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全国污染源监测信息管理与共享平台”的系统特点及发展可持续性

2018-08-07 07:12万承浩王耀辉
中国绿色画报 2018年5期
关键词:系统分析可持续

万承浩 王耀辉

【摘要】:随《国家重点监控企业自行监测及信息公开办法(实行)》和《国家重点监控企业污染源监督性监测及信息公开办法(试行)》的出台,“全国污染源监测信息管理与共享平台”迅速发展。作为首个面向全国范围各污染源进行信息公开的管理平台,其在设计、设置上具备继承与发展相统一。以G省S市为例,对系统进行发掘与分析,为平台发展提供依据,在挑战中可持续稳健进步。

【关键词】:全国平台;系统分析;可持续

2013年7月30日,环境保护部相继出台的《国家重点监控企业自行监测及信息公开办法(试行)》和《国家重点监控企业污染源监督性监测及信息公开办法(试行)》推动了信息公开平台发展,其中,“全国污染源监测信息管理与共享平台”(以下简称“全国平台”)以全国企业为受众,在版面设计、运作模式、功能集成、技术运用上基本实现高效、精准与周全。对此,“全国平台”应注重可持续发展,进一步发挥功能,实现价值。

1、 “全国平台”基本讯息

1.1 建立背景

监测数据信息的采集、填报以及处理是环保监管部门督导工作的重要前提,也是按时、按质、按量工作的重要基础。因此,由国务院部门牵头,太极计算机股份公司(下文简称“太极公司”)承建的“全国平台”作为信息化新兴产物,于2017年4月成型,经两个月试运行,同年6月正式启用并推行全国。

1.2 运作现状

自平台推行至今,“全国平台”的污染源名录库以及监测信息数据库不断更新,承载量剧增。截至18年4月,系统名录库已收录29384家企业,涵盖31个省级行政区域(暂无台湾、香港、澳门)。

G省作为制造业发展大省,企业基数大、行业总数多。其中,S市作为G省中小企业发展最活跃的城市,企业近50万户,涵盖33行业,纳入“全国平台”企业共计354家(含未发布技术指南178家),截至18年4月,系统上的信息数据库已登记的监测点位计385个,监測指标计1.314项,已填报监测结果数值1.894.382个,已发布监测数值1.893.521个,发布率99.95%,符合发布率要求。

2 、“全国平台”系统特点

2.1 权限下放,推行账号等级管理权限

由于“全国平台”涉及用户量庞大,一般的分权设置无法精准延用,对此,“全国平台”推行“分权账号”管理,建立权限关系树。

在S市,权限关系树顶端为市环保局,其账号集成企业方案、数据处理等功能,更可自主新建下级用户账号并设置其模式,包括管理、审核、填报、技术处理等。因此,S市环保局可根据实际工作情况,高度自主对下级账号进行新增管理,譬如各镇街环保分局为“二级管理”、市控企业为“一级填报”、镇控企业为“二级填报”等。

“分权账号”以高度的自主性,适应“全国平台”管辖范围巨大的特点。可根据各级用户职责,划分多层次、多区域的权限,方便管理者全局掌控又促进各用户分工合作,权责分明,形成“部管省、厅管市、局管区”的局面。

2.2 依法执法,数据库管理环节程序紧凑

“全国平台”建立初衷为实现全国污染源监测信息的统一发布。在2017年,环保部颁布了《排污许可管理办法(试行)》,规定排污单位应当按规定时限申请取得排污许可证,同时按技术指南开展自行监测工作,将排污许可、自行监测紧密联系,为“全国平台”工作提供基础与制度保障。

面对国内千万数量级的企业,“全国平台”率先与“全国排污许可证管理信息平台”进行数据关联,依据企业许可证公开信息时间进行分批次、按步骤地关联。这符合文件要求,有效避免系统因数据膨胀而崩溃,同时使企业概况、自行监测要求等信息自动关联至“全国平台”,激发用户的积极性。

2.3 系统功能集成,数据信息全面

由于“全国平台”涵括环保部门、企业及第三方检测机构,因此除数据处理功能外,还需考虑各方情况而增加辅助功能。

对此,“全国平台”数据信息功能更为周全:集成“个人工作台、数据采集、排放标准管理、知识库、业务管理、查询与分析、决策支持、帮助中心”等八大菜单,二级菜单计26项,三级菜单49项。考虑各用户工作所需,“全国平台”内置通信系统、机构名录等辅助功能。从名录收纳,数据填报,到发布处理,系统皆考虑周全,信息覆盖。

3、 “全国平台”发展可持续性

为进一步保证“全国平台”发展的可持续性,提出如下建议:

3.1 加深学习办法文件,持续强化服务建设

“全国平台”相关方应持续关注污染源监测、信息管理共享等文件,加深对政策的理解。针对新要求新规定及时对系统功能进行强化升级,如针对信息公开,系统可升级其功能,增设“信用评分、清洁生产”等信息共享,实现系统建设可持续发展。

3.2 做好需求调查,持续优化系统建设

“全国平台”运行维护方应做好需求调研,知晓各行业对平台系统的看法或建议,虚心采纳、简除烦苛,切实针对用户刚性需求进行符合实际的设计升级,持续改善平台用户的使用体验,提高平台建设的可持续性发展。

3.3 勿忘初心,加强运维主动性

贯穿“全国平台”设立始终,平台相关方应端正价值观念,牢记立项初衷本意,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提高系统维护升级的自觉主动性,发挥平台的辅助监督作用,促进企业排污规范性、管理决策合法性,推动环保事业可持续发展。

4、 结语

“全国平台”作为首个面向全国污染源的系统,其系统能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设置,行之有效加强了污染源的信息监督,为排污状况核定、总量控制、综合防治决策等具有积极作用。因此,“全国平台”应抓住机遇,做好发展可持续化,为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环境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助力。

【参考文献】:

[1]李莉娜,唐桂刚,万婷婷,陈敏敏,景立新.我国企业排污状况自行监测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环境工程DOI:10.13205/jhjgc201405021

[2]章轲.环保部:重点监控企业需自行监测并公开污染信息(EB/OL).http://wwwchinaenvironmentcom/view/ViewNews.aspx?k=20130517103535843.2013-05-13.

[3]杨志萍. 群组集成知识平台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应用实践.[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 2012年第7/8期

第一作者简介:万承浩,现职称: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环境工程,环境科学。

猜你喜欢
系统分析可持续
基于公益讲座在本土文化建设的创新模式探析
房地产业调控在经济结构调整中的意义和作用
十八届五中全会五大发展理念之坚持“绿色发展”
十八届五中全会五大发展理念之坚持“绿色发展”
生物原料高效转化机制与调控规律课题年度报告
作业成本法在高校信息系统中的规划研究
教学工作量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职业规划与就业交流系统分析与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