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科背景下学科专业群思考与规划

2018-07-31 09:20高有堂李孟李萌王璐子
科教导刊 2018年13期
关键词:新工科

高有堂 李孟 李萌 王璐子

摘 要 新工科背景下对应用型人才专业群思考与规划,是构建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探索。文章首先对新经济、新业态、新技术下的教育形式进行分析、其次提出适合新工科与现实教育形式相互匹配的构建原则,然后研究出专业群课程体系及培养方案优化方法,厘清了学科与专业、传统专业与新兴专业、新兴专业与新兴技术、专业群与岗位群、岗位群与产业链等交叉、迭代与融合等逻辑关系,最后得出新工科背景下适合南阳经济和学校发展的应用型人才专业群。

关键词 新工科 学科专业群 思考与规划

0 引言

工科教育与新技术、新产业、新经济的协调发展关系;[1]学校教务及教育研究工作者在深入研究新工科与当今教育形势,学校依照中国和国际教育发展趋势,按照学科与专业、传统专业与新兴专业、新兴专业与新兴技术、专业群与岗位群、岗位群与产业链等交叉、迭代与融合等逻辑关系,学校组织各学院,按照行业分类调研组,对南阳及周边区域经济、行业、产业等历史、现状、趋势等进行专项调研,系统分析所属专业相关的区域经济产业布局、行业分布、发展趋势及需求等情况,然后进行产业归类,梳理出传统产业、新兴行业,厘清本单位开设专业对应的产业集群关系,提出与产业链相互关联的关键环节(技术开发、工艺设计、生产产品、销售服务等)对应的专业规划调查报告。[2]本文以南阳光电产业、行业及其岗位产业链为例,说明南阳理工学院学科专业群的思考与规划。

1南阳光电信息产业的现状分析及学校学科专业布局

南阳地处河南省西南部,光电产业的发展位于中国第三位,特别是光学冷加比较发达。近年来,高新区光学企业布局规范、发展有序,南阳以要建成“卧龙增长极、南阳新城区、世界光电园、开放桥头堡”为发展思路和目标,各区域建设的战略高度出发,精心培育物流配送、装配制造、光电新能源三个主导产业,重点要大力发展光学组件、光学加工与镀膜、数字微显电视之类的相关产业特色,从中打造出集市场信息、服务、商业金融、光学研发为一体的现代化产业新城区。[3]

南阳理工学院围绕区当地社会发展,坚持“做大工科为主,发展特色学科,兼顾理科和人文”,已经形成结构相对优化、适合地方产业发展需要的学科专业集群。学校现学院分类分为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等19个教学院部;其中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包括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等50个本科专业。

2学科专业群的构建原则

根据教育部陈锋处长发表“大舰战略”计划。其主要特征是:开放、融合、集成、体系,所以在构建學科专业群时,着力打造一个开放式的平台和生态化的系统,同时又要建立一个开放性的创新生态系统中,下面是学科专业群的构建原则:

第一个是传统专业与新兴专业的匹配;

第二个是新兴专业与新兴技术的融合;

第三个是专业群与岗位群归类;

第四个是岗位群与产业链迭代。

在深度分析创新链和产业链基础上,建立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技术转移、智库建设、创新创业教育等功能的系统集成。学校专业建设委员会认真分析专业群建设规划,加强重点专业群、主导专业建设。学校在专业群建设方面,重点针对实验室建设、师资配备、扩大自主权、资金支持等几个方面加强建设力度。在3至5年内力争使那些重点专业群的专业水平达到应用技术型本科的建设要求,其中主导专业的办学水平也要力争达到省内应用技术型高校当中的领先水平,显著提升我校服务当地经济的贡献程度和学科专业竞争力,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人才、智力的重要基地做贡献。依靠重点专业群的示范引领作用,共享其优质的教学资源,促进学校专业建设的整体推进,带动其它专业群的发展。按照“大舰战略”思想,对学科专业进行“加法”和“乘法”和“除法”规划的基础上,重新构建建设“虚拟专业群学院”,院长和执行教务长由组织部任免。

3学科专业群体系结构规划

按照“传统专业与新兴专业的匹配、新兴专业与新兴技术的融合、专业群与岗位群归类、位群与产业链迭代”的学科专业群原则,围绕南阳及周边地区产业集群,通过规划和政策引导,不断调整、优化我校学科专业结构,促进特色专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形成学科与专业、传统专业与新兴专业、新兴专业与新兴技术、专业群与岗位群、岗位群与产业链等交叉、迭代与融合等逻辑关系。使学科专业建设与地方产业结构更好匹配,更好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满足市场人才需求。以学科专业建设转型,努力构建定位准确、结构合理、特色鲜明、协调发展、全面对接地方产业需求的专业结构体系,推动人才培养的机制体制创新。

根据学科专业建设的基本原则,同时在调研、研讨的基础上,分析学校学科专业发展现状,依据南阳及周边地区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和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等产业集群的发展,按照产业技术领域内的主要岗位群将现有本科专业整合为若干专业群,建立产业群与专业群、专业群与专业、专业与产业群间的对应闭环关系。在专业群中遴选4~6个富有特色的重点专业群,被划定为重点专业集群的那些专业应该符合南阳及周边地区主导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主要发展方向,专业人才培养理念较为先进,具有较好的专业基础,专业方向契合相关岗位链需求。每个专业群确定一个主导专业,根据学现状具体规划了先进制造、光电信息、土木建筑、生物医药、电子商务和文化创意6个学科专业集群。以光电信息专业集群为例,涉及专业为电子信息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通信工程、软件工程、物联网工程、自动化等相关专业。

经过近几年本科教育的积奠,特色专业集群在对服务行业、服务地方产业经济和服务地方文化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为专业集群的建设和规划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光电信息专业集群中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为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移动终端自适应处理技术为河南省工程实验室,机器人智能自动化系统实验中心为河南省实验示范中心、南阳市重点实验室。南阳理工学光电信息服务培训基地,每年为光电行业企业培训大批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该基地自主研发的“光敏电阻测试与自动分拣系统”一直以来为学生实习和光电企业生产线使用,学校服务光电行业的能力明显增强。

在服务地方区域经济方面,一是加强与光电企业的合作。学校与南阳光学龙头企业中光学集团有限公司等近40家企业,以及产业聚集区和县区地方政府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或产学研合作协议。在技术培训、人才培养、资源共享和文化转播等方面逐步展开深度合作。学校向南阳市及河南省派出30名博士专家服务团等,服务企业技术攻关和科技研发。二是加强与南阳政府的合作。我校“南阳协同创新研究院”提交的“南阳市光电信息产业可行性研究报告”被南阳市政府采用;“无人机智慧农业”已经上报到国家商务部农业发展报告,为政府经济社会发展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4 结论

通过新工科背景下集群建设,探索建立工科发展新模式,学校教育研究工作者在深入研究新工科与当今教育形势,学校依照中国和国际教育发展趋势,按照学科与专业、传统专业与新兴专业、新兴专业与新兴技术、专业群与岗位群、岗位群与产业链等交叉、迭代与融合等逻辑关系,系统分析所属专业相关的区域经济产业布局、行业分布、发展趋势及需求等情况,然后进行产业归类,梳理出传统产业、新兴行业,厘清本单位开设专业对应的产业集群关系,实现产业需求为导向,提出与产业链相互关联的关键环节规划调查报告。以产业需求建专业,构建工科学科专业群新结构;从专业分割转向跨界交叉融合,从适应服务转向支撑引领。

参考文献

[1] 周开发,曾玉珍.新工科的核心能力与教学模式探索[J].重庆高教研究,2017.3(5):22-25.

[2] 陈慧,陈敏.关于综合性大学培养新工科人才的思考与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2(35):19-23.

[3] 吴仁华.应用型本科高校专业集群建设探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6(12):98-100.

猜你喜欢
新工科
新工科背景下传统计算机专业转型的思考
新工科背景下《机械工程材料》课程教学的探索
“新工科”背景下非电类工科专业《电工电子实训》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基于新工科形势下发动机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基于对分理念的单片机工程项目研究
新工科背景下中南大学材料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新工科”背景下职业院校工程技术教育改革创新的思考
“新工科”建设的五个突破与初步探索
面向新工科的Python程序设计交叉融合案例教学
新工科形势下高校二级学院毕业设计管理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