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微型移动学习视角下的小学数学口算训练系统

2018-08-08 10:23孙洁
教育界·中旬 2018年7期
关键词:小学数学

孙洁

【摘要】传统的小学数学口算训练模式,大多沿用照本宣科式授课进行启迪,学生的反应全凭自己的天性与基础累积,这导致教学中学生的数学口算能力参差不齐,一些口算较慢或出错率较高的学生逐渐对数学产生厌烦心理,打击了数学的求知热情,对于后期知识的深化开展十分不利。随着新课改的顺利推行,小学数学沿用新型科技手段与全新的教育理念,将原本枯燥的数学字符演变为灵动的数学知识体系,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巩固了基础记忆,在进行口算训练时自然而然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其中利用微型移动,可从不同的层面对症下药地帮助学生突破口算障碍,促进自身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微型移动;学习视角;小学数学;口算训练系统

微型移动学习模式,顾名思义,即是以微小的移动终端科技,与小学数学的口算内容进行系统的整合,有机化发挥出微型移动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优势,同时让小学数学的口算能够在线传输教学任务与在线评测,还需教师紧跟时代潮流,掌握微型移动的利用方式,与小学数学原有的口算教学优势结合起来,同步化提高小学数学口算的教学效果,彻底打破了传统单调、单一的口算纸笔演练,开启了小学数学教育的新篇章,是现代化教学变革必须施行的一步。

一、温故知新

微型移动学习视角下的小学数学口算训练系统形成,需要教师在观念上明确微型移动学习的教学地位,其辅助作用并不能完全代替传统的纸质教学,在体统的构造与利用过程中,依然要结合以往的教学手段进行适当的调配,微型移动的优势在于可随机布置任务,无须等待时机,方便学生根据自己的时间分配进行合理的操作。在布置任务的同时[1],以熟知的数学口算内容进行前期巩固,为学生提供知识串联的契机,也为小学生口算以及数学的联想举一反三能力提供了发展的机遇。例如在口算综合加减法运算时,可先利用微型移动抛出关于加法、减法的链接,让学生在回顾前期知识、温故而知新的基础上进行更为复杂的口算运作,以点带面促进思维的延伸。另外,微型移动毕竟是近年来新兴的教育手段,还需教师不断根据学生的真实反馈调整教学测录,需结合线下口算进行测评,教师不宜顾此失彼,沉浸在微型移动的寓教于乐中,忘记微型移动系统引进的初衷。要以口算的重点难点进行考察,有针对性地进行查漏补缺,并同时检验微型移动的妙用是否达到预期功效。例如学生前期的易错点集中在8.8/0.8等问题上,就可以再次设计7.7/0.7检验学生的口算结果,设计定时赛,以竞赛的口算成绩与未进行微型移动口算教学之前的错题比率进行分析对比,直观找到微型移动训练中应填充的漏洞。

二、因材施教

在口算训练中不难发现,学生之间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不同的学生在口算的过程中出现的错误点也各有千秋,过于集中化的授课难以满足学生的个体需求。因此教师可利用微型移动开展层次授课,分门别类地记录学生的错误日记,并究其根本找出错误成因,仿效“一对一”的教学模式进行口算辅导。例如在口算2.1/3*2.1/3的问题时,有10名同学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错误,教师便可针对此类问题强调“同级运算交换率”的知识点,顺势将其他的简便算法打包成一个链接进行整合,避免错误重现。另外,千篇一律的教学任务使得口算能力较强的学生对任务不够重视,长时间停滞在自身的水平层面得不到提高,而口算能力较差的学生苦思冥想不得其解,打击了学生的求知信心,对此,教育的公平性并非一致地安排口算训练内容,应顾及学生的差异,设计出有梯度性的口算练习题,利用微型移动系统的筛选功能,将学生安置在不同的小组,在选题后勾选对应的成员,使学生接收到不同的任务,例如口算小数的问题可依次给A层发送1.5*0.1,B层为3.9*0.05,C层为4.08*0.08,由浅入深因材施教,使得学生基于自身水平上得到循序进步。

三、激发热情

学生主体在现代化教学中被屡次提起,口算更是需要学生发挥出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施展数学潜在的智慧,在激情盎然的情况下,面对乏味的字符排布依然能够脱离教师的教育。教师可抓住微型移动口算训练的契机,帮助学生扫清口算的障碍,披荆斩棘不懈前行,例如口算的过程中學生的出错率是影响学生主动性的重要因素,教师可定期针对口算的错误点进行梳理,让学生进行二次重做并打分[2],设置表扬与系统评分机制,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或者教师可利用学生好奇心、竞争心理较强的心态,创设口算闯关游戏,学生在游戏中丝毫感受不到数学的枯燥,反而将数学当作娱乐消遣的活动,在问题的逐个击破中,学生的自信心被激发,饱含下一关卡探索的热情推进口算进度,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微型移动学习视角下的小学数学口算训练系统,是小学数学口算教学变革之路上重要的推进载体,还需教师不断反思教学方案,发挥出微型移动教学的多方功效,为国家储备复合型素质人才做好前期准备。

【参考文献】

[1]刘刚.移动学习的“微”变及其应对策略[J].现代教育技术,2014(2):34-40.

[2]徐鹏.大数据视角分析学习变革[J].远程教育杂志,2013(6):11-16.

猜你喜欢
小学数学
小学数学“反思型” 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生活化教学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探析
小学数学课堂选择生活情境的误区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