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例产妇血红蛋白检测结果与临床出血量“不符”的案例分析

2018-08-09 02:27李琴
智慧健康 2018年17期
关键词:红细胞出血量产妇

李琴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平市妇幼保健院,广西 贵港 537200)

0 引言

对于产妇而言,产后出血一直是威胁其身体健康甚至是生命的重要原因,因此如何对产妇出血情况进行有效预测,并对其实施相应处理非常重要[1]。当前在对产妇出血量进行预测过程中,主要方法是通过检测血红蛋白进行预测的。并且通过检测血红蛋白的方式也能够取得较好效果,其预测临床出血量相对较为准确。但仍需注意的是,在一些研究中也有血红蛋白检测结果和临床出血量不符的情况[2-3]。本研究即分析了3例产妇血红蛋白检测结果与临床出血量“不符”的实例,具体报道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的3例血红蛋白检测结果与临床出血量“不符”的产妇。案例一、覃某某,女,32岁,足月剖宫产,术中出血量500mL,尿量200mL,术时使用地塞米松、垂体后叶素,术中术后出血量估计超2000mL。案例二、林某某,女,19岁,足月剖宫产,术中出血量400mL,尿量1000mL,术后使用垂体后叶素。案例三、覃某某,女,21岁(19岁曾自然分娩第一胎,有大出血史),足月自然分娩第二胎,产时出血量600mL,尿量1000mL,至分娩完成出血量约1000mL,分娩过程中使用地塞米松、垂体后叶素。

1.2 方法

需对此3例产妇的临床情况以及导致血红蛋白检测结果和临床出血量不符的原因进行针对性的收集,分析相应解决方法。

2 结果

2.1 3例产妇血红蛋白检测结果与临床出血量分析

3例产妇血红蛋白检测结果和临床出血量情况如表1-3所示。

表1 覃某某血红蛋白检测结果和临床出血量情况

此例产妇术前血红蛋白和术后血红蛋白的差异并不大,甚至出现了术前血红蛋白低于术中血红蛋白的情况,和实际失血有着较大差异,甚至情况相反。

表2 林某某血红蛋白检测结果和临床出血量情况

此例产妇术前血红蛋白检测结果和术后以及术中检测结果相差仍不大,甚至出现了术后13:00血红蛋白检测值高于术前情况,这和实际情况相反。

表3 覃某某血红蛋白检测结果和临床出血量情况

此例产妇术前血红蛋白检测值低于术中、术后的血红蛋白检测值,这和实际情况也完全相反,无法准确预测临床出血量。

2.2 导致血红蛋白检测结果与临床出血量不符的原因分析

针对本研究中3例产妇血红蛋白检测结果和临床出血量不同的情况,我们对其发生因素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显示,其主要因素有4点。

(1)主要参数数据分析,出血达到一定的血量后血红蛋白含量(Hb)下降不明显甚至略有上升,红细胞计数(RBC)略下降然后回升或下降不显著,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变化不显著,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红细胞压积(HCT)无明显变化,中性粒细胞(N)有明显升高,血小板(PLT)下降不显著或略有升高。以上参数大多数提示有血液浓缩现象。

(2)生理因素,分娩是人体应激反应的一种特殊生理现象,应激性肾上腺素分泌增加,释放的大量α受体,心肌收缩力加强,兴奋性增高,心输出量增多。

(3)用药因素,地塞米松为糖皮质激素药,其药理作用有刺激骨髓造血功能,使红细胞数目和血红蛋白含量增加,大剂量可使血小板和中性粒细胞升高;垂体后叶素含抗利尿激素成分,其作用是收缩血管,升高血压,心输出量增加。

(4)出血量评估可能偏高。血红蛋白含量与出血量的关系密切且复杂,涉及的因素较多,有生理因素、用药因素等,还与医生是否准确评估出血量有极大关系,所以我们检验人员除了做好检验工作的同时,也要掌握一定的临床知识,谨慎分析检验结果。

3 讨论

产妇在临床分娩过程中,出血一直是影响其安全性的重要因素。尤其是若产后出血量较多,甚至可能对母婴生命造成威胁,导致严重后果,因此需要对产后出血量进行准确有效的评估[4]。在当前的研究中显示,并没有公认的准确评估产后失血量的方法。在这样的前提下,评估产后出血量成为了当前临床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在我国近些年来的研究中显示,通过应用血红蛋白检测的方式,能够较好地评估产妇临床出血量[5-6]。但仍有一些研究显示,在临床使用血红蛋白检测结果来预测临床出血量时,可能会出现预测不准确的情况。

本研究将3例血红蛋白检测结果与临床出血量不符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分析。通过本研究显示,临床多次质疑血常规结果与临床不符,主要是检测血红蛋白含量与出血量“不符”,收到临床反馈。在实际的检测中,实验室第一时间复核标本是合格的,当天仪器(日本希森美康4000i)质控也在控,所用试剂均在有效期内。分析前中后的质量都没有问题。复查结果除了间隔时间久、MCV影响较大之外其他参数重复性都在可控范围。

而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后发现,其主要为可能出现血液浓缩现象、生理因素、用药因素、出血量评估偏高4点。而为了较好地提升血红蛋白检测预测临床出血量的准确程度,可通过如下几种方法进行解决。

(1)针对血液浓缩现象,可对产妇血液情况进行有效分析。在其分娩前,即可通过血液常规检验的方法来分析其血液状况[7-8]。若出现了血液浓缩现象后,需避免使用检测血红蛋白的方式来预测临床出血量。尤其需对其红细胞计数、平均红细胞体积、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压积以及中性粒细胞等进行有效分析,避免出现预测临床出血量不准确的情况。

(2)生理因素也是影响预测临床出血量不准确的一类主要因素。这一因素主要是因为分娩导致的应激反应而造成的[9]。针对这类因素,需要避免在分娩过程中检测血红蛋白。在临床通过检测血红蛋白预测临床出血量的过程中,可在产妇分娩前即检测其血红蛋白,通过这种方式能够较好地避免由于分娩应激反应而造成的预测临床出血量不准确的问题,从而取得较高的出血量预测效果[10-12]。

(3)在分娩过程中使用的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会对骨髓造血功能进行刺激,从而导致临床出血量出现极大提升,和血红蛋白预测结果有着较大差异。针对这类情况,需在产妇分娩过程中注意其用药情况。一方面,应尽可能避免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治疗,以免导致出血量过多的情况[13]。另外,在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后,更是需要适当地对预测值进行提升。在临床诊断时,可根据以往经验,将预测值进行适当提升,从而取得更好的效果。

(4)针对出血量评估可能偏高的问题,也需要对这类因素进行有效处理。而出血量评估偏高的问题主要是因为产妇的主管医生造成的,因此可针对相应人员进行这方面培训[14-15]。一方面,产妇的主管医生需要在实际工作中认真做好本职工作,避免由于粗心大意等意外事件导致预测不准确的情况。另外也需要对检验人员进行更加全面的培训,让其了解到当前血红蛋白检测结果和临床出血量不符的相关情况,尽可能避免这类情况的出现。

综上所述,在对产妇临床出血量进行预测过程中,通过使用血红蛋白检测能够取得一定效果。但仍可能会出现不符的情况。针对这些情况,需针对血液浓缩现象、生理因素、用药因素、出血量评估偏高等因素进行有效处理,以期对产妇临床出血量进行更加准确的预测。

猜你喜欢
红细胞出血量产妇
红细胞的奇妙旅行
基于Delphi法的高原红细胞增多症中医证候研究
分娩活跃期产妇应用分娩球助产的效果及对产妇满意度的影响
孕期运动对产妇分娩有好处
经阴道分娩产妇产后出血量的估测方法
不同分娩方式在产后出血量估计上的差异
孕期运动对产妇分娩有好处
Uf1000i红细胞检测在肾内科的应用价值
针对产妇体质特定食补
猪附红细胞体病诊治对策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