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情实感是促进语文课程教学的“金钥匙”

2018-08-11 09:21连远承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8年2期
关键词:真情实感金钥匙促进

连远承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的形式下,语文教学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得运用感情去教,以唤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才能更进一步的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抓好作文的写作,提高学生运用语文知识,综合语文文化,提高写作水平。

【关键词】运用;促进;金钥匙;课堂教学;真情实感

1.《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写作要感情真挚,力表达自己对自然、对社会、对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我们要学会利用教学教材储存能量。就教材内容而言,初中语文课本上所选的内容,都是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把这些作为学生学习、教师教学的范本,要求初中学生学习并且掌握其文章的精髓,融会贯通为学生自己的知识;诗人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就给我们揭示了读书与教学不能仅仅局限于课本的深刻内涵,要以课本为范本学会学习和分析课文的方式方法,多读书读好书;教材是基础的知识,能够“诱惑”学生对“文学”这个属于“语文文化知识”的认识、阅读和热爱。

2.课堂教学中,按照合理的教案设计来引導学生充满感情听讲,唤起感情深处热爱语文的浓厚兴趣,教师可以不失时机的抓住关键引导写作,《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我们要学会采用多种阅读方式储存知识。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不妨可以采用以下方式对学生学习语文进行引导、训练和强化:

2.1群体读书法:利用课内、课外“剩余”时间组织学生到学校图书馆集体阅读;当然为了达到其目的和效果可以让学生写出读过书籍的心得体会;

2.2交换读书法:鼓励学生把自己读过的好文章、好书籍积极热情的推荐给同学们,进行交换、交流、学习和阅读,使学生产生共同的、浓厚的读书兴趣;

2.3接力读书法:让全班、甚至全校学生教学个人与个人、班级与班级之间进行读书竞赛、作文竞赛、演讲竞赛等等全班、全校性的活动,促进和推广多读书和读好书的热情与热潮;

2.4表演读书法: 教师要选定某一段或某一篇让学生朗读,进行有目的的训练,要求学生绘声绘色、声情并茂、精彩适宜的实现效果,深刻感悟文章的意境、意义和深刻内涵;

2.5限时读书法: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阅读没有阅读过的文章,锻炼眼力、口功和思维,强化学习语文的能力与水平。

3.《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我们要发挥语文教师的特长储存思想。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生课外阅读的东西越多,他运用课内的基础知识就越容易。”在这个意义上讲,作为从事语文教学的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采取不同方式不同方法,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和学习兴趣,实施训练,达到全面发展,给学生一个思想和空间,既要强迫学生又要放活学法,进行恰当的点拨、引导、归纳和总结,使学生所读书籍和所学知识明朗化、条理化和系统化,使学生在一篇文章、一本书籍中步入新的高度和境界,博览群书、胸怀世界。

4.《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在教学过程中,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情感实践。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教材的所选文章虽然不是精华,也很有代表性,但毕竟数量有限、文体有限,那么放眼课外书籍,才能达到博览的目的、才能实现文以载道的理解和要求,使学生具备坚强厚实的语文知识、运用能力和具有合格的人格,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在文化领域里,学生不能单纯读文章,还应该选择丰富多彩的课程,比如:文学的、美术的、音乐的、书法的、摄影的等等多学科的知识,造就全面的人才;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文体具有时代性,需要具有鉴赏力,才能发挥学习的价值;在课内课外的实际培养与学习过程中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书籍:古代的、近代的、现代的,诗词、散文、小说,浅显的、中等的、高深的,等等等等,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个性特长”发挥自己的“文化能量”,显示文化文学才能,让学生自由自在畅游在学习文化、接受知识的环境中; 不论采取任何一种或多种方式语文教学方法,都要以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理论为基础,效果为主,即:高效课堂和课堂高效, 因为学校和课堂才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阵地、才是实现教育与学习达到有知识、有道德的新型人才。

5.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所谓高效课堂就是讲究讲课艺术,优化课堂教学;通过一年来的尝试、实践我认为:

5.1巧设疑问,激发兴趣:“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有了疑问,才能使学生产生探索知识和解决难题的欲望,才能激发学生长久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思维;

5.2灵活形式,点燃兴趣:中学阶段的学生具有好奇心,教师可以利用这个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使学生得到自我表现,点燃学生创造性火花;

5.3诙谐语言,实现兴趣:幽默风趣的语言是沟通思想和造就气氛的添加剂,能够使枯燥无味的课堂语文学习变得妙趣横生,提高学生热爱文学和文学艺术的兴趣。

初中语文教学立足于课内,放眼于课外;以课堂教学为中心,立体型、全方位向课外延伸、辐射,才能适应新一轮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理论要求和发展、才能适应教与学的互相协调、才能强化高效课堂,使学生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真情实感金钥匙促进
流翔高钙成为增产增收“金钥匙”
对比示范,才是打开农民心结的“金钥匙”
拟题的四把金钥匙
唐冰的“金钥匙”
“体验式旅游”促进吉林省旅游资源优势的作用研究
真情实感,是作文的第一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