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眼篇章 开阔读写视野

2018-08-03 05:16陈华
广西教育·A版 2018年1期
关键词:描写谋篇读写

陈华

【摘要】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需要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抬高起点,立足篇章,从大处着眼,开阔学生视野。本文具体论述读写结合的策略:着眼篇章,借鉴选材;着眼篇章,借鉴谋篇;着眼篇章,借鉴描写。

【关键词】读写 篇章 选材 谋篇 描写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01A-0056-02

阅读指向写作。对于提高写作能力来说,读写结合是学生迁移写法技巧的最佳途径。遗憾的是,当前很多课堂虽有读写,但更多局限于句段,其训练也是支离破碎,不成系统。笔者认为,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应该充分利用好阅读教学课,让“篇章”成为读写新起点。下面,笔者结合实际,重点就阅读教学中的“着眼篇章,开阔读写视野”谈一些经验与体会。

一、着眼篇章,借鉴选材

提起写作,很多学生往往无从下笔。其实学生不是没有生活体验,而是还不会观察生活,没有发现生活中的美。这固然与学生习作悟性有关,但也与当前阅读教学方法不当有关。毕竟,很多教师对教材的开发利用,大多是从“读”的角度去解读,其目的也只是服务于考试,没有立足于学生的习作需要,没能引导学生学会从“写”的角度进行分析。具体体现在写作指导中,对于选材,大多空泛说教,缺少例文,结果让学生不知所云。要想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善于选择典型文本,加以点拨,引导学生在读写结合中借鉴选材技巧。

(一)在文本中借鉴“求真”。“真”,这里指的是生活,学生真实的生活。研读教材,就会发现不少课文都是展示真實的生活,描述的也是日常平凡的、不为人关注的小事。对于学生来说,由于缺乏细致的观察能力,因而往往对生活中的一些较为典型的素材熟视无睹,这也是他们的习作很难打动人心的重要原因。对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借助文本,引导学生感知文本选材,推促他们主动去关注生活,以便从中发现习作素材。比如,语文S版第七册《快乐的暑假》一文用诗的语言描述了暑假生活,即在郊外进行跳舞唱歌、采花摘果乃至海里嬉戏等,表达了作者对暑假生活的留恋与回忆。考虑到这一课安排在秋学期第一单元中,当时很多学生还沉浸在暑假生活中,因此笔者以《快乐的暑假》为题,引导学生写一写自己的暑假,并引导学生在选材上与文本进行比较,重在描述不一样的体验,以便让他们明白,课文中之所以洋溢着亲切和快乐,其重要原因还在于写的是真事,抒发的是真情。

(二)在文本中借鉴“求新”。小学生生活相对单一,因而对于所选教材来说不一定要求超越,或者过分追求“惊天动地”,但在选材角度上却需要新颖独特。引导学生尝试采用新的角度审视素材,既可以培养学生对生活观察的敏锐性,也能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水平。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结合教材文本(尤其是选材别出心裁的课文),引导学生从中剖析,感受其独特视角,促进选材技法有效迁移。比如,语文S版第五册中《山雀》《帽子与鸟窝》《父亲、树林与鸟》这三篇课文虽然描写的都是鸟,但是在选材角度上却有所不同。《山雀》重在写两只山雀之间通过鸣叫互相帮助,《帽子与鸟窝》则重点写孩子对鸟雀“借用”帽子准备孵鸟这一动作的尊重,而《父亲、树林与鸟》重在表现父亲对树林、对群鸟的喜爱之情。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转换视角,以便在日常生活中挖掘“新”事,从而给习作添彩。

二、着眼篇章,借鉴谋篇

对于小学生习作来说,虽然在谋篇布局上要求不高,但是千篇一律或者三段论也不利于他们习作水平的提升。这就要求教师加强谋篇布局的指导。据了解,有的教师虽然也有这方面的指导,但大多是空洞说教,缺乏实质性指导。笔者认为,要想改变这一现状,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针对文本结构相对突出的文本进行重点剖析,引导学生了解其结构,并进行仿写迁移,强化技能渗透。

(一)借鉴文本结构。不同的文本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有逻辑、空间之分,有顺叙、倒叙之分,也有“总—分”、并列之分……对于学生来说,可借鉴的角度有很多,但最基本最适合练笔的还是“总—分”和“总—分—总”结构。比如,语文S版第六册《奇异的植物世界》便是“分—总”结构,即先述“哈哈树”“花棚”“蜡烛树”“醉草”“捕蝇草”,接着总述“多么奇异的植物世界呀!”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篇章进行有效迁移,引导学生写一写课间活动、早晨的菜市场,最后用一句话进行概括。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教师在具体教学中应相应简化其内容,即让学生简要概括每一部分所写内容,然后加一句概括,这样不仅可以有效训练学生的谋篇布局能力,而且还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

(二)借鉴场面描写。对于学生习作来说,相应的场面描写是不可少的,但是学生在描写过程中追求面面俱到,平均用力,缺乏重点描写,导致习作很难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语文S版第八册《只拣儿童多处行》中针对“玉澜堂”中的孩子是集体形象,而作者拉过“一个额前留着短发的女孩子”则是个体形象,这种画面切换将孩子天真烂漫的形象全展示在眼前。对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阅读迁移,学习借鉴课间活动场面描写,既描写大多数同学的不同表现,又能描写两三个同学的具体形象。这样有整体有细节,习作内容就会更加丰满。

三、着眼篇章,借鉴描写

对于读写结合来说,立足段句之间的训练,忽视段与篇之间的联系,其练笔必然是浅层次的。对于整篇课文来说,也许在不同的段落会出现不同的描写,单纯分析一段,很难挖掘其价值。只有让学生与文本深度对话,从篇的角度审视描写,继而从篇的角度安排描写,写作训练才会更加有效。比如,针对写人文本,人物描写在相应语境里必然具有特定作用,然而小学生习作中的人物描写,往往就事论事,脱离语境,为了描写而描写,这种写法不仅没有发挥描写应有的作用,反而影响习作整体形象。对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文本阅读学习借鉴人物描写,并立足篇章的角度进行借鉴迁移,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习作水平。

(一)透视写作特点。同一篇课文中,同一个人物描写分几处描写,如果不联系篇章进行品析,很有可能无法领悟其奥妙。比如,语文S版第十册《少年闰土》这篇课文,针对少年闰土的描写主要有两处,分别是“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与“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对此,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细读,联系所写事情、特定语境进行人物透视。第一处是描写作者头脑里想象的闰土,第二处是作者亲眼所见的闰土,一个虚写,一个实写,在联系篇章理解中则会发现作者对闰土的喜爱以及对他那种生活的向往。这样对话,学生不仅理解人物描写的作用,而且还能准确把握文本主题,理解文本内容。

(二)借鉴写作技巧。描写都是为了文本主题服务的,特定的描写在特定的环境中往往起到烘托主题的作用。比如,语文S版第十二册《船长》这篇课文,针对船长描写,一开始集中在声音,如“大声吼”“简短有力的对话”“喊”等,通过声音描写出船长忠于职守的正面形象,而最后“船长哈尔威屹立在舰桥上,一个手势也没有做……”则把船长形象推向“英雄”顶峰。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应先引导学生思考“船长”这一人物描写的方法可以有很多,比如肖像、衣着等,为什么文中仅仅描写了声音,以便让学生认识到这主要是为文本主题服务,毕竟在那种紧急状态下,只有声音才能“穿透有力”。接着引导学生结合不同场合、不同语境对文本内容进行剪裁,以便有效凸显人物特点,凸显文本重点。

总而言之,读写训练需要教师把握一个重点,即需要抬高起点,结合篇章大处着眼,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深度解读文本,做到与作者、编者深度对话,而且还能开阔视野,有效提升习作水平。

(责编 黎雪娟)

猜你喜欢
描写谋篇读写
略谈写诗的选体与谋篇
走进生活,让作文新鲜有味
炼字·炼句·谋篇(外一则)——杜甫《望岳》
《春联》教学实践与探索
金仁顺短篇小说中的男性形象分析
中学语文教学注重课内外读写结合的探索与实践
古诗诵读与课堂教学相结合,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
有效的“读写”习惯培养在德育工作中的作用初探
语文读写结合教学模式探索
尤袤诗作遴选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