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问题,构筑有利于“三农”事业的系统工程和文化环境

2018-08-02 10:16
祖国 2018年11期
关键词:三农劳动力耕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持续取得发展,农民收入较四十年前有了较大提升,农业的国际合作与农产品的进出口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的育种学家培育出了高产、抗逆、抗胁迫的农作物,如新型的水稻、小麦、玉米等。这使得我国农业的生产增长速度超过了人口的增长,保证了我国人民的温饱生活。但同时我们也看到,当前中国的农业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如农业资源匮乏、农民收入增长停滞或徘徊使得城乡差距日益扩大,农民难以从粮食生产中获利、劳动力的缺乏、一些政府部门存在不利于保证粮食生产增产的价值取向等,都限制了农业自我发展的能力。农民和土地的关系有越发紧张的趋势,国外品种对本土种子的影响等等。这些问题已对中国农业发展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可能会严重制约未来我国农业的发展。

中国农业发展所依赖的农业资源总量位于世界前列,但是人均占有量却显著低于世界平均水平。随着我国城市化、工业化快速推进,导致农用耕地流失严重,比如房地产开发、园区建设、城区改造、道路修建、耕地“他用”、由于农村劳动力不足的耕地“不用”以及由污染、酸化、贫瘠化、草地化和荒漠化导致的耕地退化;我国水资源总量很多,但是人均占有量少,随着水资源污染的急剧扩大,农田无法得到充足的灌溉。农民除去必要的生产性开支,农村居民人均收入非常少,这直接导致了农村的青壮年放弃务农外出打工,从而使农村劳动力数量短缺,同时,伴随着农村劳动力的年龄老化、体力弱化。妇女、儿童、老人、残疾人和病人是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主要人群,其体力往往难以适应农业生产活动,长期以来,他们身体健康在受到损害的同时也不利于大力发展现代高效农业。还有“三农”在社会文化层面处于严重弱势地位,也致使大量青壮年农民不愿选择务农。

有专家分析,曾经一段时间以来,我国政策更多体现了向工业化、城市化倾斜的意志,通过工农业产品价格差低价甚至无偿的从农民手里拿走的农业产品过多,影响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制约了农业自我发展的能力;由于各种压力所迫,农民由过去通过施大量的农家肥、草木灰等来保持土地可持续的肥力,到现在通过大量施用无机化肥来维持农业生产的高产量,造成了对土地资源的破坏,从上世纪80年代起,我国农村普遍采用了依靠化肥、农药大量投入的无机耕作技术。

上述问题已经严峻的摆在我们面前,也成为了中国农业转型升级,农民依靠农业增收,缩小城乡日益扩大差距的重大障碍,如果解决不好,中国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農民全面发展将无从谈起,还将会影响到中国梦的实现。

我们期待在不远的将来能够看到,大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尽快充实到农业一线,更多好政策继续出台惠及“三农”,各级政府和各部门以更大的决心和实际行动保障发展“三农”事业,切实把农业摆到战略位置,在全社会构建起以中国农业为本、促进中国乡村振兴、利好中国农民的系统工程和文化环境,夯实中国粮食安全的基础。

猜你喜欢
三农劳动力耕地
自然资源部:加强黑土耕地保护
我国将加快制定耕地保护法
数说2021“三农”新变化
保护耕地
商务部:多措并举惠“三农”
新增200亿元列入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支出
2020年河南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5.81万人
2020年“三农”十大新闻
广东:实现贫困劳动力未就业动态清零
40年,时光轴下的“三农”演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