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升级 融合发展
——开阳县推动工业产业转型跨越发展

2018-08-06 10:39谭仕伦班惠萍
当代贵州 2018年24期
关键词:安达产业园贵州

文_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 谭仕伦 见习记者 / 班惠萍

开阳县以做优做强特色支柱产业和打造新能源之都为目标,以科技支撑为动力,奋力由资源型城市向创新型、生态型、融合型城市转型跨越,全县工业产业规模实现快速扩张。

“转型前,3亿度电带来的收入不到3亿元;转型后,3亿度电带来的收入是15亿元,净利润达2.5亿元。”开阳县贵州安达科技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建国道出企业创新转型带来的好处。

近年来,开阳县围绕“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主基调,按照“互联网+”工作思路和大交通、大园区、大旅游、小城镇“三大一小”发展定位,以做优做强特色支柱产业和打造新能源之都为目标,以科技支撑为动力,奋力由资源型城市向创新型、生态型、融合型城市转型跨越,全县工业产业规模实现快速扩张。

优化布局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2017年3月15日,开阳县举行“大园区”项目建设启动仪式,拉开了“大园区”建设的序幕。

为更好地实现差异化发展,促进企业聚集,开阳县按“一区七园”布局规划贵州开阳经济开发区。“一区”即贵州开阳经济开发区核心区;“七园”即磷煤化工产业园、贵州开阳台湾产业园、贵阳新型建材产业园、轻工业园、大数据产业园、新能源产业园、开阳港物流园。

在优化工业布局的同时,开阳县还以产学研结合推动企业成功转型升级,贵州安达科技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就是其中的典范。

贵州安达科技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6年,“前身”是贵州省开阳安达磷化工有限公司,主要经营黄磷等传统磷化工业务。2006年,公司实现3000万美元的出口创汇,成为贵州省出口创汇排名第一的民营企业。但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这种高污染、高能耗、高成本的传统产业,遇到空前的挑战和极大的竞争压力。

面对挑战,贵州安达科技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在开阳县委、县政府的积极引导下,开始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研发锂离子动力电池正极材料,建设5000吨/年磷酸铁锂及配套项目。锂电池产品一推出就受到市场欢迎,2017年销售收入突破10亿元,利润达到2.6亿元,客户涵盖比亚迪、中兴派能、中航锂电等多家新能源企业。目前,该公司已经从一个典型的传统磷化工企业转型为新能源材料生产企业,在新三版挂牌上市。

在开阳县的稳步推进下,全县符合条件的企业积极转型升级。贵州安达科技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由典型的传统磷化工企业转型为新能源汽车电池及电池正级材料生产企业;路发公司从农用级磷铵生产企业升级到工业级磷铵生产企业;贵州开阳三环磨料有限公司从冶炼磨料升级为自行开发监钢玉等产品;台农饲料公司与贵州大学合作对生物饲料进行研究;新鑫公司与天津大学合作研发草酸、草酸酯、乙二醇等产品;中凯鑫集团的磷炉技改醛酮等项目正在完善手续。

创新驱动增强企业发展动力

随着产业空间布局更加优化,企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开阳县工业产业的创新驱动能力和对外开放活力进一步增强。

贵州开阳三环磨料有限公司是开阳县第一家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证的企业,拥有全套自主知识产权的生产技术及工艺设备,是全球唯一一家掌握流放法进行铝基磨料和耐火材料进行生产的企业。

在生产技术创新上,该公司使用了新型电弧流放炉,不仅安全性能高,而且能耗低,与传统倾倒炉相比,每吨可节约能耗400至500千瓦时,直接减低能源使用成本150至250元;在刚玉冶炼上应用自焙电极,其制造成本仅为石墨电极的八分之一,每吨节约成本近1000元。在产品创新上,该公司研发的新产品镁铝复合刚玉,领钢铁溜槽铜铁量增加30%;生产的高级复合磨料,产品测试性能达到国外先进复合磨料水平,打破国外对精密打磨磨料的进口限制和垄断。目前,贵州开阳三环磨料有限公司已成为国内磨料和高温耐材产能最大、产业链最完整、生产技术最先进、产品研发最强的企业之一。

开阳县持续加大工业技改投入和招商引资力度,加快工业新型化步伐。图为开磷工业园全景。(开阳县委宣传部供图)

在开阳县委、县政府的引导和帮扶下,青利天盟和圣地亚、磷化工公司和川东化工集团、路发实业和司尔特及立雅信等企业也开展务实性合作,实现了生产技术、信息渠道的互联互通,为企业加快发展注入新的血液,推进企业新旧动能转化。继2016年三环磨料有限公司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后,2017年台农饲料公司、开磷集团矿肥公司也获得高新技术认定,全县高新技术企业达到3家。此外,开磷集团与山东兖矿集团的深度合作也在稳步推进,开磷集团将依托现有基础建设合成氨二期项目。

放开放活推动产城融合发展

开阳县是贵阳市第一、二、三产业高端融合发展的示范区,产业结构比较齐全。因此,开阳在发展第一产业的同时,积极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发展。

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网络全覆盖,实现信息技术在工业产业的宽领域、多层次推广应用。开磷集团建设“四级架构体系和统一平台集成”,将生产过程控制系统信息、矿山技术数字系统信息和管理系统信息集成,实现从低层信息采集到数据的分析决策、统一平台管理整合,进一步加强了对各个生产环节的管理;开阳化工、紫江水泥等企业建设了DCS“调度一级系统”,由中控室当班操作人员对现场生产过程进行控制和参数调整;金福喜食品公司利用网络化建立肉制品质量可追溯信息化系统,实现猪肉激光灼刻检疫标识技术的全面应用。

此外,持续加大工业技改投入和招商引资力度,成立了开阳县经济技术开发区,通过建设和引进磷煤化工产业园、新型建材产业园、现代医药食品产业园、城关轻工产业园、开阳港物流园、贵州开阳台湾产业园,加快工业新型化步伐;加快安达科技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前驱体技改扩建项目、三环冶炼炉扩能技改、台湾产业园食品加工和中药材加工等一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导向的项目建设力度,填补在电子材料、中药材深加工等产业领域的空白;初步形成磷煤精细化工、富硒特色食品、建材、轻纺工业、新材料等具有自身特色和较强竞争力的工业体系,形成多点支撑的产业发展格局。

随着工业的转型升级,开阳县的绿色融合发展步伐也进一步加快。全县工业产业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结合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优化产业结构、组织结构、布局结构、产品和行业结构,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做优做大新能源产业,以生态保护为前提,以全县交通路网为基础,以组织管理和运行机制创新为动力,以安达科技的技术开发及产业化应用为示范,努力打造“厂房集约化、原料无害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的绿色生产示范企业。

在转型升级、创新驱动、深度融合发展的助推下,2017年,开阳县累计实现工业增加值90.72亿元,占GDP的比重为38.6%,在全省第一方阵中排第五位;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完成11.9%,在全省第一方阵中排第八位;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完成82%,在全省第一方阵中排第七位;高技术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完成7.1%,在全省第一方阵中排第六位。

猜你喜欢
安达产业园贵州
我省3园区入围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名单
解读“万马如龙出贵州”
“贵州制造”的前世今生
江苏宿迁建成扶贫产业园
中国文化产业园100强名单
贵州古驿道
雨花——湖南环保科技产业园
让世界感知多彩贵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