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文本细读”的方法,把握《背影》语言特色

2018-07-28 07:08刘国芳
世界家苑 2018年7期
关键词:文本细读背影

刘国芳

摘 要:朱自清的《背影》是一篇回忆性的散文,以“背影”为线索,描写了父子二人在浦口车站分手时,父亲为儿子买橘的事情。短短几百字,我们看不到生动曲折的情节,也没有许多华丽富贵的辞藻和修辞手法,可是作者却把父子之间蕴藏着的浓浓深情表达的酣畅淋漓。几十年来,一直为人们所喜爱,影响和感动了无以数计的中国人,由此可见作者语言功底之深厚。其语言特色主要体现在朴实真挚、简笔勾勒、文白一体等方面。《背影》就是用这质朴的语言,平淡的笔调勾勒出了一副感人肺腑的父子亲情图,获得了无数的好评。

关键词:文本细读、背影、朴实真挚、简笔勾勒、文白一体

《背影》是一篇回忆性散文,作者朱自清怀着真挚的感情将生活中的一瞬间记录在了自己笔下。通读全篇,你会被作者笔下描绘的醇厚父子情所感动,更会被文中精湛的语言艺术所吸引。本文将会用“文本细读”的方法对《背影》中的语言艺术特色结合具体文本进行分析。

《背影》中没有许多华丽炫目的辞藻也没有运用过多的修辞,有的只是一些平淡质朴的语言以及醇厚的父子情。我把《背影》的语言特色大致分为了四类,分别是语言朴实,感情真挚、简笔勾勒、文白一体。

一、语言朴实,感情真挚

鲁迅在《写在(坟)后面》一文中说:“以文字而论,就不必更在旧书里讨生活,却将活人的唇色作为源泉,使文章更加接近口语,更加有生气。”《背影》中的语言就是这样的,它所使用的词语都是通俗易懂的;它所用的句式也是平常口语中常用的。《背影》全文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描述了父子之间真挚的情感,通过展示现实生活中的一幕幕的场景,表达了父子之间深沉的爱。

如送行的那一大段全是大白话直接抒发着情感“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这句话短短的几个字,却包含了一位父亲对儿子深深的爱。“再三”这个词表明父亲对自己不能亲自去送儿子感到担心而且不放心茶房送自己的儿子,一而再再而三的嘱咐茶房,一定要照顾好自己的儿子。“甚是仔细”说明父亲非常的有耐心把所有的大事、小事都一次次的交待茶房,怕茶房忘记什么,因此而照顾不好儿子。短短几个字组成的一句话却包含了父亲对儿子最简单最真挚的感情。

他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这就是一句平常的大白话,我们平常也在用,但作者把它放在这里却体现出了父亲对孩子的爱。父亲本因事忙,不去送孩子,并且已经再三嘱咐了茶房,交待好了所有的事情,但终究还是不放心还是决定自己去。朱自清用朴实自然的语言,展现出了父亲对儿子事无巨细般的无微关怀,体现出了父亲对儿子最真挚的爱。

“背影”和“泪水”本是两个非常朴实的字,但朱自清却在文中将它们结合了起来。“背影”在文字一共出现了四次,除了第一次自己说的“绝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与“不禁簌簌地流下了眼泪”的关系比较间接外,其余三次出现皆与泪水直接相关:

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眼泪很快地流了下来。

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泪又来了。

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到了那肥胖的,青布棉袄黑布马褂的背影。

“背影”和“泪水”这两个词如此紧密相结合,不是作者的刻意为之,而是感情的真实爆发,是父亲的背影触动了孩子心底最柔软的地方,使得孩子流下感动的泪水,也体现了孩子对父亲也有深深的感激之情在里面。

二、简笔勾勒

《背影》一文很短,但自发表以来能如此受人喜爱与作者简笔勾勒的画面感是不可分隔的。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的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山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只手攀在上面,两脚在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流了下来。”当我们读到这一段的时候,那个黑色的、蹒跚的、肥胖、努力的背影就盘旋在我们的脑海里,脑海里父亲的背影随着他的脚步在移动,而父亲的背影定格在了我们的脑海里,读者的心里,作者几句简单的勾勒,就传递出了深厚的父爱。

又如: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园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流下眼泪。父亲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读到此段我们脑海里会浮现父亲忍着心痛安慰儿子的一幕。生活的困境加上亲人的逝世,使作者潸然泪下,父亲安慰“天无绝人之路”不仅在安慰儿子,也是在如此困境中自我安慰的一种方式。作者用简单的几句话,就把传统父亲高大的形象表达清楚了。

“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

“又嘱咐茶房如好照顾我”

前一个茶房是茶馆里的,后一个茶房是浦口车上的。两句简单的话语,时空在转变,我们甚至可以从这两句话中勾勒出两个不同的场景,但唯一不变的是父亲对儿子的关爱。

三、文白一体

朱自清先生在《背影》的序里面曾说:“我是大时代中一名小卒,是个平凡不过的人。”这是朱自清的自谦之词,但却是他语言风格的写照——质朴自然、平凡不过。《背影》中用了大量的日常口语。比如:差使、簌簌、亏空、勾留、一股脑儿、一日不如一日等,生活气息非常浓厚,今天大家仍在使用。另外,作为新旧交替时代的过渡,朱自清选择文言词和白话文的共用,而且他本人文字功底很好,所以《背影》里也有大量的古朴典雅的词语,使《背影》读起来有一番别样的滋味。比如:大量四字俗语(不一定是成语)的运用:祸不单行、变卖典质、东奔西走、触目伤怀、情郁于中、老境颓唐。。。。。书面语的运用:狼藉、惨淡、赋闲、妥帖、踌躇、拭干。。。。。。,所以在最后父亲的来信原文照录:“我身体平安,唯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在文中并没有突兀的感觉,反而觉得此处就应该这样,才与本文相称。而且引用了原文,更加具有真实可信度。也因为表达的是家庭和父亲的困境以及苍凉心情与复杂感受,而父亲是一个老人,不是像我一样的年轻人,不能轻易的接受白话文,所以朱自清在文中摻杂了大量的文言词汇,这样更能将作者当时家里的困境和自己的感情表达清楚,也更贴切。

使用文白一体,也使这篇文章读起来典雅文质,这与文章中的如“赋闲”,“差使也交卸了”“颇踌躇了一会”等词语和句法的使用有关,这些词语的使用就决定了文章整体的语言风格;而且本文写自己家人情况时都是在“祸不单行”的背景下,人物的心情都是很沉郁的,其中“如此颓唐”“诸多不便”等词,更是体现了父亲晚年生活不好,由此引出作者在读信时“晶莹的泪光中浮现出父亲的背影”,同时也很自然的体现文章的古朴典雅。所以文白一体的写法,在《背影》一文中不但不会显得突兀,反而会把作者想要的感情表达得恰到好处。

在新的时代下,在课程教学语境下,“文本细读”有了新的内涵,我运用“文本细读”的方法分析了《背影》,把文本中部分的字词句进行了分析,把握了它们所表达的感情和语言特色。

《背影》一文很短却很经典,朱自清先生运用朴实的语言表达出了父子间最真挚的情感,把那个年代的父子深情永远定格在了人们心中。我通过用“文本细读”的方法,把文中一些重要的字词句进行了分析,对《背影》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对其中的语言特色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

参考文献

[1] 刘仁增.《课文阅读—指向文本秘妙》[M].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2013

[2] 王朝霞.把握语言与体悟情境—以《背影》为例[J].语文学刊,2013

[3] 吕伟敬.平淡之中显风华—赏析《背影》的语言艺术[J].语文天地,2013

[4] 孔垂英.朴实语言展现拳拳父爱—从情感及艺术双重角度解读朱自清《背影》[J].语文知识,2016

[5] 杨建忠.质朴清新 意蕴丰富—例谈《背影》的语言特色[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1

(作者单位:重庆师范大学)

猜你喜欢
文本细读背影
主题:背影里的爱
爸爸的背影
背影
天台植物
背影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文本细读的方法谈
细读文本,优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
小学语文文本细读教学研究
小说文本细读的策略
背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