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机务设备的管理与维修

2018-07-28 07:08王楠楠
世界家苑 2018年7期
关键词:维修新形势管理

王楠楠

摘 要:近年来,我国的民航业发展迅猛,在新航线和机队规模方面,航空公司也在不断的开设和壮大,其中对于机务设备的管理与维修也越来越受到人們的关注,各航空公司在对机务设备的管理与维修的监管力度也随之增强。信息化时代使得各行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这一形式下如何对机务设备的管理与维修这一问题给航空行业带来巨大的挑战。

关键词:新形势;机务设备;管理;维修

前言

在时代发展趋势下,航空机务设备的使用、管理及维修质量等已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之一。而机务设备小故障或小问题都可直接危害人们的出行安全,故提高航空机务设备的管理与维修,是保障飞机顺利飞行及运营的工作基础。对此,应及时发现机务设备管理与维修的主要问题,并制定出相关的解决措施,进而保障飞机飞行的安全性。

一、机务设备的管理与维修存在的问题

机务设备管理及维修主要存在以下5个方面:①维修规程缺乏规范性:由于维修相关规程与制度制定的时间相对较早,多由供货商所提供,在设备类型、数量不断增多的情况下,导致现有的维修规程难以顺应或满足网络环境下运营的设备维修需求,且易存在维修不足或过剩的情况[1]。②工艺流程阻滞:因航空机务维修多沿用以往的工艺实施布局,且多以原直流车的部分工艺设备为主,易出现作业流程阻滞、物流路线过长等情况。如:若牵引电机检修场地设在架修库辅助间内,应先利用轮对库来拆卸掉牵引电机,之后才能将设备运输至架修库中实施维修,且这一距离相对较长,工艺路线易出现交叉或倒流。③检修试验设备没有更新,缺乏统一布局:航空机务部分所使用的检修设备较为老旧,未能得到及时的更新。因早期航空机务检修缺乏现代科技水平,故在缺乏精准的现代化维修设备下,多依靠经验进行维修;未能满足如今的检修需求,进而难以提高维修效率与质量,存在安全风险。同时,检修试验设备较为分散,缺乏统一的安排与规划。且其他车辆段缺乏相关的架修条件,故极易出现1个车辆段存在多种车型架修作业的情况。④航空机务信息化相对落后:航空机务检修中心仅通过物资部的采购、库存及资产管理系统、技术室中的碎修业务信息汇总系统进行布局,未能以检修业务为中心进行规划。而物资部管理系统为公司统一配发的采购申请与材料领用;在技术室中,相关工作人员则需采用手工录入的方式,将每天保修的工单、班组工作记录等进行录入,并对当天的维修情况作汇总处理[2]。⑤自主维修水平较低:随着网络化运营的不断完善与影响,在航空检修工作中,不仅保障了航机的质量,还增加了航机维修的作业内容及工作量。故在航空机务维修环节中,为节省航机检修库停时间,在航机部件交换修中,则将部分的维修部件送至相关委托单位进行维修。通过这样的方式,虽在一定程度上节省或缩短了库停时间,但却过于依赖外委单位,自主维修水平较低,且维修部件在运输过程中也需要消耗一定的时间。

二、机务设备的管理与维修问题的应对策略

为有效解决航空机务维修管理与维修问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有效解决:(1)明确并落实航空机务管理的改造措施:①需保留原有的航空机务维修部分,继而有效利用原有的设备设施;同时,不断扩张与改造检修车间以及辅助检修车间,进而提升航空机务维修水平与质量。②在平面布置中要尽量做到整体与紧凑;及时更换或添加工艺维修设备,继而保障与提升检修效率;在航空机务检修工艺流程方面,需做到合理、流畅,避免重复交叉或干扰;同时,还需减少各种因素对航空设施、运营的干扰影响,如保障作业现场的干净整洁,避免作业现场出现脏、乱、杂等现象;完善与优化生产管理系统,进而使生产组织能井然有序的实施;控制、缩短检修所花费的时间,顺应新形势下航空机务维修的现代化需求与标准,继而提高行车的安全性[3]。为有效实施航空机务维修质量的精细化管理,应以保障航空机务维修质量为基本前提,借助各种现代化、科技技术提升机务设备维修效率,进而有效降低机务设备维修成本。同时,依托网络信息技术来实现机务设备管理维修的最优化。(2)精细化航空机务维修质量:①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职业素质,继而保障维修作业能顺利实施。在机务设备管理工作中,需结合工作人员、维修的实际情况,采用有效的方式提升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与职业素质。如详细制定并落实标准的维修流程,让工作人员按照其流程进行检修作业。即在维修操作中需进行自检、组内人员互检与班组检查。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使其在主观驱动下,控制与提升机务维修的整体质量,降低维修成本。②鼓励并组织工作人员进行机务维修技术的学习与培训,累积实践经验;做好机务设备维修的宣传工作,并通过技术等级等奖励举措,全面调动工作人员的职业素质。通过这样的方式,保障与提升机务设备的管理与维修质量。使全体工作人员都能积极参与技能培训,继而从本质上解决航空机务运营商存在的安全隐患以及成本花费问题[4]。此外,对工作人员进行教育培训,还可显著提高自我维修能力,减少委托外委维修的频率、缩短运输返送时间;让工作人员能在自主维修中,提高对航空机务设备维修的认知与技能,全面控制管理维修质量,保障航空运行的安全性。

结语

综上所述,提高航空机务设备的管理质量与维修质量,可有效保障飞机飞行及人们出行的安全性。在新形势下,机务设备运转频率、强度、航空机务设备故障等问题日益突出,并对人们的出行安全造成生命隐患。故需对机务设备管理及维修问题进行有效分析,并通过一系列措施,控制好机务设备的管理维修质量,保障飞机的安全飞行。

参考文献

[1]张振峰新形势下机务设备的管理与维修[J].工程技术:引文版,2016,3(01):18.

[2]邓子阳.新形势下如何抓好机务安全风险管理的意见[J].广东蚕业,2017,51(8):22-22.

[3]侯柏林.机务检修设备润滑管理常见问题及解决[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6(5):30-31.

[4]宁俊毅,肖剑波.浅谈新技术在民航维修安全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经济管理:全文版,2016(9):00136-00136.

(作者单位: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洛阳分院)

猜你喜欢
维修新形势管理
新形势下“管理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数控机床常见故障维修简介
现代汽车维修技术的完善
水稻插秧机维修保养的技巧探究
新形势下班集体建设创新的实践与思考
采用C—NCAP 2006年版管理规则
营销管理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管理的另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