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社会组织参与养老服务的困境与路径选择

2018-07-28 07:08董洁
世界家苑 2018年7期
关键词:政府购买养老服务社会组织

董洁

摘 要: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21世纪不可逆转的潮流,社会组织参与养老服务是国家解决人口老龄化背景下中国养老问题的有效途径。民族地区大都地处我国边疆地区,经济条件、社会条件、文化传统等方面存在着自身特色,发展养老服务有着自身的独特性。本文将以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佳园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参与桃花湾社区为老服务项目为例,分析民族地区社会组织在参与养老服务时存在的困境,并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民族地区;社会组织;养老服务;政府购买

一、导言

[1]研究背景

人口老龄化是中国21世纪的基本国情,发展老龄事业任重而道远。我国自1999年底步入人口老龄化社会,到2015年底,全国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达2.22亿,约占总人口的16.1%。同时,受传统“养儿防老”观念的影响,我国的养老方式仍然以家庭养老为主,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第一代独生子女家庭的父母开始逐渐走向老年,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面临着崩塌的可能性。社会组织参与养老服务是我国缓解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发展养老服务产业的新选择,是政府推动养老产业发展的新路径。少数民族地区自身复杂的自然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条件使得其在发展社会组织参与养老服务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着更多的困境与挑战。

防城港市是广西壮族自治区下辖的地级市,是一座滨海城市、边关城市、港口城市,它位于中国大陆海岸线的最西南端,是“中国长寿之乡”。在2015年《防城港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1》中,防城港市年末常住人口为91.8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04万人,其中60岁及以上人口年末数为12.95万人,占比13.5%。在2016年《防城港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中,防城港市年末常住人口为92.9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06万人,其中60岁及以上人口年末数为13.53万人,占比13.9%。从2015-2016年,防城港市60岁及以上人口增长0.58万人,老年人口增加明显,老年人口所占比重也不断上升,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

防城港市佳园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成立于2015年8月,是一家在防城港市民政局登记注册的民办非企业单位,是一家以社会服务为重点的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目前有全职职工8人,其中专业社工4人,中心本着“助人自助”的专业理念,致力于服务有需要的个人、家庭和社会各类群体,通过专业社工和社会爱心人士组成的志愿者提供专业服务促进社会公益发展与社会和谐。港口区桃花湾社区位于美丽的西湾,成立于2010年12月,辖区面积约4万平方公里,辖22个居民小组,18634户共36000多人。佳园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桃花湾社区为老服务项目是目前防城港市唯一一个由政府出资给与支持的社会工作服务项目,本次调研以此项目为例具有典型性。

本文将以防城港市佳园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参与桃花湾社区为老服务项目为例,分析在民族地区社会组织参与养老服务的过程中的独特性,分析可能出现的困境及提出解决对策。

[2]研究意义

通过对防城港市佳园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参与桃花湾社区为老服务项目进行研究探讨,有利于了解民族地区社会组织在参与养老服务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困境,从而为人口老龄化国情下,国家各地区均衡发展养老产业提出建议。中国地大物博、少數民族众多,民族地区是我国社会发展中的关键一环,由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以及文化传统等方面的不同,民族地区在发展养老产业过程中面临着许多特殊的地方需要我们重视。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深,社会组织参与养老服务是减轻政府压力、适应当前社会环境的选择,是适合中国国情的“中国式养老”新模式。

二、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

问卷调查法能突破时空限制,在广阔的范围内,对众多调查对象同时进行调查,同时便于进行定量分析研究,过程主要包括问卷设计-试调查-问卷修改-正式调查四个环节。本文主要对桃花湾社区的居民进行随机问卷调查。

(2)访谈调查法

在访谈开始前,我对防城港市佳园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有了初步了解。访谈的对象有:防城港市佳园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理事、佳园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专职社会工作者、桃花湾社区居民以及政府工作人员。访谈前分类列出大纲,如实记录访谈内容,根据受访者灵活变通问题,保证访谈资料的客观针对性,掌握第一手的有效资料。

4.防城港市佳园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参与桃花湾社区为老服务项目现状

防城港市佳园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桃花源社区为老服务项目是由港口区民政局出资购买,由防城港市佳园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负责执行。此项目目前在前期和中期阶段主要提供以下服务:建立老年人健康档案、发展兴趣小组、做老年人需求调查,开展健康(法律)讲座、义诊(与卫生院合作,提供体检服务)等,服务由民政付费购买,无偿向老年人提供服务。后期会投入日间照料项目和残疾人项目,但是仍在等待购买方。防城港市佳园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桃花湾社区为老服务项目主要通过专业社会工作者对老年人进行需求调查了解老年人需求后提供给老年人有需求的服务,项目活动仍处于发展阶段。但是,防城港市是中国宜居城市,许多外地人买房养老,防城港市桃花湾社区的外来老年人数量较大,统计数据难,对这类老年人的需求调查也增加了难度。

三、活动类型分析。

佳园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桃花湾社区为老服务项目中,共有活动44次,其中小组活动22次,讲座6次,个案工作6次以及大型节日活动11次,按照活动的人数,小组活动一般有15人左右参加,大型节日活动和讲座有70-80人参加。在与覃柳霞和姚骁社工的访谈中了解到,目前已经开展的活动中,对老年人益处较大的法律讲座老年人参与热情较高,而其他讲座的参与则需要有礼品发放。

(二)活动频率分析。

从上图可以看出,佳园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所提供的活动频率基本保持在每月4次,一周一次,活动频率较为稳定。基本保持在小组活动一月一次,大型讲座和活动一月一次,在每月的活动中,能随着时间的变化,举办一些与节日相匹配的活动,增加节日气氛与调动老年人积极性,丰富老年人的生活。

(一)活动人力分析。

佳园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桃花湾社区为老服务项目的活动均在专业社工对老年人进行需求调查后,对老年人有需求的项目进行活动设计。从佳园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桃花湾社区为老服务项目活动一览表中可以看出,桃花湾社区为老服务项目活动的地点都位于桃花湾社区,其工作的主要参与人员为佳园社会服务中心以及佳园志愿者,活动的主要负责人为佳园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两名专业社工覃柳霞和姚骁,在活动人员的安排上,目前由于资金限制等原因的影响,活动的主要工作人员主要为覃柳霞和姚骁两名专业社工,工作强度大,工作人力紧缺。

(二)活动场地分析。

佳园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桃花湾社区为老服务项目的场地是进驻社区,由社区提供场地,但是社区场地距离老年人居住地较远,受天气的影响因素较大,活动尽量安排在离居住地近的广场。

(三)活动个案分析。

目前,桃花湾社区为老服务项目中的个案工作有2个个案,其中一个个案是老伴常年卧床,另一方老年人照顾的情况,社工的个案工作主要是偶尔看望、帮扶、对照顾的老年人进行心理沟通,舒缓其在照顾老伴过程中的不良情绪。另一个个案是外来老年人,老伴去世,独自一个人在防城港养老。面对这种情况,社工的个案工作主要是陪伴,与其进行沟通,缓解孤独情绪,给与其温暖,同时带领其参与到其他活动中来。个案工作每次的工作时间不少于两小时。

5.防城港市佳园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参与桃花湾社区为老服务项目中存在的困境

(一) 顶层设计缺失,官员意识薄弱。

防城港市正处于社会组织发展的萌芽期,政府是推动社会组织发展的关键力量,但是,防城港市政府在社会组织发展中存在着对专业知识认识少、认知空白的问题,政府没有出台相关政策支持社会组织的发展,重视程度不高,制约了社会组织参与养老服务产业。在社会组织发展的初期,人们普遍难辨社会组织的性质,而政府的宣传不到位使得社会组织的发展更加举步维艰。

(二) 项目少,资金定向,运转资金不足。

资金问题是社会组织发展的关键环节,清华大学NGO研究中心的调查表明:41.4%的非营利组织表示当前最主要的问题是资金缺乏。防城港市佳园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参与桃花湾社区为老服务项目是防城港市目前唯一一个由政府出资购买的项目,项目资金去向政府给与了明确的规定,其中规定55%的资金用于支付社会工作者工资,活动经费不多,制约了项目活动的多样性与质量。

(三) 社区意识薄弱,参与率不高,项目进行阻力大。

防城港市地处我国边疆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为落后,社区与社会组织发展刚刚起步。在佳园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参与桃花湾社区为老服务项目中,社区工作人员对社会组织知识了解甚少,戒备心理很强,。社区是宣传社会组织的最有效“传播器”,社区不配合加大了佳园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活动的宣传难度。同时,在数据采集时,社区的不配合使得佳园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没有老年人情况的资料,增加了工作量与工作难度。

(四) 专业社工招募难,薪酬水平低,居民志愿精神能力不足。

目前,我国的专业社会工作者不能满足实际需要,持证有经验的专业社会工作者更是少之又少,防城港市经济发展水平与工资水平较低,使得专业社工纷纷“逃离”。广西大多高校撤“社會工作”专业,更是增加了专业社会工作者的招募难度。志愿精神是社会组织发展的精髓,养老服务产业的特殊性对服务人员的要求更为严格。佳园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桃花湾社区为老服务项目中所办的活动都由目前仅有的2名社会工作者负责,人手不足、薪酬水平低、工作繁杂是出现的最主要问题。此外,防城港市目前仍没有一套规范的志愿者服务流程,志愿者队伍建设协调机制不完善,志愿者数量不多,未形成专业团队。

(五) 居民意识落后,认知度低,趋利行为严重。

防城港市位于我国的西南边陲,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人们思想观念落后,“重男轻女”思想严重,养老仍以家庭养老为主,养老机构较少,养老产业发展滞后,面临的困难重重。防城港市居民的“小民思想”严重,有礼品发放的活动参与热情才会高涨,在资金不足的情况下增加了佳园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工作难度。“小民思想”也使得许多人不愿意自愿参加志愿者服务。同时,在有些活动中要求运用社工技巧,而服务对象认知度低,未形成小组意识,小组规范达不到,影响了活动的效果。

6.民族地区社会组织参与养老服务的路径选择

社会组织参与养老服务是政府主导下解决养老问题的助推器,民族地区养老服务产业的发展对民族地区老龄化背景下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通过调查防城港市佳园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参与桃花湾社区为老服务项目中存在的问题,对于民族地区社会组织参与养老服务有以下几点建议:

4.政府完善顶层设计,增加重视程度与扶持力度。

政府是社会组织参与养老服务的关键推动者,政府要逐渐出台相关政策法规,完善政策环境,加强顶层设计,为社会组织的发展提供有利的政策环境。政府要打破“多头管理”的局面,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与配合,设立专业社会工作协会,指导规范业务。政府部门要对相关工作人员开展“社会工作知识”专题讲座,加强相关人员对社会工作知识的认识,填补认知空白。同时,政府部门要加强宣传力度,为居民营造一种良好的氛围,增加居民对社会组织的认知度与可信度,推动社会组织的发展。政府在社会组织的发展中,要积极通过政府购买的方式推动社会组织参与养老服务,在民族地区社会组织的萌芽阶段,政府要提供资金支持扶持社会组织发展,保证社会组织对资金的可支配使用权,加大活动经费支持力度,同时要加强评估与监管,保证资金的落实与效果。

四、社区放开思想,与社会组织协调配合。

民族地区大多地处我国边疆地区,社区发展缓慢,社区发展过程中要逐渐放开思想,与社会组织之间进行合作,发展社区养老服务产业,尽可能为其提供服务,共享资源,为社区老年人提供更多优质服务,逐渐发展社区居家养老。社区工作人员要不断加强学习,加强对社会工作相关知识的了解,放下戒备心理,与社会组织一同合作,达到“双赢”的效果。社区是宣传的最佳阵地,社区要搭建起社会组织与居民的桥梁,做好宣传服务。

五、提高社会工作者福利待遇,完善志愿者机制。

专业社会工作者在社会上的承认度与认可度还不是很高,社会地位低下使得许多毕业生改行,民族地区的专业社会工作者更加缺乏。在民族地区,政府要逐渐出台政策完善社会工作者的薪酬待遇,提高社会工作者的地位,加大人才优惠政策力度。同时,民族地区政府要逐渐完善一整套规范的志愿者服务流程与协调机制,针对本地区特色,因地制宜的提出志愿者服务方式,鼓励人们加入到志愿者队伍中来,提高志愿者服务的质量与志愿者服务的精神高度。

5.加强教育,提高居民的思想意识。

民族地区大多处于我国的边疆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较东部沿海地区较慢,受封建思想影响较深。政府部门要不断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居民的思想文化水平与思想意识,大力发展教育,逐渐放弃“小民意识”,提高思想觉悟与认识水平,自觉地积极参加到社会组织提供的养老服务活动中来。传统的“养儿防老”的家庭式养老模式面对独生子女家庭的问题已经面临着崩塌的可能性,要逐渐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居民对新型养老模式的认识,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养老服务产业。

6.社会组织加强自身能力建设,打铁还需自身硬。

民族地区社会组织发展较慢,制约因素较多,社会组織要抛弃长期以来形成的等靠要依赖思想,不断加强自身能力建设,打铁还需自身硬,不断筹措资金,提高社工品牌质量,找到自身盈利点,拓展业务模块,提供优质服务。民族地区养老服务产业发展还处于空白期,社会组织要抓住机会,抢夺时机,为民族地区养老服务产业的发展做出努力。

注释:

1 《2015年防城港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 《2016年防城港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参考文献

[1]杨维琴.非营利组织参与社区养老的边缘化困境分析[J].学理论,2009(30).

[2]沈叶波、孙艳香.NGO参与社区养老的现状及对策研究---以杭州市上城区为例[J].现代经济信息,2014(11).

[3]顾浩、程蓁.上海市普陀区养老机构医疗服务现状调研报告及策略[J].中国卫生监督杂志,2012(3).

[4]周琛.社区社会组织参与养老服务的完善与发展--以衢州市为例[J].管理观察,2014(4).

[5]王蓉.社区参与视角下我国城市社区养老方式探析[J].商,

[6]何寿奎.社会组织参与养老服务供给困境成因与治理对策研究[J].改革创新,2016(8).

[7]李灵芝、张建坤、石德华、王效容.社会组织参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模式构建研究[J].现代城市研究,2014(09).

[8]王玮.社会组织参与居家养老服务的机制研究——以南京市鼓楼区心贴心养老服务中心为例[J].新闻世界,2014(08).

[9]林亚芬,李堃.社会组织参与社会养老服务的困境与对策[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3).

[10]白友涛,曾梦岚.南京市社会组织参与社区养老服务的问题研究[J].社会福利(理论版),2015(04).

[11]陈莹.社会治理视角下社会组织嵌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研究[J].社会福利(理论版),2017(01).

(作者单位: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

猜你喜欢
政府购买养老服务社会组织
论社会组织在安置帮教工作中的功能定位
我国地方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困境与突破
中外政府向非政府组织购买公共服务的经验比较
社会组织能力建设的总体方向与具体路径
政府主导型社会治理模式下社会组织发展理路
论公共服务政府购买范围之拓展
社会组织有效参与新型农村社区治理的路径分析
烟台市加快推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