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惩戒方法,转化问题学生

2018-08-10 09:28申富林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26期
关键词:教育惩戒理论基础方法

申富林

【摘要】对于问题学生的教育转化,当温和的教育手段无法解决问题的时候,惩戒教育应当是最后的选择。教育惩戒要努力做到有章可循,得到家长的理解和配合,采用恰当的方法,才能有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教育惩戒 理论基础 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6-0216-02

对于问题学生的教育转化,人们主要持有两种观点:一是主张运用温和的赏识教育方式,一是主张使用严厉的惩戒教育方式。当温和的教育手段无法解决问题的时候,惩戒教育应当是最后的选择。

一、教育惩戒的理论基础

《教师法》规定,教师对学生享有教育权,包括教师的教育教学权、指导学生权、评价学生权和惩戒权。根据动机理论,教育惩戒的本质是对学生违反校规校纪的行为进行否定性评价或强制性纠正而采取的惩罚性措施,是为了激发学生产生积极的动机。对于那些顽固型的问题学生我们可以适当惩戒,促使他们敬畏规则,遵守规则。

二、教育惩戒的前期准备

培训家长。惩戒不像赏识教育那样柔和,极其需要家长的理解和配合。在新学段学生入学之前,学校除了对学生进行考核外,还应当对家长进行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的培训和考查,不合格的家长必须重修,直至合格为之,否则新生不能够入学。这种培训可以使家长充分了解学校的教育要求,便于有效配合学校教育。

建立严格的班级管理制度。学校应不断完善规章制度,班级也应有明确的班规。班级首先要组建高效的班委会,充分发挥班委会成员的力量,尽力做到人尽其才。要教育班委会成员严格要求自己,深得同学的信任,做好同学的榜样。其次,要制定班级公约。班级公约的制定要结合班级实际,广泛征求意见,尤其是一些问题学生的意见,既体现民主,提高公约的认可度,又可以提高公约的可操作性。再次,严格实施公约,做到公平公正,奖惩分明有度。在公平管理規范的班集体中,问题学生容易接受约束,容易被教育转化。

三、教育惩戒的具体方法

1.反思检讨

反思就是回头、反过来思考。反思可以让学生冷静下来,回忆事情的整个过程,认识自己的言行得失。检讨指检查反省自己错误的言行,检讨是在反思的基础上进行的。

对那些易冲动的学生,错误正在进行的学生,反思检讨是一种较为科学的教育惩戒方式。如学生正在课堂上跟老师顶嘴,班主任或其他老师应先设法将学生带出现场,让其反思事情的整个过程,反思自己的对错,尤其是错误,形成检讨材料。在检讨材料中除了有认错的内容,还应该有今后的行为保证。检讨可以只有书面的,必要的时候要有一定的形式,轻则在老师面前检讨,重则班级公开检讨,甚至在全校检讨。

反思检讨运用了心理学中的强化暂停行为干预方法,带有明显的惩戒性质。这种惩戒方法能从内因上去解决问题,让学生有时间深刻反省,认识错误,改变动机,从而改变行为。

2.弥补过错

弥补过错就是让没有尽到自己应尽责任的问题学生继续完成自己的任务。这种惩戒方法主要适用于那些经常不完成作业的问题学生。首先,我们要让学生明白,受教育既是学生的权利,也是学生的义务。作为学生,学习就是他们的责任,作业是学习的一部分,不完成作业就是不负责任。对待这些问题学生,教师千万不能放任,一定要追究到底,利用学生休息的时间,可以是下课的时间,可以是中午休息的时间,也可以利用双休日的时间,逼其完成,否则不能休息。这样学生就会慢慢认识到作业早晚是要完成的,不及时完成得不偿失,消极的动机会被积极的动机所取代。当然,在惩戒过程中,教师要进行适当的思想教育,尽力取得家长的积极配合。

这种惩戒方法在其它情况也可以运用,如有的学生经常破坏公共财物,教师一定要让他赔偿,培养他的责任意识,摧毁他不负责任的不良动机。

3.附加责任

附加责任的惩戒方法不仅让学生弥补自己没有尽到的责任,还要承担类似的更多的责任。附加责任的第一步:要求学生必须完成自己未完成的责任,彻底清除自己的不良行为对环境所造成的不良影响,包括给有关的人、事、物所带来的消极影响。第二步:要求学生必须对有关的良好行为作一定程度的反复练习。如有学生把电动车乱停乱放,首先要求学生把车按规定停放整齐,然后再附加一个星期或更长时间的整理车辆或打扫卫生等其它任务,让学生在接受惩罚中懂得承担责任,懂得规则,敬畏规则。

4.劳动体验

劳动可以作为教育的手段。劳动体验就是让问题学生去体验生活,改变他们问题行为的动机,从而纠正自己的行为。劳动体验有助于提高问题学生的思想认识,能够改变问题学生懒惰拖拉的习惯,培养问题学生的意志力。

劳动体验最适宜对那些经常逃学旷课,不完成作业,不愿意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进行惩戒。这些学生往往视学校如监狱,视学习如煎熬,认为只要不上学干什么都好,但是他们潜意识里常常是什么都不想做,游手好闲是他们的本质动机。在道理讲尽,难以奏效的情况下,家长应承担起教育的主要责任,带孩子去劳动,让他们体验生活,让他们知道生活的本质不是无所事事。

劳动时间和劳动强度的把握是劳动体验教育的关键,时间太短,强度太小,往往起不到教育惩戒的效果,不能改变学生的不良动机。

有的问题学生不接受劳动教育,家长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在不伤害孩子身体健康的前提下,采取必要的强制措施,或者降低孩子的生活需求标准。在这个问题上,家长必须有坚决的态度,不能对孩子妥协。

5.行为代价

这种惩戒方法就是在学生出现某种问题行为后,为了使这种行为不再发生或少发生而让他付出一定的代价。作为惩戒者,要熟悉被惩戒问题学生的内在需求,让其在内在特别需要的方面付出一定的代价,促使其改正不良行为。如有的九年级学生特别在乎老师给他好的毕业鉴定,这样可以顺利毕业,老师可以在这点上严格要求,如果某学生屡次犯错,应在相应的评价中降低等级,即让其付出代价,这样他就会因为害怕自己的鉴定不合格而改变自己。

当然,让问题学生付出代价的目的是促使他们进步,惩戒要有梯度,切不可一棍子打死,学生一旦失去希望,容易破罐子破摔,惩戒会得不偿失。学生性格各异、各具特点,教育惩戒方式也应因人而异,教师应根据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惩戒方式,力求恰到好处。通过恰当的惩戒,问题学生通常能够深刻认识自己的错误,懂得规则,敬畏规则。

猜你喜欢
教育惩戒理论基础方法
学校教育惩戒的法理分析
防治校园欺凌和暴力,要抓住哪些关键点
浅议中职计算机基础课自主学习教学模式
会计准则变革的非预期效应理论框架构建
可能是方法不对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捕鱼
关怀是教育惩戒者必备的伦理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