉的材料使其运用到平民的生活中,以较低价格真正地惠民,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给人一种视觉上的愉悦感。而不是通过外观的设计诱导虚假的消费,这些形式对于功能并没有附加的使用价值,只是作为一种外观的流行样式,终将衍生为一种时代的象征符号。不少设计师在致力于“以人为本”的设计。如Google 谷歌 Cardboard VR眼镜套装。在VR设备的价格高高在上,普通人根本买不起的时候,谷歌扔出了Cardboard,将VR设备的门槛从成本上万元降低到了手机+30块。设计师将高科技下放到大众中,让人们能够享受设计中的科技。

二、对于资源、环境的浪费、污染

经济的飞速猛增、工业化的迅速发展,造就美国早期的职业化进程,但是同时由于商品模式和消费主义文化的影响,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由于美国不断追求商业利益化,这种时尚潮流的设计经由广告大肆传播,加剧了竞争力的形成,为了加速销售额,满足消费者求新求异的心理,人们也潜移默化地在心里接受了快速的消费行为,进一步演变成一种消费主义文化,从而使得有计划的废止制度充斥着整个市场。美国工业设计运动的代表人物也曾在《纽约时报》上这样回答记者的提问:“对于我来说,最美丽的曲线是销售上涨的曲线”。美国最初的设计中带有浓厚的商业化气息。沉溺于工业文明所来带的“技术膨胀”,淡化了我们对污染地球资源浪费、毁坏子孙后代资源的伦理价值观。我们要从有限的地球资源考虑,科学合理的运用资源,使之能够不断再循环使用。

面对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一系列的问题,我们当代要有长远的发展意识,必须发展符合可持续发展的、以人为本、可持续的设计,为市场引导多元化的设计。柳冠中曾说道:“中国的文字——“品”早就道破了这个设计的观念与评价体系:品味、品格、品行是形容人和物的最高境界。一个“口”仅是生理的饥渴,会饥不择食,狼吞虎咽;两个“口”会想要地位,玩弄奇技淫巧,追求占有、奢华、享受;三个“口”才懂得节制、适可而止,会品鉴生存,与自然协调共生,这就是我们提倡的“人类可持续发展”之路。”

三、对于“特殊人群”的忽略

设计不仅要为正常的健康人服务,更要为弱势群体服务,这里包括老年人、身体有障碍者、孕妇、儿童以及第三世界的人们服务。他们由于身体存在障碍或者是经济问题无法享受到和平常人一样的学习、生活、工作的状态。以老龄化为例,美国人口普查局发布的这份名为《老龄化的世界:2015》报告说,全球人口正以前所未见的速度老龄化,目前65岁及以上人口占全球总人口的8.5%,达到6亿多人。如果该趋势持续下去,预计到了2050年,65岁及以上人口将占全球总人口的17%,或达到16亿人。设计师必须要致力于“老龄化设计”。我们作为设计师应该充分了解自己的使命,承担起自己的责任与义务,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满足审美需求,适得其所,享受都到设计带来的感官的愉悦。

面对这些问题,我们除了关心弱势群体身体健康问题、功能照顾之外,还要关注他们的内心,以他们的经济可接受程度为依据,亲自感受他们的生活状态,根据他们的身体差异、经济、文化层次、审美了解分析的前提下,以“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进行设计。为了弱势群体能够快速识别功能、简易操作产品,设计师要简化功能的按钮和分布,考虑到实用群体心理接受程度,完呈自己的需求,提高实用的效率。当然设计也要考虑到第三世界以及低收入水平的人民。关爱他们的生命健康、享受生活的权利。

四、结语

设计师的创意必须在“道德”、“伦理”、与“自然生态”紧密相联系。帕帕奈克也提到“设计应该为大众人民服务;设计不但应该为健康人服务,同时还必须考虑为残疾人服务;设计应该认真考虑地球的有限资源使用问题,设计应该为保护我们居住的地球的有限资源服务”。真正美的形式不是矫饰和华侈,而是让使用者乐于接近乐于接受他的必须的条件。设计师要将美的形式和经济、实用的性能恰当结合在一起。

参考文献

[1]维克多·帕帕奈克:《为真实的世界设计》,中信出版社,2012年版,第8页。

[2]摘自199IT中文互联网数据咨询中心官网:《美国人口普查局:2015老龄化的世界》。

[3]维克多·帕帕奈克:《为真实的世界设计》,中信出版社,2012年版,第7页。

作者简介

江黎静(1994—),女,汉,山东省青岛市.设计艺术理论与实践方向,齐鲁工业大学。

(作者单位: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艺术学院)

猜你喜欢
商业化以人为本
5G商业化倒计时开始
5G商业化倒计时开始
冬奥背景下我国南方城市花样滑冰项目的开展状况研究
《万物生长》:商业电影与文艺电影的畸形儿
浅析电影中的女性形象在商业化运作下的作用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精细化浅析
语文教学应“以人为本”
对宪法沿革的几点思考
以人为本理念在幼儿园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