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治疗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临床应用效果

2018-08-09 02:27周颖
智慧健康 2018年17期
关键词:米索宫素出血量

周颖

(海南省东方市东方医院,海南 东方 572600)

0 引言

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是一种常见妊娠并发症,发生率高,对产妇生命安全具有较大威胁[1-2]。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可导致产妇出现功能紊乱,且可出现高血压水平下降、血小板异常等情况,对母婴安全有较大的影响[3]。我院就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在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详细报道如下所示。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取80例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参与此次研究,患者均于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入院进行治疗。随机均等分组,对照组予以缩宫素治疗,患者40例。年龄22~37岁,平均(27.2±1.2)岁。孕周为35~42周,平均(38.2±2.2)周。孕次为1~3次,平均(1.7±0.2)次。实验组予以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治疗,患者40例。年龄21~38岁,平均(26.9±1.1)岁。孕周36~44周,平均(38.4±1.9)周。孕次为 1~4次,平均(2.2±0.2)次。两组产妇年龄、孕次、孕周的一般信息数据对比所得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产妇应用缩宫素注射液进行治疗,取缩宫素10U~20U+葡萄糖注溶液5%混合静注。

实验组产妇联合缩宫素以及米索前列醇进行治疗,缩宫素的治疗与对照组一致。同时取米索前列醇200μg于产妇阴道后穹隆放置,并轻微予以按压。

1.3 观察指标

(1)显效:患者治疗后15min,子宫收缩增强,阴道出血量减少;(2)有效:患者治疗后30min,子宫收缩增强,阴道出血量减少;(3)无效:患者治疗后子宫收缩无改善,阴道出血量无明显变化。同时对两组患者治疗2h、治疗24h的出血量进行观察和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将实验数据输入统计学软件(版本:SPSS17.0)处理,由χ(2或t)执行对计数(或计量)数据的检验,由率[或(±s)]的形式描述,若P<0.05,说明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实验组的总有效率较高,数据对比所得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n, %)

2.2 两组患者出血量变化比较

实验组的治疗2h出血量、治疗24h出血量较少,数据对比所得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出血量变化比较(±s,mL)

表2 两组患者出血量变化比较(±s,mL)

3 讨论

产后出血是常见的妊娠并发症,是产妇死亡的一个主要原因。有研究显示,产妇子宫收缩乏力后子宫肌层会出现水肿,引起渗血,导致机体宫缩力度减弱,导致产后出血。同时产妇出现粥样硬化、子宫动脉变性、子宫动脉坏死以及血管脆性等情况,也会影响子宫收缩力,导致产后出血[4-5]。

缩宫素是人工合成的多肽类激素,其在催产、引产、产后出血以及子宫复旧中应用广泛,药物经口服后容易受胰蛋白酶作用而丧失活性,因此临床上主要予以静注治疗。米索前列醇则是前列素E1衍生物,其进入机体后可转化为米索前列醇酸,从而对子宫平滑肌细胞通透性进行改善,提高钙离子浓度,增加子宫收缩能力[6-10]。

我院研究得出,实验组的总有效率较高,数据对比所得P<0.05,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的治疗2h出血量、治疗24h出血量较少,数据对比所得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对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产妇实施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治疗,可改善产妇子宫收缩力度,降低产后出血量,安全性高,值得推荐和应用。

猜你喜欢
米索宫素出血量
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在高危妊娠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米索前列醇在妇科临床的应用
米索前列醇在计划生育临床干预中的应用效果
分娩镇痛联合微泵静注缩宫素的临床效果观察
经阴道分娩产妇产后出血量的估测方法
不同分娩方式在产后出血量估计上的差异
间苯三酚联合缩宫素在产程活跃期的应用效果
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用于引产后出血的防治效果观察
产后出血量的评估及产后出血相关因素的探讨
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防治剖宫产产后出血54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