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职后培训促进薄弱学校教师专业化发展

2018-08-03 05:16农丽娟
广西教育·A版 2018年1期
关键词:薄弱学校专业化

农丽娟

【摘要】本文论述职后培训对于薄弱学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要性,以及南宁市新阳西路学校根据本校教师专业化水平现状,加强教师职后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具体做法及成效。

【关键词】薄弱学校 职后培训 专业化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01A-0020-02

教师专业化(Teacher Professionalization)是指教师在整个职业生涯中,通过专门训练和终身学习逐步习得教育专业的知识与技能,并在教育专业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从教素质,从而成为教育专业工作者的专业成长过程。它包含双层意义,既指教师个体通过职前培养,从一名新手逐渐成长为具备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态度的成熟教师的专业发展过程,也指教师职业整体从非专业职业、准专业职业向专业性质职业进步的过程。本文主要阐述的是教师的职后培训,即教师职业整体从非专业职业、准专业职业向专业性质职业进步的过程。

一、职后培训对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要性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经做过一项关于知识更新的研究,结论是:信息通信技术带来了人类知识更新速度的加速。在18世纪时,知识更新周期为80—90年,19世纪到20世纪初,缩短为30年,上个世纪60—70年代,一般学科的知识更新周期为5—10年,而到了上个世纪80—90年代,许多学科的知识更新周期缩短为5年,进入新世纪时,许多学科的知识更新周期已缩短至2—3年。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意味着教师通过职前培训所掌握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态度很快就会落后,许多教师为此产生力不从心甚至无所适从的感觉,而他们的专业结构、知识素养和实践能力直接决定了一所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因此加强教师的职后培训,不断更新教师的专业知识、技能和态度尤为必要。

二、教师专业化水平的现状

南宁市新阳西路学校教师专业化发展总体水平偏低。调查结果显示,我校教师专业化发展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总体年龄偏大,专业知识、技能和态度趋于陈旧。全校58名教师中,教龄3年以下的有3人;4—10年的有11人;11—20年的有15人;21年以上的有29人。二是所学专业与所教学科不相符。全校58名教师中,有18名教师为后学历,有8人所教学科与所学专业不符。三是课堂教学水平偏低,参加课堂教学比赛获奖项级别低。全校58名教师中,获得市级以上奖项有4人,城区级的有15人,有39人没有获得过城区级以上奖项。四是专业发展目标定位不够高。全校58名教师中,有39名教师把目标定位为校级骨干教师,占67.24%;有26名教师把目标定位为城区级骨干教师,占44.83%;有21名教师把目标定位为市级骨干教师,占36.21%。

教师反思自身专业现状,认为最缺乏理论知识的有47人,占81.03%;认为最缺乏有效教学方法的有40人,占68.97%。学校教师专业化水平偏低的现状造成了学校整體教学质量的低下,2014年,学校中考成绩只有1人总分A+,1人A;城区统考中,各年级的一分两率均低于城区平均水平,学生参赛及获奖很少。调查中,学校教师普遍认为,要提高自身专业化水平,需要得到专家的指导和系统的培训。

三、加强教师职后培训的做法

基于知识更新速度加快以及学校教师专业化水平偏低的现状,从2015年开始至2017年,南宁市新阳西路学校在教师职后培训方面进行了初步的尝试和探索。

(一)与教育培训机构合作,充分利用国内优秀教师资源培训教师

2016年和2017年,学校和教育机构合作,分别组织了两次大型集中培训活动。两次培训活动的宗旨均为更新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以及掌握多种有效教学方法。先后邀请到了连榕、王一凡、方元山、韩立芬、杨玉东、李更生、郭立中、刘铁芳、胡立勇等国内知名专家,分别进行了“不同职业生涯阶段教师的专业发展”“有效教学的基本策略”“怎样加强师德修养”“新背景 新要求 新对策——基于学生立场的课堂转型新思考”“课堂教学诊断与教学反思”“互联网+时代的教学变革与创新”“微课开发与课堂互动工具”“越具体、越深刻——校本研修的关键词及行动策略”等专题培训,内容包括教师个人修养、专业发展规划、课堂教学转型、变革与创新、信息技术下的教学工具使用方法等。

(二)邀请市学科教研员及学科优秀教师有针对性地对教师进行学科教学指导

近三年来,学校相继邀请了语文、化学等薄弱学科的教研员到校指导,给教师的课堂教学指出存在的问题以及努力的方向。同时,学校还邀请相关专家,对教师分别进行了师德、教师礼仪、教学质量分析方法等方面的培训。

(三)加强校本培训

南宁市新阳西路学校的校本培训分为全校整体培训和教研组组内培训两部分。全校整体培训主要由校长亲自进行培训,利用每周一次的行政会和全校教师集中业务学习时间进行。全校整体培训中有针对中层领导的培训,如“做合格的中层”的专题培训,从“无法送达的一封信”讲起,重在培养中层干部的教育教学管理的执行力;有针对教师工作积极性的培训,如“转观念 抓落实 做教育改革的促进者和实干家”“做有爱心的教师”等专题培训,从“鹰的故事”以及“泰迪的故事”讲起,引导教师克服职业倦怠,勇于改变和革新,引导教师善待学生,做到“以高尚的师德引领学生,以爱心和耐心静待学生的成长”;有针对教师教学方面的培训,如“双向细目表的制定”专题,让教师学会行之有效的出题方法,又如“参与式教学策略”专题,引导教师发挥学生课堂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教研组内培训中,学校采用学校制定与教研组选定主题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教学研究,每一位教师都要围绕教研主题发表意见和建议,从而形成同行之间相互学习、互相指导的效果。

(四)同行培训,以老带新,加快新教师的成长

2015年,学校启动了“青蓝工程”,在全校教师中遴选32名教师结成对子,充分发挥学校骨干教师的作用,对青年教师进行“一对一”的指导,同时帮助青年教师制定了三年发展规划。导师们经常深入学员的课堂,帮助学员们对自身教学进行诊断,同时还身体力行上公开课,全方位给予学员指导。

(五)注重教师个人的自主培训

“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是生命。”生命如此,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能力的提升亦如此。教师只有具备自觉学习、自主提升的意识,勤于实践和探究,才会有教学水平和能力的不断提升。为此,学校注重引导教师自主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知识,每学期都赠书给教师,并要求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撰写读后感。刘可钦的《教育其实很美》、赵国忠的《今天可以这样做教师》给教师很深的感触。同时,学校还要求教师做到“一课一反思”,并将其作为教案检查的必备内容,通过反思,使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及时发现、解决问题,最终达到提升教学水平和能力的目的。学校要求教师积极撰写教学论文,勤于梳理、提炼自己的教学体会和心得,形成鲜明的观点和实际的措施,在此过程中提升自己的能力,完成从普通到优秀再到卓越的迈进。学校还推行评课制度,不允许只听不评,也不允许只讲优点不讲问题。切实通过听、评课有效进行同行切磋,以求达到共赢的效果。

以上各种类型的培训,使得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得以更新。在培训班结业典礼上,李勇霞老师代表全体教师发言:“培训仿佛清洗剂,使我们焕然一新。理论得到了更新,方法得到了指引。”培训还使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得到了提升,近三年来,学校教师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教学竞赛,有4位教师在信息技术提升工程方面的课例获得市级优秀,有1位教师的课例获得城区优秀,在城区举办的教学竞赛中,有11位教师获得奖励。教师积极撰写教学论文,有5人7篇论文获奖。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也在提升,目前学校共有市级课题3个,其中有2个已经结题。学校整体教学质量也得到了提高。2017年中考,取得了总分A+等级1人、总分A等级12人的好成绩,是历年最好的一次。在城区统考中,小学六年级数学科的优秀率位于城区市区公办小学第1名、平均分和及格率位于第5名;三年级数学一分两率也位于市区公办小学的前列。初中七年级各科的一分两率均位于市区公办初中第5名和第6名。

南宁市新阳西路学校的尝试和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也有力地说明了加强教师职后培训是促进薄弱学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

(责编 秦越霞)

猜你喜欢
薄弱学校专业化
生产专业化促进农户收益提升
对幼儿园听评课专业化的思考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农村薄弱学校如何实现内涵式发展
薄弱初中学校数学有效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引导青年教师走专业化成长之路
薄弱学校高中英语课堂 沉默现象的研究及对策
基于薄弱校学生的高考化学微专题复习模式构建
论专业化老年媒体的发展之道
十九世纪美军专业化和正规化建设的主要经验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