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群关系研究中的政党概念分析

2018-07-30 04:40蒋维兵
重庆行政 2018年2期
关键词:政党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

蒋维兵

政党是人类社会的阶级和阶级斗争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现代意义上的政党是资本主义时代的产物,是资产阶级为了推翻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而掌握政权或在资产阶级已经掌握了政权为了巩固政权而产生的。政党已经有300多年历史,当今世界除了20多个小国没有政党外,共有各类政党5000多个。18世纪英国著名的保守主义政治理论家埃德蒙·柏克在各种场合中充分肯定政党的价值,认为政党是议会制民主政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他把政党定义为:“政党是人们联合的团体,根据他们一致同意的某些特定原则,以其共同的努力增进国家的利益。”埃德蒙·柏克这样定义政党是为了否定那种认为一国之内的政治组织是以宗派为成分,只为追求非爱国主义的党派利益,柏克在这里论及的国家利益实际上是指所有国民的利益,辉格党的政治身份在柏克坚决反对提高国王的权力中体现出来,提升议会的权力和保护个人自由是他一直追求的目标。柏克的定义肯定了政党特别是执政党的利益代表性,忽视了政党围绕权力展开的斗争,只不过是一种理想化的政党。20世纪美国著名历史学家查尔斯.A.比尔德专门研究了政党及其管理方法,他给政党下的定义是:“政党是从现实角度设想的,它是一群人的联合,这群人一心要占有宪法所批准的政府,并运用政府的各种手段来制定和实施他们认为公正、适当或对他们的利益有好处的法律。”在自由民主的国家中必然需要政党这种政治组织,它的产生和存在是为了协调人们之间的利益矛盾和冲突。政党推动着政府去做对他们有利或不去做对他们不利的事情。查尔斯.A.比尔德揭示了政党在政府中的地位和作用,政府往往是由政党来主持的,政党需要通过政府的执政来实现政治理想和目标,这种说法比较接近政党的实际情况。马克思主义者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深刻揭示了政党的阶级属性。《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学卷》对政党的定义是:“政党是代表一定阶级、阶层或集团的利益,旨在执掌或参与国家政权以实现其政纲的政治组织。”任何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世界上所有的政党既有共性,也有生长在本国的个性。我们在揭示政党基本属性的基础上需要厘清中国语境下党群关系研究中的政党概念,这不仅有助于我们理解政党概念本身,更重要的是有助于我们研究长期执政的中国共产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

一、党群关系研究中的政党主要指中国共产党

2018年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经投票表决,高票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在宪法第一条后面增加了一句“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这充分证明了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者。中国在社会制度方面建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同时也建立了中国特色政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就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在这一政党制度中,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是亲密战友。中国共产党作为长期执政的党,人民是党长期执政的源泉,我们所说的党群关系主要指中国共产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这一对关系处理得好坏关系党的生死存亡。邓小平在《目前的形势和任务》的讲话中谈到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时指出:“党离不开人民,人民也离不开党,这不是任何力量所能够改变的”。邓小平强调了党和人民的“鱼水关系”,他在这里提到的“党”主要指中国共产党,要处理好的党群关系指中国共产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同时,我们在这里强调中国共产党与人民群众关系的重要性并没有否定民主党派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黨派合作的前提条件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但各民主党派并不是游离于国家权力之外,他们享有法律规定的参政权,主要体现在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我们这里强调的党群关系主要是指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并没有否定各民主党派也需要密切与群众的关系,各民主党派都有自己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他们与这部分群众一起共同维护国家的安定团结和致力于祖国的现代化建设。

二、党群关系研究中的政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

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党。要真正搞清楚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还需要厘清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发展历程。1847年6月在伦敦成立的共产主义者同盟是世界上第一个以科学社会主义为指导思想的无产阶级政党,马克思恩格斯为同盟起草了纲领性文献《共产党宣言》,该同盟1851年遭到普鲁士政府的破坏,1852年11月17日被迫宣告解散。共产主义者同盟解散后,德国的工人阶级并没有停止活动,以奥格斯特·倍倍尔、威廉-李卜克内西等为首的工人阶级领导人接受了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主张通过自下而上的革命道路推翻容克地主阶级的统治,他们于1869年8月7日至9日在爱森纳赫市成立了德国社会民主工党,这是德国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民族国家范围内的无产阶级政党。马克思恩格斯去世后,他们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学说并没有因此而短暂地销声匿迹,俄国的工人阶级开始接过马克思恩格斯的接力棒,继续为民族独立和人类解放而斗争,1898年在俄国明斯克成立的俄国社会民主工党进一步把马克思主义思想发扬光大。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内存在两个政治观点对立的派别:布尔什维克和孟什维克,在以列宁为首的马克思主义者与马尔托夫机会主义者的激烈斗争中,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获得最终胜利,成为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中的革命派。由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主义作为一种政治思潮和一个政党的出现,标志着新型无产阶级政党在俄国的建立,这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夺取政权的无产阶级政党。1921年,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实际相结合,诞生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她的成立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发展史上又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中国共产党在已经走过的96年历程中,大力加强自身先进性、纯洁性和执政能力建设,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把马克思主义政党推进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里论及的中国语境下党群关系研究中的政党指的就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而且是以中国共产党为代表的不断丰富和发展中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三、党群关系研究中的政党是长期执政的党

研究中国的党群关系必须论及到党的长期执政问题,长期执政在西方民主政治中很少见,一些西方大党老党的长期执政在时间的长短上是相对的。苏联共产党在1917年十月革命后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执政的无产阶级政党,党员数量最高峰接近2000万,执政74年后于1991年丧失执政地位;执政71年的墨西哥革命制度党在2000年的大选中输给福克斯领导的革新联盟;印度国民大会党1947年成为执政党,长期执政50余年后于1996年在大选中失败,成为在野党;日本自民党从1955年上台执政,执政38年后于1993年在选举中丧失政权。这些大党、老党都在20世纪末期丧失长期执政地位,所以要实现长期执政对任何执政党来说都是一件比较艰难的事。为什么西方政党无法实现长期执政呢?这是因为西方政党是伴随着西方民主政治制度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政党执政与现代西方民主政治往往混合在一起,这就决定了西方的政党执政一般采取轮流执政。中国共产党通过革命取得执政的合法性,这种合法性主要是指民众对党的执政的认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协商和多党合作制度的建立和发展确立了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地位,党的长期执政是人民的选择和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中国共产党是长期执政的党,这并不是说党的执政地位没有受到任何威胁,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党的执政面临“四大考验”和“四大危险”。要顺利化解党的执政面临的各种挑战和危险,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是根本。我们深入研究党群关系,就是为实现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责任编辑:宋英俊

猜你喜欢
政党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
“带领人民过上好日子的政党”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深刻理解和把握新型政党制度的“三个新”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
民主党派政党认同的有效构建
俄罗斯政党的最新变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