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政策支持

2018-07-30 04:40陈国富
重庆行政 2018年2期
关键词:长寿区长寿驱动

陈国富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为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发展出台了《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推进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既有益于保持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也能够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创新发展的政策合力。因此,如何兼顾社会经济发展的眼前和长远利益,创造一个有利于科技创新的发展环境,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重庆市长寿区加快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推进创新驱动发展必须认真加以研究并予以解决的问题。

一、重庆市长寿区科技创新发展现状

(一)创新驱动发展的潜力逐渐增强

国家级长寿经济技术开发区成功荣升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长寿工业园区也建成重庆市市级知识产权试点园区。长寿区还成功打造顾唯·智慧创梦工场和健康家佳市级“众创空间”2家,建成市级长寿经济技术开发区科技企业孵化园1家、区级长寿工业园区科技孵化器1家,培育长寿古镇旅游文化、电商产业园等市级微企孵化园3个,区级微企孵化园4个;建成沙田柚、晚熟柑橘等市级农业科技专家大院2家,区级农业科技专家大院3家。长寿区还建成了吉林大学与清华大学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各级各类创新研发平台25个,中国石化集团、四川维尼纶厂、重庆钢铁集团等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2个,创新驱动发展潜力不断增强。

(二)创新驱动发展效率明显提高

长寿区通过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管理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社会和谐发展,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由以要素驱动为主向以创新驱动为主转变。在“十二五”期间,长寿区全社会R&D;经费支出年均增长20%以上,全区企业R&D;经费支出占全社会R&D;支出比重每年保持在60%以上,高新技术企业产值占全区工业总产值比重达23%。2015年,全社会R&D;投入为5.175亿元,占全区GDP的1.2%,并累计培育高新技术产品60个、重点新产品42个,开发高强高模维纶、水溶性维纶、天然气制乙炔等国际国内领先技术24项。长寿区还在全市率先建立化工新材料专利信息服务平台,共收集国内外化工、医药、新材料、新能源、钢铁等专利信息数据1000余万条,为长寿区各类工业企业节省创新时间60%、研发成本40%。

(三)初步构建开放式科技创新发展格局

长寿区先后与清华大学、重庆大学等20余所知名高校、院所建立技术依托和协作关系,搭建了一批产业技术创新联盟。长寿经济技术开发区成功引进清华控股集团“华控创新(重庆)药物研究院”、复兴集团创新药研发中心、亚特科技新能源汽车开发研究中心、世原汽车零配件开发研究中心、大宗國际电子信息技术开发中心等一批研发型企业和机构。在长寿经济技术开发区探索建立政府、企业、第三方机构共同参与的研发检测公共服务平台,依托科技创新园建设以信息服务、人力资源服务、知识产权服务和科技创新投融资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公共服务平台,形成涵盖科研仪器、科研设施、科学数据、科技文献、实验材料、高端人才资源等科技资源的新型共享服务平台体系。

二、推进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科技投入不足

一是对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长寿区相关职能部门、政府平台在制定工作方案时,考虑到搞科研工作投人大、风险高,存在畏难、不敢担当的现象。二是部分企业认为科技创新、研发既费钱又费力,不愿拿出资金投入科技研发,规模以上业企业中开展研发活动的仅占24.5%,研发经费占产品销售收入比重达到2%的仅10多家。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有关各方在思想上、行动上仍然停留在要素驱动时期,创新动力不强。三是财政科技研发资金的投入力度还不够大,按《重庆市科学技术投入条例》要求,区县科技三项经费投入应占每年财政收入的1%以上,而长寿区2015年实际投人765.5万元,仅占0.1%。

(二)科技创新要素驱动不足

一是创新载体功能不完善。长寿区现有政府主导的科技企业孵化器仅2个,各类科技服务机构及平台25个,尚未建成公共服务平台、科技型企业和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实现研发机构独立法人化进程的仅有云天化及瀚恩新材料,创新载体建设进度滞后。二是创新人才保障不到位。现有人才引进和激励政策没有太大的吸引力,科技人才招不进、留不住,周边配套设施不完善,对外交流合作程度不够高,存在引不进、留不住高端人才的情况。三是创新金融支撑不健全。政府股权引导基金尚未建立,未建立科技专营金融机构,创新企业直接融资渠道比较狭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信用贷款和科技保险等多项政策需进一步细化明确,辅导企业上市的力度尚需进一步加强。

(三)科技创新政策引导不够

一是聚商选资方向引导不够。近年来,长寿区虽然加快了产业承接步伐,逐步构建以综合化工、钢铁冶金、新材料新能源、装备制造、电子信息为支撑的五大主导产业,但科技含量高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缺位。长寿区2016年工业结构中,钢铁和化工产业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仍高达43.3%。二是政策设计方向引导不够。比如,有关部门在政策设计上主要靠财政资金支持,存在有钱好办事、没钱难办事的“等、靠、要”情况;尚未建立大型科研仪器设备和研发公共服务共享开放相关制度等。长寿区科技创新研发机构偏少、研发能力不足。长寿工业园区的企业多为加工型企业,没有研发机构或研发机构不在长寿。长寿区虽然有市级众创空间2家,2016年备案建设4家,但众创空间必备的服务功能还未形成,创新人才缺乏,致使科技创客较少。

三、加快推进长寿区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对策举措

(一)推进开放式协同创新,集聚创新驱动资源

一是积极引进科技创新驱动资源。围绕区域重点产业和长远发展需求,在注重引进制造业项目的同时,加快引进重庆市内外研究机构、领军人才和优势技术等各类创新资源。通过积极与全球百强创新型企业、中国五百强企业、重庆市内外著名科研机构和知名大学建立研究开发合作关系,争取创新型企业、著名科研机构或知名高校来长寿设立研发机构。二是加快政产学研一体协同创新。鼓励长寿区域内的企业与清华大学、重庆大学、中科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等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研发合作,组建优势互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从事产业关键技术研究开发,共建研发和产业化基地。鼓励企业、园区、高校、科研院所创新投融资模式,建立理事会领导、各种创新主体共同参与并实行会员制的新型创新研发实体,开展竞争前技术研究。三是大力开展区域创新合作。坚持共享发展和合作共赢理念,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加强与国内外地区和周边区县的合作对接,着力构建互利共赢、协同创新的战略合作关系。以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为契机,聚合金融服务、交通物流和信息通信技术等新兴产业,主动承接两江新区产业溢出效应,开展协同创新,促进全区产业多元化互补发展。

(二)以创新服务平台建设为支撑,优化创新功能布局

一是提速长寿经开区科技创新园建设进度,加快推进长寿工业园区中科未来城创新产业园的规划设计、征地拆迁等前期工作,推动中科院研发及成果转化中心、成果展示体验中心等关键性项目尽早开工建设,规划建设现代农业园区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推广中心。二是加快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的服务体系建设。组建科技创新服务专业团队,汇聚各类服务机构,集聚各类创新要素,加快建设以政府、企业、高校、第三方机构共同参与的共性技术研究中心和研发检测公共平台,以咨询信息服务、人力资源服务、知识产权服务、投融资服务等为主要内容的公共服务平台,形成涵盖科学数据、科技文献、实验材料、高端人才资源、检验检测等科技资源共建共享的服务体系。三是落实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的人才和经费保障。科技服务平台要成立专业的科技创新管理机构,引进或落实懂科技、熟企业、会管理的专职科技服务人员,设立科技创新服务专项工作经费,全面保障各平台科技创新工作开展。

(三)完善创新政策引领,激活创新内生动力

一是全面深化改革,以改革服务创新。以“放管服”改革为抓手,全面清理废除科研管理全过程中一切妨碍创新活动的规定和做法,切实解决科研管理过紧过死的突出问题,为科研单位和科技人员“松绑”。二是加强财政资金引导,以政策扶持创新。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整合各类产业发展资金,更多地投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财政资金管理方式,通过研发准备金投入奖励、科技创新券试点、投保贷联动补贴等方式不断强化和完善各方面优惠政策,将政策落实到创新全过程。三是加快完善人才引进激励和培养制度。修订出台《长寿区人才引进激励和培养办法》,完善人力资源数据库,支持符合条件的专家人才对口交流到企业担任技术顧问或从事专业技术研究工作。对科技专项实施企业引进人才团队实施补助,新引进高层次人才在住房、配偶工作调动、子女入学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在公廉租房配租中优先考虑科技专项企业研发团队人员。通过设立高层次人才引进专项资金,健全市场化引才机制,充分发挥用人单位的引才主体作用,下大力气引进一批全职创新创业团队,特别是领军人才。与此同时,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推动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加大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培训力度,实施急需紧缺人才培养培训项目和岗位培训项目。

总之,推进长寿区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既需要集聚各类创新驱动资源,提升全区科技型企业与科技型人才的自主创新能力,还应当出台鼓励创新和适宜创新的综合性政策,营造有利于创新驱动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从而为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创新驱动发展的政策合力。

责任编辑:张波

猜你喜欢
长寿区长寿驱动
长寿区成立“女科技人才之家”
基于模糊PI控制的驱动防滑仿真系统分析
阅读使人更长寿
屈宏斌:未来五年,双轮驱动,砥砺前行
长寿区科协入户走访结对帮扶对象
长寿还是短命
植物蛋白有助于长寿
轨旁ATC系统门控柜接收/驱动板改造
笑能长寿,哭亦延年
重庆市长寿区龙门桥水库工程——混凝土面板堆石坝防渗面板裂缝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