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学校教育管理现代化的问题探究

2018-07-28 07:08邱兆林
世界家苑 2018年7期
关键词:农村学校教育管理现代化

邱兆林

摘 要:伴随着现代化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农村教育管理现代化不断趋向人本化、信息化、科学化、系统化以及满足农村特色需求的管理,但现实中农村学校教育管理依然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教育管理目标偏颇,管理方法失范;教育管理的模式单一、僵化;教育管理手段滞后,教师流失严重;农村经济基础薄弱,教育发展动力不足。农村学校教育管理作为教育管理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亟待对当前学校教育管理的现状进行反思,探究学校教育管理现代化的发展出路,确立现代化的学校管理思想,规范教育管理方法;构建现代化的学校制度,走向科学管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管理人员素质;抓住治校根本,创建名牌学校。

关键词:农村学校;教育管理;现代化;问题

引言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但农村学校因地域、环境、资源等因素,还未完全实现教育现代化。鉴于教育现代化的内容很广泛,涉及教育思想的现代化、教育内容的现代化、教育设备和手段的现代化、教育方法的现代化、教育管理的现代化等。因而,农村学校如何实现教育现代化?值得深入探索。

一、农村学校教育管理现代化存在的问题

1、教育管理目标偏颇,管理方法失范

政府和农村学校自身为了发展农村教育和提升学校教育管理水平,致使现行农村学校教育管理的主要工作是关注学生的成绩,形成了以成绩为重心的管理模式,反而忽略教育质量管理而片面追求升学率,并以升学率作为管理工作成败和学校质量优差的重要指标。一方面,班级有较好的升学率,任课老师和班主任会受到学校的表彰和奖励,名利双收;另一方面,高升学率的农村学校不仅可以得到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嘉奖还能提升学校的美誉,进而提高在本地的名气和生源数量以及质量。因此,教师与其在“落后生”花大量的耐心和精力倒不如在“优等生”身上花些时间,且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成绩和工作成果。此种评估教学工作的方法和管理模式致使教师只关注一小部分优生和潜力股而忽略了大部分的普通学生和一些差生。

农村学校教育管理者为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和学生学习动力,把优秀教师和优秀学生集中在一个或者几个班级,大部分称之为“实验班”,对这些班级和学生重点管理,从对教师的安排、待遇到学生座位排列、专门辅导、优先发言等都给予了特殊的设定。管理者以这些班级管理为中心,教师以这些班级的成绩为工作重心,导致教师一心教书育人的部分被极大的忽略,把学生的管理当作了成绩的管理,而学生一心提升学科成绩,同学之间竞争压力大关系不融洽,此种急于求成的管理方法往往会背道而驰,缺乏系统的管理观,使农村的教育脱离落后的怪圈也会难上加难。

2、农村教学方法现代化的程度低

由于受文化水平、生活条件、探究能力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农村学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现代化教学方法的应用不足。具体表现为,教学方式单一,不注重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未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些教学问题均显示了农村学校教师未掌握现代化的教育方法,是农村学校实现教育现代化的不利因素。

二、推进农村学校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有效策略

1确立现代化的学校管理思想,规范教育管理方法

学校管理现代化是管理上的一场革命,要进行管理革命,先要进行管理思想的革命,要有正确的思想指导。首先,从农村地区实际出发,积极运用和创新能正确指导学校管理现代化的科学管理思想。其次,在学校管理现代化中面对复杂的内外部事务,应树立权变管理的思想意识,这既是学校教育管理现代化的特征所决定,也是学校管理者应对新兴教育技术冲击的客观要求。权变理论认为在管理过程中要根据内外部条件的变化能够随机应变,现实中没有一成不变、普遍适用的最优的管理论和方法,它注重在管理应关注不同的问题类型或条件,寻求不同的管理方法、模式或方案。最后,农村的发展瓶颈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缺乏,人才是这些改革措施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教育是人才输出的重要源头,针对教育需求的多样化和本地经济发展的新状况,务实地改变教育管理策略,提升人才结构、质量和综合能力,这也是摘掉贫困帽,赢得攻坚脱贫战对农村学校教育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标准。规范教育管理方法,最重要的是依法推行教育管理现代化即学校教育管理者运用教育法令、规章、制度、批示等对教育活动予以强有力的指导、调节和影响,保证教育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教育行政部门科学架构学校教育管理政策评估标准,确保政策的实施切合教育政策的目标,并作为管理行为的事实判断和价值说明,保障我国教育事业健康稳定地向前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仅要加强农村学校对学校教育管理规章制度的建设,还要依法依规办事。

2.教研引领,全面深化农村教育现代化

教研是普及农村教育现代化知识的良好平台。农村学校应积极组织学校教师开展教育研究活动,教研活动不仅能够提高教师的教育現代化执教能力及创新意识,最关键的是能够深化农村教育现代化,推进教育现代在农村教育领域的全面普及。农村教育现代化深度发展,要依托教育教研,要增加有关教育现代化的课题。根据实际情况,传统教育与教育现代化的整合,则是当前农村教育教研的主要内容。对此,学校应将研究重点放在加强数字化与学科教学之间的联系与深度融合方面。具体情况如下:基于数字化学习环境的支持性研究,将“数字化与学科教学的融合”理念运用于学科教学中,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创造多元学习模式,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为学生主动开展学习提供了方法。同时,借助信息化技术,教师教育理念和方法也得到了优化;运用信息化管理平台、校讯通,实现学校管理数字化、教师备课信息化与家校沟通便捷化。信息化管理平台为教师进行教学和开展日常管理工作提供便利;校讯通服务系统用于家校沟通。将以上研究成果用于农村学校的教育管理中,是全面深化农村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举措,有利于加快农村学校教育现代化的步伐。

结语

农村学校教育管理现代化建设,要从教育现代化与管理现代化两个方面入手,结合当前学校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完善相关机制,从而为现代化教育奠定根基,建立良好的现代化教育环境。

参考文献

[1]张茂聪,仲米领.农村学校教育管理现代化的问题探究[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8,10(1):111-116.

[2]降雪辉.学校教育管理现代化的内涵[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6(6):159-160,167.

[3]王正东.浅谈新形势下农村学校的管理[J].甘肃教育,2017(11):22.

(作者单位: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勒流勒北小学)

猜你喜欢
农村学校教育管理现代化
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的现代化新篇章
基本实现现代化需要补足哪些短板?
浅谈农村学校的班主任工作
ERP系统在成人教育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GIS在教育管理中的应用探析
小班额背景下学生作业批改方式的研究
浅谈农村学校管理艺术
我的女巫朋友
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