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风化人 凝心聚力
——石阡县新时代农民(市民)讲习所创建侧记

2018-08-06 10:39戴金杉彭艳文叶飞
当代贵州 2018年24期
关键词:讲习所讲师市民

文_戴金杉 彭艳 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 文叶飞

石阡县充分发挥新时代农民(市民)讲习所“宣传方针政策、传播农业技术、讲述励志故事、弘扬传统美德”的功能作用,让党的方针政策入脑入心、落地落实,让农业技术扎根土地、开花结果,让传统美德进村入户、传承弘扬。

夏雨初歇,走进石阡县河坝镇深溪村新时代农民讲习所,驻村干部正在给群众作党的十九大精神宣传和实用技术讲座。

“通过在讲习所的学习,大家积极响应土地流转政策,发展村集体经济合作社,还在省农科院专家帮助下建起1000亩现代农业园区、150亩原生态优质水稻示范园。”在讲习所听讲的村民笑容满面。

去年以来,石阡县充分发挥新时代农民(市民)讲习所“宣传方针政策、传播农业技术、讲述励志故事、弘扬传统美德”的功能作用,采取“课堂式大集中、互动式小分散”的方式,因地制宜、分类讲习,深入田间、全面铺开,让党的方针政策入脑入心、落地落实,让农业技术扎根土地、开花结果,让传统美德进村入户、传承弘扬。

建设讲习阵地 确定在哪讲

贵州省新时代农民(市民)讲习所建设工作启动后,石阡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把讲习所建设作为宣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的重要抓手。

于2017年11月13日召开“党的十九大精神集中宣讲动员会暨新时代农民(市民)讲习所”工作部署会,制定并印发了《石阡县新时代农民(市民)讲习所实施方案》和《石阡县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宣讲工作方案》《石阡县关于开展“学深悟透党的十九大·躬身建成三地一枢纽”主题系列活动工作方案》《石阡县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七进”宣讲活动方案》等系列文件。把讲习所作为“宣传党的十九大、推进脱贫奔小康”的重要平台,严格按照有场地、有机构、有师资、有制度、有标识、有资料的“六有标准”,根据省委、铜仁市委讲习所创建标准,在全县各部门、乡镇(街道)统一制作匾牌、统一标志、统一户外标语牌、统一会议背景、统一室内标语,挂牌成立新时代农民讲习所和新时代市民讲习所。

同时,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县委创建新时代农民(市民)讲习总所及其办公室,统筹调度全县讲习所工作,县直部门、街道、社区创建新时代市民讲习所,乡镇、村创建新时代农民讲习所,定期开展“课堂宣讲”和“流动讲习”。

截至目前,石阡县已创建完成新时代农民讲习所318个,其中乡镇16个、村302个;创建新时代市民讲习所13个,其中县级2个、街道3个、社区8个。

建好讲师队伍 落实谁来讲

讲习所阵地建成后,谁来讲、怎么讲、讲什么是关键。

经过调研后,石阡县委决定充分利用县内的人才资源,按照就近、专业、属地管理的原则,分别组建县乡村三级讲师队伍。县级领导作为联系乡镇(街道)、村和企业的讲师,带头开展讲习;县直各部门、各乡镇“一把手”作为本部门、本乡镇的讲师,负责本乡镇、本部门和联系村的讲习;聘请熟悉农业农村生产生活的村“第一支书”、包村驻组干部、脱贫攻坚尖刀班成员、群英谱成员、乡土人才、致富能手、合作社负责人、乡贤寨老等作为当地讲师,负责各自所在村讲习所的讲习。

同时,聘请学校教师、道德模范、法律讲师、农技专家、业务骨干、理论宣讲员、非遗传承人等,作为全县所有讲习所的专业讲师,按职能分工到各地开展讲习。

如今,石阡县新时代农民(市民)讲习所已聘请政策理论、农业技术、德育教育等各类讲师1200多人,实现县乡村三级讲习所讲师全覆盖,讲习所开课、讲师授课率均达到100%。

丰富讲习内容 明确讲什么

“我就是胆子大,养过羊、养过鱼、种过杂交水稻,都以失败告终。可我不服输,最后选择养殖蛋鸡,总结了失败经验,先后到四川、湖北、山东等地去学习……”石阡县本庄镇的创业女能手范永珍讲述她的创业经历。

“讲得不好大家不要笑我,我是一个一出生就被亲生父母抛弃的孩子……”全国三八红旗手、贵州省道德模范肖飞讲述她从一个被抛弃的孩子到照顾7个与自己无血缘关系的老人的故事。

讲思想,干有方向;讲感恩,干有激情;讲政策,干有思路;讲技术,干有本领;讲“比武”,干有榜样;讲道德,干有精神。石阡按照“六讲六干”的要求,因地制宜、分类讲习,因人开课、分类实施,讲师队伍深入脱贫攻坚一线,讲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讲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思想新理念新战略;讲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参加贵州省代表团讨论时发表的重要讲话精神;讲省委、市委、县委出台的有关脱贫攻坚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和重大会议精神;讲技术技能、社会文明风尚,为农村、农业、农民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理论支撑和方法指导,让群众干有方向、干有激情、干有成效。

目前,全县已开展各类讲习活动4580余场(次),受众超过50万人。

创新讲习方式 实现怎样讲

石阡县创新新时代农民(市民)讲习所的授课方式,让讲习所成为“以文化人”的主阵地,实现群众主动参与。

实行“群众点单、讲师配菜”。全县各级讲习所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开课前先征求群众意见,讲习所办公室或讲师根据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定制讲习“菜单”,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讲习活动,以板凳会、院坝会、群众会等多种形式开展讲习,让广大群众能听懂、学得会。

全面建设农村广播室。去年底以国荣乡为试点,投入43万元在14个村建起村广播室,以组为单位安装了高音喇叭,定时播放党的声音、惠民政策、发展规划、好人好事等,切实解决了讲习所场地有限的问题,实现“以文化人”不掉一户、不漏一人。

石阡县各级讲习所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讲习活动,让广大群众能听懂、学得会。图为枫香乡地古屯村新时代农民讲习所在养蜂场开展讲习活动。(石阡县委宣传部供图)

部门联动展现特色。去年以来,石阡县各级各部门结合“脱贫攻坚、全面小康”和“2018年整县出列”的目标,充分发挥部门优势,让讲习所授课方式多种多样,授课内容精彩纷呈。县妇联举办了“乡村振兴巾帼行暨好家风”培训班;县人社局举办了农村实用技术、电工、焊工、汽车驾驶、挖掘机驾驶、中式烹调等专项培训班,培训1820人,其中1185人实现就业;县文广局、县文联组织专家学者将党的十九大精神、党的惠民政策、县委的发展战略等编成说春、仡佬毛龙、茶灯等地方民俗文化表演的唱词,让非遗传承人在群众中传唱,达到深入人心的效果;团县委发动志愿者在各讲习所开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青年培训班,增强广大青年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脱贫致富的路上不能‘等、靠、要’,生活中要为子女树立榜样。”石阡县大沙坝乡何家坝村村民贺兴龙在讲习班上谈学习感受时,道出了自己的肺腑之言。如今的石阡,政策理论、茶叶加工、家畜养殖、蜜蜂养殖、果药种植、道德典范等讲习所专题课堂轮番上阵,“理论+实践”的“文化科技大餐”为全县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注入力量。

猜你喜欢
讲习所讲师市民
新时代农民(市民)讲习所助推脱贫攻坚工作的调查与研究
新时代农民(市民)讲习所运行考究
大革命时期苍梧农民运动与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
送清凉
Research on College Education Based on VR Technology
氣溫驟降 杭州市民溫泉裡涮火鍋抗寒冬
新时代农民讲习所:“讲”出精气神“习”出好日子
许珂作品
“意义”的问题所在
肥豆豆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