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发展投融资问题研究

2018-08-07 07:12张宝红
中国绿色画报 2018年5期
关键词:投融资林业主体

【摘要】:目前,我省的林业与其他林业发达地区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无论是在生态效益,还是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上都没有将其重要作用发挥全面。这不仅受林业本身具备的固有特点的影响,还与省财政投入和资金投入力度不足,投融资结构单一等因素有关。因此,怎样解决我省林业投融资问题就成为了我们需要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对这一问题的探讨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本文就林业发展投融资问题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林业发展;投融资问题

前言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生态环境问题也越发凸显,生态环境的安全维护和建设已成为我国需待解决的严峻问题。陆地生态环境中,林业是其主体,也是非常重要的基础产业之一,林业在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中肩负着林产品供应以及生态建设的重任。

1、林业发展中投融资出现的问题分析

1.1财政投入力度与林业发展需求不相符

我国的林业资金投入主要源于国家的财政支持,但从整体上讲,国家对林业的投资比例远低于其他各产业。虽然近几年我国在林业上的财政投入有所增加,但其投入力度仍然不足,无法满足林业发展的需要。在大农业各产业投入比例中,对林业的生产性投入已排在了大农业各产业的最末尾,与农业、水利、畜牧业等的投入相比,我国对林业的财政无偿投入已逐步被弱化,与同类基础产业相比,财政投入增长幅度明显偏低。目前我国林业在财政投入总量和发展实际需求上有着非常明显的差距,投入比难以满足林业生态建设的发展需求。

1.2林业投资结构畸形且主体单一

虽然我国自从加入WTO后林业的投资主体逐步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但整体上林业投融资仍然呈现主体单一的情况,没有形成全面且完善的多元化投融资主体结构。而且目前林业投融资结构有着比较严重的扭曲情况,且资源在配置上也存在不公平、不合理的现象。此外,当前非公有制资金进入林业的速度慢、规模小且作用不明显,而且还普遍存在对非公有制林业经营主体的社会歧视现象。我国政府许多优惠政策只针对国有林业经营者,而对非国有林业经营者不仅没有优惠政策,还有很多限制条件。从长远发展来讲,这不利于林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更不利于调动社会各界参与和发展林业的积极性。

1.3林业资本市场发展慢与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步伐不相符

政府在对林业的投资上没有稳固的渠道,即便国家已加大了对林业的投资力度,但与公共财政职能不相符,缺乏稳固的投资渠道,出现此种情况主要是因为林業的基本建设投入缺乏稳定性。而当前林业基本建设投资渠道当中,进行林业生态建设,其核心资金源于国债资金。林业生态建设本身是一项长期性的任务,所以资金的来源就需要保障其稳定性和长期性,从长远来看,国债资金本身所具有的短期性是很难担负起林业生态建设这一重任的,而目前国家还没有建立起长期且稳定的生态林业投资渠道。

2、林业发展投融资问题的解决对策

2.1加大生态林业建设的资金投入

我省不仅需要积极争取国家的投资,还需要不断加大省级的投资,最大可能的拓宽市县投资,此外,拓展投资范围,不断吸引社会的投资资金,从而形成政府、企业、社会等资金不断投入到造林绿化的势态,为生态林业建设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目前,我省已建立了生态公益林效益补偿机制,加大了造林绿化的资金份额,扩大了资源型企业反哺林业的方式,从而加大了企业的投入力度。

2.2进行现代林业企业制度的改革用以促进投资主体的多元化

想要发展市场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就需要建立起现代化的企业制度,这也是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方向。而林业因其特殊性,国有林业企业在改革方面已落后于其他行业,而国有林企想要成为林业投融资的真正主体,就需要将政企分开,明确好权责,清晰产权,进行科学的管理,并不断深化改革力度,从而建立起运转协调,责权统一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2.3加快林业资本市场建设并拓展林业融资渠道

林业资本市场从根源上来讲,是一个林业产权的形成和交易的市场,具备林业领域的融资和资本配置功能。我国目前的林业资本市场并不完善,主要体现在计划经济的行政干预,同市场经济的市场机制间存在冲突。在很多情况下,甚至会出现由行政行为来对市场进行控制的情况,从而形成让市场行为依附于行政行为的资本市场。此外,我国林业资本市场不仅存在结构上不合理,体系不健全,发展不平衡的情况,还表现出作用不明显以及功能不完善等缺陷,因此,我国需要加快林业资本市场的建设,不断完善和发展林业资本市场,并开辟和拓展更多的林业融资渠道。

2.4加快林业在商业信贷上的进程

林业商业信贷是林业融资的一种重要方式,信贷资金是林业投入的重要资金来源,在林业的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全球多家投资额占世界40%以上的银行都在开展林业商业信贷业务。但我国林业商业贷款因林业生产经营本身具有的特点和某些历史原因,存在风险高,收益低的情况,因此,办理林业商业信贷业务的商业银行不仅积极性低,数量很少,而且额度不高。而林业商业信贷基础不牢固,很难有进一步的发展。但我国林业商业信贷的实际资金需求却非常大,林业同银行其实有着许多共同利益,因此,我国林业商业信贷市场具备很好的发展前景,其关键是需要加快林业在商业信贷上的创新和进程,从而实现林业和银行互惠互利,达到双赢的局面。

3、小结

在我省林业项目中的经济林建设,是关乎着我省林业项目是否成功的关键,而林业经济林的建设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因此必须重视林业发展的投融资问题,拿出切实可行的措施,拓展融资渠道,实现投资主体的多元化,才更利于经济林的建设,促进林业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建明.林业融资及创建融资机制的实践与思考.林业财务与会计,2004 (2)

[2]邢红.中国国有林区管理制度研究[D].博士学位论文,2006:161~165

[3]陈玲芳.商品林业投融资制度创新的主导力量分析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年,第16卷第22期:126-127页

[4]邓光员.推进林业投融资改革的思路改革之窗,2008年,第10期:9-10页

作者简介: 张宝红(1978-),女,汉族,山西省交城县,林业工程师,大学本科,研究方向:林业。

猜你喜欢
投融资林业主体
论碳审计主体
磨课活动中多元主体需求的深度挖掘
何谓“主体间性”
浅谈林业技术创新对林业发展影响
提高林业技术创新促进林业快速发展步伐
投融资关注榜(2019.6.16-2019.7.15)
land produces
6月投融资关注榜(5.16-6.15)
4月投融资关注榜(3.16-4.15)
3月投融资关注榜(2.16-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