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有害生物绿色防控技术探究

2018-08-07 07:12费小娟
中国绿色画报 2018年5期
关键词:林业有害生物绿色防控技术技术分析

费小娟

[摘要]:近年来,我国林业的迅速发展对于我国的生态环境有着非常大的影响,森林的覆盖面积大幅度增加,这对我国改善生态环境、保护水土流失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当前林业建设中,病虫害的防治方面还是属于薄弱环节,病虫害的频繁发生,对于林业生态系统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所以,病虫害的防治成了当前首要问题。

[关键词]:林业有害生物;绿色防控技术;技术分析

[引言]:

随着我国现在对生态环境的重视,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各地区的绿化工作也在大力的开展,森林的覆盖面积又在逐渐的增多。但是在这其中也出现了不少的问题,最为严重的就是出现的病虫害,其直接阻碍了生态绿化的发展。针对这种问题,工作人员必须要加强相关研究,做好林业病虫害的生态防护工作。

1林业有害生物绿色防控技术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绿色防控技术推广不及时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我国林业有害生物绿色防控技术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由于推广力度不足、推广不及时等现象,我国林业有害生物绿色防控技术难以有效的实施。其主要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1)缺乏专业推广人员及时推广森林有害生物绿色防控技术,我国林业技术推广人员存在欠缺等;2)农户素质普遍较低,接受新技术的能力较差,农户对新技术的把握不足导致对森林有害生物绿色防控技术的认知有待提高。总之,森林有害生物绿色防控技术推广不足、不及时的问题使得森林病虫害的破坏逐年加剧。

1.2病虫害防治的技术手段应用不合理

虽然我国现在十分重视农药、化肥的滥用而导致的环境污染问题,生物防治技术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但是在常规管理和实施中,很少有森林管理者能够对生物防治技术进行合理的利用。现阶段我国大部分的森林病虫害防治还停留在化学防治也就是喷洒农药、抗虫剂、杀虫剂上。但是这些化学防治方法的使用导致了森林病虫害抗性增加,导致病虫害的侵染能力、破坏力的提高,更是对环境造成了难以消除的影响。在这种防治方法下,林业生态系统的平衡更加难以维持,仅仅靠这种在病虫害发生时喷洒农药的方法,难以在发病前期加以预防,就导致了病虫害防治效果非常一般。

1.3林业病虫害种类增多并且难以防治

首先,我国造林面积不断扩大,病虫害种类也逐渐增多,林业病虫害的防治规模也在逐渐扩大,防治工作越来越难。很多地方缺乏病虫害生态防治的技术、资金和人才,不能满足防治工作的现实需求,也不适应林业资源增殖的需要。其次,治理人员的专业水平低、防治技术不过关,没有摸清林业病虫害的生长规律,所以不能采取合理有效的处理方式。并且对新出现的病虫害缺乏相应的预防措施和处理措施,严重影响我国林业的发展并给林业生产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2林业有害生物绿色防控技术类型

2.1营林技术

营林技术主要是通过选取抗病虫害的品种并合理有效地布局,根据因地制宜原则,宜林则林,种植不同品种的抗虫树种,要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进行选择,营造混交林,促进森林系统的生态平衡,保证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然后对树木稀疏的地区进行封山育林,禁止乱砍滥伐,禁止开采利用,采取封山育林的工作,有效保护森林资源的可持续性。接下来是抚育、补育、改造一系列工程,针对林木生长环境的不同,采取抚育、补育、改造这一系列不同的措施,保护林木资源。

2.2实施以生态调控为基础的森林健康工程

“有害生物”是森林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在健康的森林中发挥着维持生态系统多样性和稳定性的“积极”作用;只有当森林处于亚健康或非健康状态下,抗病虫能力下降时,“有害生物”才会过度繁殖和活动,打破生态系统平衡,超出森林自我调节能力和人类容忍的经济损失水平,成为真正的有害生物。因此,实施以生态调控为基础的森林健康工程,是预防有害生物发生的关键性技术。通过对森林的近自然经营,改造低效低产林,营造混交林等生态调控措施,优化森林生态系统结构,合理调节森林植物—有害生物—天敌关系,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物多样性,增强森林对有害生物的抵抗能力和自身恢复能力,进而实现森林病虫害自控。 在林业有害生物多发地区,要封山育林,栽植抗病虫树种,加快森林生态功能修复,增加天敌种群数量,促进森林健康,降低病虫害暴发几率,减轻病虫为害损失。

2.3微生物防治

微生物防治方法是利用真菌、细菌、病毒和能分泌抗生物质的抗生菌进行防治,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应用最广泛的是真菌。这种病虫害防治方法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它的针对性比较强,对人类以及其他生物的影响比较小。例如,在微生物防治中一种很有效的真菌--白僵菌,这种真菌可以有效防治马尾松毛虫,降低害虫的繁殖数量,但是对其他生物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除此之外,细菌防治也是很普遍的病虫害防治手段,主要是利用细菌使害虫发生病变。

2.4激素防治技术

激素防治技术主要是指利用害虫外激素中的性外激素,干扰害虫的正常交配繁殖或者诱杀,从而减少害虫数量,达到防治目的。干扰正常交配是指通过释放大量激素,干扰雌雄虫之间的吸引,使其很难正常繁殖。诱杀是指在一定区域内安装诱捕器,通过激素吸引雌性或雄性的害虫,降低繁殖速度和数量。

2.5物理防治技术

在林业有害生物绿色防控技术中,物理防治技术主要是利用振频式杀虫灯诱杀等物理技术防治有害生物。以光肩星天牛为例,其物理防治法主要有:6—8月,捕捉成虫、或用锤敲击产卵痕,砸死卵和初孵幼虫;对于青杨天牛,其物理防治方法主要有在发生区,结合冬季修剪,采取人工剪除虫瘿法来降低越冬虫口密度防治。在频振式杀虫灯的防治方法中,主要是利用害虫的趋光性来引诱害虫,与此同时,借助高压电网的作用,将害虫电击晕并进入接虫袋子中,接下来通过化學或生物方法将害虫杀死。该种方法可有效防治油松毛虫、落叶松毛虫、大栗鳃金龟等害虫。物理防治技术能够有效的防止林业有害生物对森林的破坏,且具有较高的生态意义,值得推广发展。

结束语

随着我国林业经济的不断发展,对于林业质量要求不断提高,病虫害的发生是当前对树木质量影响最重要原因之一,如何快速安全的预防和治理病虫害是首要问题。因此,林业管理者必需充分灵活运用生态防治技术,不断引进最新生态技术研究成果,避免严重病虫灾害的发生,实现我国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田富连.甘肃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林业科学,2016(9):147-149.

[2]常飞,王诗敏.加强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促进森林生态系统健康发展[J].农业与技术,2016(20):206.

猜你喜欢
林业有害生物绿色防控技术技术分析
设施草莓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第一届全国青年运动会网球男子单打决赛技术统计分析
2014年世界羽毛球超级系列赛男双决赛技术对比分析
基于大数据的智能数据分析技术
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套袋梨常见病害发生特点与绿色防控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