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幼儿绘画活动有效实施策略的实践研究

2018-08-08 10:23孙海兵
教育界·中旬 2018年7期
关键词:有效实施实施策略绘画

孙海兵

【摘要】绘画是幼儿运用色彩大胆表现事物及内心情感的一种活动,其不仅可以促进幼儿审美感知、审美表现发展,同时还能促进幼儿个性、想象、创造等能力。文章在绘画教学实践中通过创设自由畅想的情境、欣赏创意夸张的作品、运用具体形象的语言、支持自主想象的创造来让幼儿在绘画过程中表现出一个崭新的别开生面的艺术世界。

【关键词】绘画;有效实施;实施策略

绘画是幼儿运用色彩大胆表现事物及内心情感的一种活动。其不仅可以促进幼儿审美感知、审美表现发展,同时还能促进幼儿个性、想象、创造等能力发展。在绘画过程中幼儿通过接触形式多样的色彩原料,在材料的摆弄操作中,逐步获得美的感受,从而提高色彩审美感。本文通过对绘画活动组织策略的实践研究让幼儿在绘画过程中表现出一个崭新的别开生面的艺术世界。

一、自由畅想的情境,在宽松的氛围中调动幼儿审美热情

情境性的导入可以充分调动幼儿的兴趣和活动的热情。在活动开始,可以结合音乐、动画、图片等一系列环境的布置,营造一个宽松、愉快的氛围,发挥情境的感染作用。幼儿通过对情境的感知完全沉浸在情境的快乐中,由此产生强烈的艺术表现力。情境创设时应注重尝试活动内容的综合性与活动过程的整体性。在活动过程中尝试通过图片、FALSH动画、配乐、对话等调动幼儿的视、听、触、动、言语等器官和感觉产生共鸣,使得感知与体验→创造与表现→评价与反思,环环相扣,互相交叉、渗透,从而构成完整多样的活动过程。

例如,美术活动“好吃的颜色”中,教师通过味觉效果来引起幼儿的联想,让幼儿品尝各种口味的(酸、甜、苦、辣、咸)好吃的食品,并让他们结合已有经验进行联想。由柠檬口味酸酸的糖果联想到漂亮的黄色;清凉的薄荷糖联想到清凉的蓝色和绿色;辣辣的姜糖联想到火辣辣的红色;香香的咖啡糖联想到咖啡色……幼儿品尝到的不同口味,再将味觉和视觉联系在一起,从而能用自己感受到的心中独有的色彩进行创造。

二、创意夸张的作品,在艺术的视觉中丰富幼儿审美经验

大量审美经验的积累是幼儿创作的基础,幼儿通过欣赏优秀的美术作品,将头脑中丰富的美感知觉体验引入美感体验的表现阶段,逐渐从感知表面形式美过渡到理解作品的内在美,最终激发其表现欲、创作欲。作品的选择需漂亮、美观、色彩协调,能够吸引幼儿视线,给幼儿强烈的视觉刺激以及美的感受。可以是艺术大师的名画作品,与主题相关的图片、实物等,也可以是其他幼儿的优秀作品,幼儿在欣赏中积累了丰富的表象,获得丰富的审美感知和审美愉悦,这为后面创作奠定了基础。

例如,教师让幼儿感受色彩的变化近似色的运用,引导幼儿欣赏著名画家克利的《旋转的房子》(见图1),充分感知多种层次的黄色的运用,体验黄色蕴含的轻快、充满希望的色彩情感。幼儿在获得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再进行创作。

除了引导幼儿欣赏作品,在生活中可以适时地引导孩子欣赏身边的颜色,如园内、园外的风景;不同时候天气的颜色,小朋友高兴、生气的颜色,节日的颜色等等。随机地引导幼儿欣赏颜色,引导幼儿欣赏各种各样的作品,让孩子在美术欣赏中,潜移默化地提高自身的色彩能力,获得丰富的美感体验。

三、具体形象的语言,在鲜明的意图中提升幼儿审美理解

教师在阐明创作的意图时,语言是最为关键的一个方面。在语言中经常采用拟人化的语言、比喻的方法向幼儿阐明创造意图,这种方法可以让绘画内容与幼儿生活连接,使他们产生丰富的想象、创造。同时由于幼儿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他们对干涩的语言符号缺少耐心,不易理解,教师应采用与幼儿生活相近相关的形象具体的语言,将本质抽象的创造意图,演绎成幼儿能理解接受的具体形象的行为信号,使之产生创造行为。

例如,从《和春姑娘一起踏青》活动中(见图2),感受教师的语言风格。

教师:我们找到了春天的色彩,你能用它们在纸上留下春天的脚步吗?看仔细了,我请粉红色跳起了转转舞,绿颜色跳起了长条条舞,还有哪些春天的颜色呢?还可以跳什么不同的舞呀?(黄颜色跳起的点点舞……)哇!现在我的大纸上盛满了春天的色彩,你觉得怎么样呢?(这一过程是直接用彩棒在纸上画大面积的色块,表现春天的色彩,旋转、跳跃等不同用笔的方式,激发出幼儿色彩的冲动)

幼儿:很漂亮啊!我好像还闻到了春天的味道……

教师:恩,你的鼻子还真灵!春天的花儿散发出丝丝的香味,看!我用梅红色绕着刚刚的粉红色块变出了小野花哦!花香还引来一只彩色的蝴蝶呢!你还能留住春天的什么呢?他们可都是藏在春天的色彩中哦!(这一过程其实是再次想象、添画,将原先大块的色彩抽象出有春天特征的景色。注意:形象的勾勒是順着原先颜色的外框来变!变出的东西并不要求整体,可以只是一个局部、一个特征的放大……)

教师通过有意识的指导、提供材料,让幼儿无意识间进行审美表现。色彩的叠加、层次,水粉的过渡,孩子是不可能理解的,老师有意识地把物质材料准备好,孩子用一支笔、两种颜色的方法,以旋转的方式表现出春天的那种往上升的感觉。用笔的时候,可以转着变、绕着圈儿变、跳跃着变,笔的两边可以使用两种近似色。并不只是单纯地涂色,每个地方不只是一种颜色,还可以使用近似色来表现,也可以用色彩直接来变出东西。

四、自主想象的创造,在互助的指导中培养幼儿审美创造

每个幼儿都有创造的欲望,幼儿美术教学的重点是创造意识的启迪,而不是技能的传授,我们要鼓励幼儿自由想象,自由创造。活动中,教师应给孩子更多自我的空间,让孩子展开想象的翅膀,自由创作,并善于不断提出疑问。在创造中根据幼儿色彩创作、搭配的情况,尊重幼儿个人的色彩风格,对每个孩子指导随机应变。

例如,当某幼儿经常选择绿色来画水草时,教师可以提问:“水草都是绿色的吗?”当幼儿选用褐色和蓝色画时,教师可以再提问:“其他颜色可不可以用来画水草呢?”当幼儿用彩色画水草时,教师可以进一步提问:“哪些颜色融合在一起,组合起来更像水草呢?”教师的提问可以帮助幼儿考虑改变惯有的固定不变的思维模式。

大班幼儿绘画活动有效实施策略是多种多样的,其目的不在于培养多少个画家,而是在绘画中能启发幼儿的思维和想象力,充分发挥每个幼儿的潜能和天赋,让幼儿在自由畅想的情境、创意夸张的作品、具体形象的语言、自主想象的创造中体验绘画的乐趣,在彼此欣赏、互相促进中绘出属于自己心灵世界的想象画!

猜你喜欢
有效实施实施策略绘画
简论高中“心理健康”校本课程的有效实施
浅谈小学语文趣味识字教学
试卷讲解有效实施的冷思考和研究
ERP在大型购物中心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