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甲”村见闻
——安顺市平坝区十字乡四甲村变身记

2018-08-06 10:39钱凯
当代贵州 2018年24期
关键词:村委十字班子

文 / 图_钱凯

安顺市平坝区十字乡四甲村乘着乡村振兴这股东风,来一次彻底革命,把四甲打造成班子强、产业强、环境美、民心齐的新农村。

“我们心中的四甲:班子甲、产业甲、村庄甲、民风甲。”驱车驶入安顺市平坝区十字乡四甲村,这样的广告牌格外醒目。谁曾想,这里曾经是班子软、产业弱、村庄乱、民心散,远近闻名的“四差”村。党的十九大以来,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号角声中,四甲村干部队伍建设、农业产业发展、村庄环境整治、群众思想观念等发生了极大改变。

村干大调整新班子个个争先

四甲村2014年由以前的四甲村和前所村合并而成,辖12个自然村寨9个村民小组,776户3778人,贫困人口319户1149人,属于一类贫困村。

“村委干部和村党支部干部经常推诿扯皮,很多工作无法开展。”四甲村驻村小康工作组“第一书记”杨跃俊介绍,为顺利开展村里的脱贫攻坚工作,经上级组织同意,2017年6月对四甲村党支部和村委干部进行了重新调整,并制定了可行规范的规章制度。

“现在的村干部勤奋、踏实,真心在为我们老百姓做事,在他们身上能看到人民公仆的光辉形象。”60多岁的四甲村村民潘兴伦称赞道。

村支书杨明贵日夜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村委会主任朱德志不辞辛劳跑项目、搞对接,民生监督员郑明龙每天早上7点准时开始督查巡查工作,村治安员邓书平耐心细致处理每一起纠纷、安全事务……大家齐心协力,用心谋划着四甲美好的明天。

“不脚踏实地干实事,对不起党和政府,更对不起父老乡亲。班子成员不能再软弱涣散下去,村里不能再贫穷落后下去,当前正值发展的大好时机,我们不能做历史的罪人。”杨明贵感慨。

产业大扶贫“四养一种”促发展

贫困人口多,没有特色产业,如何摆脱贫困、同步小康?是摆在四甲村村委新班子和驻村帮扶干部面前的难题。“通过多次商讨,大家一致认为唯有发展才能脱贫。为此,驻村干部和村委干部多次到安顺塘约村参观学习,决定借鉴‘塘约经验’,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走村社一体、合股联营的发展道路。”四甲村棚改办帮村书记王永华介绍。

思想统一、目标明确后,修改完善村规民约、成立合作社、跑项目、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在四甲村全面展开……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没有产业发展,没有集体经济,村干部就说不起硬气话,内生动力激发不出来,脱贫攻坚就只能是句空话。”四甲村帮村领导,平坝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邹斌如是说。在邹斌的牵头下,四甲村村支“两委”先后多次到贵州三力制药公司洽谈,终于在2017年11月与三力制药公司签订种植合作协议,种植该公司主打产品开喉剑的原材料——山豆根。

协议签订后两个月,村里就流转了1540亩土地用于山豆根种植。目前已经种植了1000余亩,范围覆盖全村,重点分布在“十九”公路沿线及石朱桥、大坡、四甲村委、朱家庄、廖下、前所、九甲公路沿线可视范围,预计年实现经济产值1000万元,利润751.67万元,带动农户760户,其中贫困户319户。

“因地制宜发展适合本地的脱贫产业才是产业扶贫的关键,在这一点上,四甲村的干部做得很好,他们经过多方调研、邀请专家,走企业、进农户,最终确定实施“四养一种”脱贫项目——养猪、养鸡、养牛、养兔和中草药(山豆根)种植,从无产业发展到有多种产业。”十字乡副乡长白永波对四甲村的脱贫工作竖起大拇指。

截至目前,四甲村先后投入1200万元发展“四养一种”示范产业,形成了100头规模能繁母牛养殖、500头生猪代养、5000羽肉鸡养殖、800只母兔养殖、1540亩山豆根种养殖的产业布局,覆盖全村所有贫困人口。

村庄大整治院宽景美如画卷

四甲村位于红枫湖上游,环境治理尤为重要。2017年6月以来,围绕美丽乡村建设,四甲村支“两委”大力开展村庄环境卫生大宣传、大整治行动。

“挂帮村领导同区环保局多次协商,由区环卫公司——京平环境在本村设立固定垃圾点,定期清理村环境卫生,并开展河流淤泥清除工作,保证红枫湖水系畅通,水质安全。”朱德志介绍,在环境卫生大整治行动中,四甲村村委干部和驻村干部全员出动,在村落出入口设置村庄标识和路牌,对原有村内硬化的道路进行拓宽整治,主道路与通组路连接,方便村民出行;在集中居住村落道路旁新增小游园,增设路灯照明设施;清除多年积存的垃圾,治理污水乱排、枯草乱堆等。

“甲是第一的意思,四甲村的美丽乡村建设如今已初见成效,相信一定会走在全乡,乃至全区的前列。”十字乡党委书记谭家宪对四甲村的美好明天充满期待。

截至目前,四甲村新修“组组通”硬化道路12.4公里、机耕道5.7公里、庭院硬化2.3万平方米,改造危房44户、实施人畜饮水工程5处、安装路灯100盏、清除淤泥320吨,“四养一种” 项目分区域拉开布局。

如今,走进四甲村,道路硬化了、房子修好了、村委会活动室建起来了,家家户户的院落干净整洁、花草繁茂。环境优美、生态宜居、干净卫生的四甲村生机焕发。

民心大提振众志成城奔小康

“只要班子团结,没有干不成的事。”在乡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四甲村驻村工作组和村支“两委”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脱贫攻坚工作开展得热火朝天。

“万事开头难,在种植山豆根的问题上,一开始村民是不相信我们的。杨书记想办法把山豆根种植的远期效益、成本利益核算及利益联结机制等做成宣传海报和音频资料,每天不间断地在村里各个角落宣传,引导群众转变观念。” 四甲村班子成员周仲波回忆道。

“没多久就流转了1000多亩土地,村干部脱贫攻坚的决心和勇气让我们看到了希望,我们相信这一届的村委领导。” 在山豆根种植流转土地协议上,村民叶盛林毫不犹豫就签了字。

“我家流转了5亩土地,收益肯定比种包谷洋芋要好得多。”村民熊金莲笑容满面地介绍,如今村里在大发展,很多村民都在合作社找到了事做,修建养殖场、开挖通组路、种植山豆根、庭院大整治、种草养牛,一天至少能挣80元。

安顺市平坝区十字乡四甲村因地制宜,实施“四养一种”脱贫项目—养猪、养鸡、养牛、养兔和中草药(山豆根)种植,从无产业发展到有多种产业。图为四甲村山豆根种植基地。

“我在合作社入股了2万元,一起养殖兔子,靠产业把村里的经济盘活,让大家早日脱贫致富。”看到村里的发展,在外务工的周仲良返乡申请加入村合作社,创业精神十足。

……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大家干得好不好,群众讲了算。”杨跃俊话语铿锵,如今的四甲村,绕村产业大道把每一片土地贯通,村里产业从一穷二白到如今“四轮驱动”,前程美好。

“当脱贫攻坚的先锋队,做自信自豪的四甲人。我们要乘着乡村振兴这股东风,来一次彻底革命,把四甲打造成班子强、产业强、环境美、民心齐的新农村。”杨明贵满怀信心地说。

猜你喜欢
村委十字班子
张竹君与中国赤十字会
换届后,乡镇班子干事状态观察——以延安市96个乡镇班子为例
白云不再“空悠悠”——白云村“两委”班子的“自我激励”
十字棋
江南运河始镇江,十字交汇谱华章
村委会作为行政诉讼被告地位的探究
浅谈脱贫攻坚战背景下增强村委行政服务能力
高校党委班子领导能力提升研究报告
“十”字交朋友
组织志 四任班子“接力史”——干部始终“钉”在领头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