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倡议下提升来华留学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实践

2018-08-06 09:00吴莎莎赵坤崔嵬刘琨
世界教育信息 2018年10期
关键词:培养质量倡议一带一路

吴莎莎 赵坤 崔嵬 刘琨

摘 要: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我国与沿线国家的合作进入新阶段。教育国际化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环节,培养优秀的来华留学研究生对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文章以北京理工大学为例,从招生规模、课程建设、人才培养、合作开展、质量保障等方面阐述该校的相关实践,以此探索提升来华留学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建设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关键词:“一带一路”倡议;来华留学研究生;培养质量

一、引言

“一带一路”倡议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发展提出新的要求,具体体现在我国高校需要建立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相关的国际化发展战略,通过留学、交换、访学等教育合作形式,加强我国与沿线国家高等教育深入对接,促进人文交流,为“一带一路”倡议的建设与可持续发展培养优质人才。

保证来华留学生的培养质量是制定“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高校国际化发展战略的关键一环。当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三大留学目的地国。但与欧美国家相对成熟的留学生培养体系相比,我国的留学生教育存在诸如起步较晚、奖学金补助不完善、培养方案不全面等不足。近几年来,在政府、高校、社会的多方努力下,留学生入学程序逐步完善,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政府奖学金与支持力度加大。[1]

二、“一带一路”倡议下提升来华留学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意义

(一)提供人才支撑

“一带一路”倡议涉及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科技、军事等多方面的发展与合作,在实施过程中涉及基础设施、信息通信技术、交通运输、经贸货币、文化语言等多个专业领域,需要一大批具备相关专业知识的高水平人才[2]。这就需要我国发挥自身的高等教育优势,培养一批能推动“一带一路”倡议顺利实施的专业人才。

(二)积累民众基础

民众基础是“一带一路”倡议稳定开展的根本保障。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培养一批“知华、友华、爱华”人士,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当地群众,在广大民众中建立起“认识中国、亲近中国”的良好氛围,成为中国联系当地交往的紧密纽带。[3]

(三)促进可持续发展

培养沿線国家的来华留学生,要借助我国高等教育的优势,给予当地青年知识与技能,并鼓励他们长期投身于当地建设,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这有利于促进“一带一路”倡议的可持续发展,切实提升沿线国家的整体社会水平,为当地人民谋福祉。

“一带一路”倡议为来华留学研究生教育带来宝贵的发展契机。通过提升来华留学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为沿线国家输送高端人才,不仅有助于“一带一路”倡议的顺利实施,而且有利于各领域国际合作的人才储备。[4]

三、提升来华留学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实践

“一带一路”倡议鼓励继承和发扬丝绸之路精神,把中国的发展同沿线国家发展结合起来,发展的关键是基础产业,结合的关键则是人才[5]。北京理工大学围绕这两个关键,结合自身的国际化发展战略和工科优势,抓住发展机遇,谋篇布局,将培养国际化工程技术人才作为服务国家需求,建设“双一流”的重要切入点之一,以培养“优秀来华留学生”为目标开展实践研究,积极探索提升来华留学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

(一)招生规模:提高生源数量,拓宽生源渠道,吸引优质来华留学研究生

1.提高生源数量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北京理工大学主动布局来华留学生工作,调整扩充来华留学招生计划,通过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充分调研和详细论证,重点搭建高层次的来华留学招生平台,覆盖“一带一路”沿线40余个国家。近年来,该校来华留学研究生的年增长率基本保持在20%以上,来华留学研究生年均招生200余名。

2.拓宽生源渠道

北京理工大学面向全世界招收外国留学生,并和近百所世界知名大学、外国政府部门、社会组织建立合作,在“一带一路”沿线及周边国家建立了近百个海外招生平台和合作伙伴关系。目前,学校有来华留学研究生700余名,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学生数量占70%以上。

3.吸引优质来华留学研究生

北京理工大学工程专业优势突出,国防特色鲜明,吸引了众多优秀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留学生。在此基础上,北京理工大学积极整合资源,鼓励导师招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留学生,不断提升“留学北理”的吸引力。近年来,学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来华留学研究生规模不断扩大,生源国别日益丰富,生源结构逐步优化,生源质量显著提高。

(二)课程建设:立足学科特色,打造品牌专业及课程

1.立足学科特色

北京理工大学坚持以“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世界科技发展前沿,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能够引领科技创新、行业发展、社会进步的卓越人才”作为人才培养目标;建设了一批特色鲜明的一流学科,利用工科优势引领来华留学研究生教育的发展,为培养高水平的工程技术人才提供有力保障。

2.打造品牌专业及品牌课程

一方面,北京理工大学着力打造机械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光学工程等若干顶尖专业,重点支持力学、控制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若干优势专业及工商管理硕士、法学等特色专业,打造自身的品牌专业。另一方面,该校提供专项经费支持全英文专业建设,设立全英文精品课程。目前,该校已开设研究生全英文专业15个,全英文课程163门,所有的博士专业均可实施全英文授课。

在此基础上,北京理工大学定期邀请国际知名教授为研究生讲授全英文课程;每年按计划派出全英文授课教师出国学习,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开设暑期国际班,聘请外籍教师指导学生实践创新活动;建立中外课程学分互认机制,加大品牌专业和品牌课程建设力度,提高北京理工大学在全球的影响力,打造“留学北理”品牌。

(三)人才培养:建设优质导师队伍,开展中外研究生互促式培养模式

1.建设优质的导师队伍

北京理工大学以“引高端、汇人才,重培育、稳队伍,强学术、突特色”为主线,以全球视野、开放理念和创新政策引才、聚才、用才,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学术造诣精湛、活跃在国际学术前沿、服务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结构合理的、与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相适应的导师队伍。

具体而言,该校通过招聘海外高校或研究机构的教职人员,汇聚、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端教师队伍;招聘海外优秀博士毕业生进入教师队伍,建立健全青年教师成长激励机制和支持政策;协同推进、系统实施外籍教师聘用制度,加大外籍教师聘用力度,不断完善外籍教师团队。

目前,该校约有近300位工程领域的高水平教师长期参与来华留学研究生的培养工作,这些教师具备海外学习或工作经历,能够把握国际学术和学科前沿的研究方向。学校聘请具有海外经历的学科知名教授作为留学生的博士生导师,同时选择有发展潜力的青年教师作为副导师,通过导师小组的共同指导,在培养学生国际化创新能力的同时,提升青年导师的国际视野和前沿科研能力,从而打造一支高水平的来华留学研究生导师队伍。

2.开展中外研究生互促式培养模式

研究生的培养容易出现中外研究生形成相对独立群体、群体间几乎无交流的学习状态。这一状态很大程度是由于中外学生文化和教育背景的差异。中外研究生互促式的培養模式有利于增进中外学生的交流与融合,优化学生学习体验,在培养知识能力的同时,加强文化认同,进而实现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民心相通”。在这一方面,北京理工大学具体实践体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在研究生全英文课程中采用混编课堂项目式的教学方式。该方式通过编撰学习项目实例,指导学生积极参与项目案例设计、仿真实践、课堂讨论、汇报阐述等环节,让中外研究生实现优势互补——国内研究生能学习来华留学生的思维逻辑和语言表达,来华留学生能够学习国内研究生的严谨性和理论表述,促进学生群体间的双向交流,从而促进研究生全英文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

第二,成立中外研究生的混合学习讨论小组,定期举办学术活动。这一做法不仅有利于提高留学生的学术科研积极性和参与能力,而且有助于搭建学术交流互促平台,促进中外研究生的交流和互融,创造中外研究生共同研讨的良好环境与学术氛围。

第三,建立人文交流平台,积极吸引来华留学研究生加入学生组织,共同开展课外活动。北京理工大学每年定期开展形式多样的学生文化交流活动,如“中英爱三国大学生文化交流体验活动”“国际文化节”系列活动、“优秀外国留学生表彰大会”“国际科技营”等,积极吸引来华留学研究生参与上述活动,不仅丰富了中外学生的校园生活,还加深了他们对本国及外国文化的了解。中外学生互相交流学习、建立友谊,在一定程度上也不断助力高校的教育国际化发展。

(四)合作开展:积极推进教育国际合作基地建立

北京理工大学主动探索国内外合作,积极开展来华留学研究生培养项目。

2016年,北京理工大学与云南省签署《全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打造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国际教育合作基地。目前,双方已共同建立昆明北理工科技孵化器科技有限公司和北京理工大学昆明产业技术研究院。凭借省校合作的良好基础,北京理工大学留学生中心与昆明北理工科技孵化器有限公司共同成立了云南·北理工“一带一路”外国留学生工作站。它将依托学校办学传统、办学实力、外国留学生教育管理经验,充分发挥北理工科技孵化器科技有限公司的地域优势和资源优势,深入开拓“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海外生源基地,吸引优秀来华留学研究生前往北京理工大学深造。

2017年,北京理工大学与莫斯科大学共同于深圳建立的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正式开学,该校的建立是中俄两国在人文和教育领域的一次历史性合作。[6]

(五)质量保障:强化留学生培养支持保障体系建设

为“一带一路”培养高水平人才,若要取得实效,必须强化来华留学生的支持保障体系建设。因此,就业指导、社会实践、创新创业等全过程的教育引导成为北理工来华留学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

为给优秀来华留学研究生提供在华就业和实习的机会,北京理工大学与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管委会、中关村“一带一路”产业促进会等携手,努力构建留学生社会化服务体系,提供优质的来华留学体验。2017年3月28日,该校与中关村“一带一路”产业促进会签署了“藤蔓计划”合作协议,设立“北京理工大学中关村‘一带一路产业促进会外国留学生就业实习基地”。签约当天,该校举办首场“藤蔓计划”对接活动暨外国留学生就业实习专场招聘会,30家企业代表和北理工300余名来华留学研究生参加了活动,参会企业共收到学生简历近400份。

无论是回国还是在华就业,留学研究生在北理工练就的扎实本领,都为其发展打下良好基础,相当一批博士回国后在其本国知名大学担任教职,或在世界各地开展研究工作,也有部分学生留华任教。

四、结语

经过多年来的不懈努力,北京理工大学培养出一批具有中国情怀、国际视野、知华友华,能够肩负“一带一路”建设的高层次国际化工程人才。在面向国家高等教育“双一流”建设,努力实现“中国梦”的关键时期,主动服务“一带一路”倡议,提升来华留学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为“一带一路”建设培养高素质、高层次的创新人才,是我国研究生教育和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当然之选,也是北理工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理工大学的必然之选。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的通知[EB/OL]. http://www.moe.gov.cn/srcsite/A20/s7068/201608/t20160811 _274679.html,2017-07-15

[2]王俊岭.中国科技助力“一带一路”[N].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7,5(10):2.

[3]纪洪江,徐绍华,王颖.“一带一路”战略下的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研究述评[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10-17.

[4]朱萍,夏欢,陈啸,缪婧萱,孙东平.“一带一路”战略引领下的研究生教育发展探析——基于南京理工大学的案例分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7(7):17-20.

[5]千龙网.看北京各高校如何推进“一带一路”建设[EB/OL].http://edu.qianlong.com/2017/0516/1688784.shtml, 2017-12-16.

[6]胡晓光,高兰.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是俄中教育合作的灯塔——访俄罗斯莫斯科大学校长萨多夫尼奇[EB/OL].http://sztqb.sznews.com/PC/content/201709/19/c179578.html,2017-09-19.

猜你喜欢
培养质量倡议一带一路
倡议书的写法
Happy Afternoon Tea
慕课理念下研究生培养过程控制体系构建
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人文主义视野下的高职教育研究
欧盟提出保护生物多样性新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