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计算机信息安全的教学

2018-08-06 13:21关学礼
魅力中国 2018年22期
关键词:普通班信息安全学习者

关学礼

摘要: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在社会各个领域中的应用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效益,同时也带来很多问题。作为培养合格公民的学校,责无旁贷地担任起学生的信息安全教育的任务。本文以计算机信息安全为中心,阐述了信息技术课程中进行信息安全教育。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程;计算机信息安全

一、计算机信息安全的教学设计

计算机信息安全是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之一,必然要依据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设计的原则作为指导,结合教学设计的要素来进行。

(一)信息安全教育的教学设计应该遵循的原则

1. 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学为中心 教师是学习的促进者、引导者。

2. 培养学生信息素养 重点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包括获取信息、加工信息、分析信息、运用信息、交流信息等多方面的能力。

3. 对学生信息资源 重点对信息资源设计,使学生可以获得尽可能多的信息资源来支持学习活动。

4. 学生的学习方法 注意应用“任务驱动”和“问题解决”的思想和方法,注重设计有具体意义的情景,让学生在其中进行学习。

5. 强调“合作学习”的方式 合作学习可以满足信息技术学科所面临的学生基础水平差异过大的实际困难,满足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多向的学习交流。

6. 学习的多元化 重点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设计进行评价,真正做到多元化评价即评价内容、评价方法、评价工具多元化。

(二)信息安全教育的教学设计的一般过程

1. 分析教学内容 首先要保证学科教学目标的实现,要根据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分析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目标。

2. 学习者分析 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提倡教学是为了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发展。因此必须对学习者进行分析,必须考虑学习者的心理、生理特点,掌握学习者的认知水平。找到学生认知的“最近发展区”。

3. 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在分析了学习者之后,教师就可以根据学习者的知识技术、基础技能等多方面的特征,结合教学内容,分析确定教学的重点、难点,并在随后的教学策略设计中重点对这些重点、难点的教学进行设计,从而落实重点,解决难点。

4. 教师分析 传播学的理论指出:传播者的知识、技能、情感、方法等多个因素影响着传播的最终效果。尤其是在在信息技术学科,教师本身的知识、技能在很多时候不一定能满足教学的需要,因此要求教师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考查自身的知识、技能,即重视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

5. 教学策略的分析和教学评价的设计 教学策略是在一定的教育理论(思想)的指导下,对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而采取的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活动程序和教学媒体等因素的总和。教学评价不仅包括了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还包括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对学习资源的评价,以及對整个教学设计的评价。

二、课程的实施过程及教学目标达成情况的检测

(一) 选择班级进行教学实验

在实验的几个班级中选择两个班的学生做实验研究。其中一个班级是实验班,由中考成绩都十分优秀或者在数学、物理、化学、信息技术的某个方面有特长的学生组成,另一个班级是普通班,由中考成绩优良,没有竞赛经验的学生组成。实验班的学生大部分智力发达,思路开阔,思维敏捷;普通班的大部分学生在这些方面则较弱。实验班的学生能够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主动适应不同教师的讲课风格;普通班的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则较弱。实验班的学生的心理素质普遍高于普通班的学生。之所以选择智力、心理发展水平不同的班级进行教学实验,是因为笔者想了解不同特点的学生对计算机信息安全的意识、知识、技术的现状和经过教学实验后达到的教学目标的深度的差异。

(二)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我们在教学活动中,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教学环境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比较常用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自主探究法、练习法、任务驱动法、小组合作探究法、分层次教学法。

(三)实验效果检测

笔者检测的内容分两个部分:一是检测学生对教师选择的教学方法的评价,二是检测经过实验后,学生的信息安全意识、知识、技能的提高。使用访谈方法,笔者访谈对象是学生。在课后时间找一些学生,向他们说明这次访谈的目的是想了解同学们对本节课的教学情况的评价,是不记姓名的,和学业成绩没有关系,所以请如实回答老师的问题。学生能够积极地配合,如实回答了笔者设计的访谈提纲内所有问题。笔者根据访谈录音,整理出了一些访谈记录。通过访谈,笔者了解到,无论是实验班还是普通班的学生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都是非常认可的。对于本节的教学内容,笔者采取的组内再分小组的做法,给予了赞赏。因此说,本节课在教学组织上是成功的。

三、结论与建议

关于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信息安全教育目标的设置全日制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实验)提出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总体目标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笔者认为这些目标的实现是建立在信息安全的基础之上的,只有学生具有了信息安全意识、掌握了信息安全技术、并且将其运用在实践当中即安全行为,才能保证信息的基本安全。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总目标建议增加的是:了解信息安全的概念;知道信息安全的重要性;树立信息安全意识;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信息安全知识技术。依据高中阶段学生的特点,结合信息安全教育案例的设计与教学实践。

(一)教学目标应该是多层次的

对待不同程度的学生给予相应等级的目标,使所有学生都能达到一定的目标,体验成功的喜悦。充分体现新课程的理念“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

(二)学习内容设计应多选择贴近学生实际,学生感兴趣的或者实际中遇到的棘手问题

信息安全技术多是枯燥的,如何将技术更好的应用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三)设计合适的教学方法

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根据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等特点设计不同的教学策略,选择合适的相应学习支持工具,实施有效教学。

(四)在教学评价中,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方式

制定规范地评价量规,保证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公正评价,体现教学评价对学习的激励和诊断作用。

猜你喜欢
普通班信息安全学习者
在线学习环境下学习者画像构建研究
信息安全不止单纯的技术问题
“破境”而出,向上生长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情感过滤假说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非正式学习环境下基于移动终端的学习者模型研究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模型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模型
若想成功,就别把路堵上
面向普通班的尖子生培养策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