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镇村联创文明之路

2018-07-31 10:02徐华东潘晓忠
群众 2018年13期
关键词:镇村全镇志愿

徐华东 潘晓忠

习近平总书记在徐州马庄村考察时指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很重要,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是辩证法的观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特别要注重提升农民精神风貌。张家港市塘桥镇近10多年来,深耕精神文明创建工作,以镇带村、镇村联创,推动全域文明建设,经济建设和文明创建双驱并进,成功实现全国文明镇“五连冠”,还获得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5个村创成江苏省文明村,传统民俗文化“金村庙会”入选国家级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全镇奏响了建设“全国文明镇、魅力金塘桥”的强音,开创了镇村联创文明之路。

同步建立镇村创建机制

塘桥镇自2005年创成全国文明镇以来,镇党委主要领导更换了4任,但是始终把创建全国文明镇作为“一把手工程”,坚持“一把手抓两手,两手抓两手硬”,持续发力、抓常抓细、久久为功。

始终把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贯穿于每届党委政府的主要工作之中,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推动镇村居民文明素质全面提升,打造全域文明。镇村各级共抓共建精神文明建设机制逐步完善,文明创建成为常态、融入每个工作环节。每年春节后塘桥镇召开的第一个全镇性大会,都重点对精神文明工作作出部署;把精神文明建设作为镇对村(居)考核的重要内容,与经济建设同谋划、同部署、同实施,并对照张家港市绩效考核要求,逐项分解目标任务,明确责任分工;将精神文明创建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并通过政策扶持,督促村、社区持久落实创建资金;镇主要领导定期督查重点创建工作,文明创建实施部门形成联手督查、联合会办、联合整治机制,每月开展督查,并及时通过微信公众号等通报督查情况,下发通知书限时进行整改,强力推动各项创建任务落实落地。当前,“全国文明镇、魅力金塘桥”已成为全镇人民的共同骄傲,成为大家自觉呵护的金字招牌。

同步培育镇村文明风尚

以镇带村、以点带面,不断深化镇村联创,全力打造全域文明,以家风家训、民俗民风传送农民精神风貌,以为家庭谋幸福、为他人送温暖、为社会作贡献的各项活动提高精神境界、培育文明风尚。

坚持利用多种载体开展精神文明宣传,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在完善镇区公益广告布局的同时,结合美丽乡村建设,推动公益广告向村(居)延伸,利用墙绘、电子屏、花窗格等形式,将精神文明宣传栏融入镇村景观、融入生活场景和公共空间,广泛开展弘扬良好家风、乡风、校风、行风的宣传。

坚持挖掘本土传统美德、文化教育资源,凝聚发展正能量。恢复张家港地区最早的党支部活动旧址、修建革命烈士谢恺故居、修缮钱昌照故居等,用红色文化熏陶人;讲好鉴真东渡的故事,弘扬百折不挠的东渡精神;以本镇钱氏、金氏等乡贤的家风家训为蓝本,开展“传家训、立家规、扬家风”主题活动,大力培育诚信、德孝、勤俭、和善、感恩的乡风民风。

坚持用身边典型引导人,传播美德力量,激发群众的情感共鸣和效仿意愿。组织开展“五星文明户”“最美职工”“身边好人”等推荐评选活动,涌现出捐献造血干细胞拯救生命的李运中、两次见义勇为的八旬老中医陆义进等50多名身边好人,通过大力宣传他们的故事和可贵精神,引导镇村居民见贤思齐、崇德向善。

坚持用志愿精神感召人,推广“乡风文明志愿岗”活动,大力弘扬乐善好施、“亲帮亲,邻帮邻”、“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志愿精神。目前,全镇注册志愿服务团队45支,每个村都注册成立金乡邻志愿服务团队,注册志愿者3000多人,组织开展各类志愿服务项目120多项,东渡志愿者协会获评全国3A社会组织、江苏省青年文明号,农村志愿服务已走上制度化常态化的轨道。

坚持以文化人,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同时提升文明素质。全镇19个村(居)均因地制宜建立了舞蹈、民乐、戏剧等特色文艺团队,目前已形成文化网格119个,建立群众文艺团队近百支,成员达3000多人。镇级文艺团队积极开展文化下村公益巡演,同时组织群众自办文艺表演、趣味运动会等具有浓郁乡村特色、充满正能量、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娱活动,丰富了广大群众的精神生活。在建成镇三个片区文化中心和张家港市首家24小时基层公共文化服务驿站的基础上,推动各村(居)抓好文化广场、农家书屋、健身路径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更好地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有力促进乡风文明,让群众获得更多文化熏陶和精神食粮。

同步改善镇村环境面貌

打造镇村优美生态环境是推动文明创建的基石,我们把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与特色镇村、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等有机结合起来,统筹谋划,一手抓乡村环境整治,一手抓乡风文明建设,打造具有个性和特色的乡村风貌,努力建设富裕、文明、美丽、现代化的新农村。把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有机结合起来,把农耕文明遗存和现代文明结合起来,让渐渐消失的传统文化、习俗以及温暖的邻里关系得到不断挖掘和发扬传承,充分展现乡土风情特色。文化古村金村将文化老街改造与美丽乡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展示出一片古韵新貌,重现了“世外桃源”的景象,成为让人流连忘返的美丽乡村。

在实施镇村环境整治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创建为民、创建利民”理念,通过创建不断完善城镇建设、管理和服务水平,每年办好一批民生实事。近年来,镇村两级共投入8亿多元用于环境整治和基础设施建设,先后完成老镇区16条道路、街景改造等项目,新建50多座公厕,推进了农村“厕所革命”,设置40多个公共自行车点位,方便了群众出行。结合重大项目建设,全镇规划8个安置小区,建成安置房面积160多万平方米,安置农户近5000户,让农民享受与城里人一样整洁的居住环境。开展村庄环境整治,全面实施城乡生活污水管网、城乡天然气管网一体化建设,严格落实省环保治理“263”专项行动,统筹抓好水、气、固废等治理工作,启动水环境综合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全面落实“河长制”,实施黑臭河道整治、河道疏浚等工程,镇村生态环境更加洁美。我们还将创建工作逐步向自然村延伸覆盖,在9个村的26个自然村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建成三星级康居乡村省级示范点2个、三星级康居乡村19个、二星级康居乡村4个、一星级康居乡村13个,惠及农户3000多户。

文明发展永无止境,文明创建永远在路上。我们将坚持以镇带村、镇村联创,以镇村精神文明创建的丰硕成果,助推乡村振兴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作者單位:张家港市塘桥镇党委)

责任编辑:尤 展

猜你喜欢
镇村全镇志愿
高考志愿被篡改,考生该何去何从?
我志愿……
镇村工业集中区综合整治的常熟实践
108个村子显露全新景象——石泉县“镇村工作一体化”产生多重效应
564名镇干部常年“钉”在村里——石泉县开启“镇村工作一体化”模式
如何防止高考志愿再遭篡改
因爱汇聚,志愿同行
“三位一体”创新镇村治理机制
咬定目标抓“创建”全镇面貌别样新
皇城二中“同课异构”演绎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