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数字化教学对当代艺术教育的影响

2018-08-11 09:19姜泽雯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29期
关键词:艺术教育教学模式

姜泽雯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数字浪潮席卷了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当代高等艺术教育也走向数字化教学的方向。本文探讨了数字化教学作为一种新型趋势对艺术教育产生的影响,首先介绍了数字化教学的特征,随后分析了数字化教学在教学素材上的影响,最后介绍了数字化教学在程序辅助中的影响。

【关键词】数字教学 艺术教育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434;J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9-0040-01

一、数字化教学的特征

1.数字化教学有自由性和进步性。数字化教学不再依赖于时间和空间的缺点。数字化教学是传统课堂教学传统不足的补充和延伸,也是增强学习者终身学习的手段。

2.数字化教学具有主题性和创造性的特点。与传统的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不同,数字教学中心的核心问题或学习主题。课堂不再是教学过程的局限条件,师生都能够围绕课程的核心内容展开相关学习和创造性的讨论。

3.数字化教学具有个性化与协作的特点。脱离课堂学习以教师为中心的环境,课程学习变得以学生为中心,对学习者而言就更个性化,更符合学习者的个体需求。在学习的过程中,也依赖于沟通与合作。

二、数字化教学对当代艺术教育教学素材的影响

1.学习环境数字化

当代数字化教学手段具有信息多媒体显示,信息处理智能化,信息传输网络化,虚拟化教学环境的特点。在艺术教育中多媒体信息显示可以直观地展示相关的学习资料,播放视频或进行模型展示,更有效率地表达课堂内容。在课堂考勤以及练习上,智能化处理信息能够更快速有效的统计出勤人数,发送课时练习,统计考试情况,节约了课堂时间。在作业传送和线下推送中,教师将作业内容发布,学习者终端上就会立即收到相关内容,或者将课堂内容扩展到课堂外,学习者可以从网络上保存到终端设备,随时随地学习。在教学地点上也不仅仅是在教室进行,通过先进的虚拟游览手段,可以身临其境地游览相关的建筑案例、展览会管,也可以足不出户参加名校的相关课程,发挥教学环境虚拟化的特征。

2.学习资源数字化

学习资源主要分为两类:教师资源和公共资源。随着数字化教育的发展,教师的课堂资源来源便不是仅仅局限于教材或是以往经验的总结,网络共享使得教师能够查看、学习与借鉴其他地区、其他科目的交叉学科内容,对于教师来说拓展了眼界也能够充实相应的知识网络。例如计算机交互与产品设计的课程中,教师借鉴了国内重点大学的计算机科学的相关研究,融合产品设计开发的核心问题进行讲授,学习者学习相关理论提出实践案例,通过电脑进行模型制作与展示。这种教学模式是充分利用学习资源的數字化。共享资源的数字化体现在教学素材和数字图书上,不单单是围绕教材进行的讲授,相关的文献期刊,前沿设计的案例和学科相关的拓展延伸都可以通过公共资源进行分享。

三、数字化教学对当代艺术教育辅助程序的影响

1.学习模式的革新

与传统的课程学习模式相比,在数字化教学过程中,学习者处于学习过程的中心。依据学习者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分为以下几类:利用资源进行自学和学习资源为学习者提供了大量的课内和课外参考资料。 学习者按照自己的能力与需求自主安排学习目标,并辅助计算机评测系统进行“反馈—再学习—提高”的过程;根据主题进行自主拓展,在相关课程进行中,教师给定学习者相关的任务和问题, 学习者使用数字化手段专注于一个主题,并独立扩展以建立自己的认知结构;基于通过交流的协作学习,学习者可以在学习过程中与其他学习者形成团体。组内成员相互交流,完成学习目标,或者进行组队间竞争以增加学习动力; 远程协助咨询和交流学习,当遇到专业问题时,学习者不能单独解决,就可以通过与专家的在线交流寻求帮助。不仅仅是帮助完成课程任务,对学习者也有着长远的发展益处。

2.教师教学角色的转变

数字化教学带来的影响不单单是为传统教学模式带来了冲击与挑战,使学习者成为课堂的中心与学习的自主安排者,同时也为教师提出了一个新的研究课题,如何适应这种新的教学模式,改变教师的角色。教师不应局限于单向知识输出。在数字教学环境中扮演“导演”的角色,为学习者提供学习方法,咨询困难和兴趣指导方面的指导。针对课程结构设计教学方案,并运用好数字化平台。通过设置各种课堂内容和各种形式的在线互动,我们可以实现在线和离线教学模式的组合。教育者充应分适应数字化教学带来的角色转变,从而对教育工作者的工作模式和思维方式带来提升,实现教学形式的整体创新,适应数字校园环境,成为数字化教学的助力者。

四、结语

艺术教育随着社会与科技的发展进程而改变,数字化教学也为高校艺术教育带来了新的发展空间,如今在计算机的带领下,艺术学习者可以在网络平台学习本校外校、海内海外甚至交叉学科的相关课程,自由化与个性化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另一方面在带来教学模式革新的同时,教育者自身也应该积极应对角色的转变,提升知识储备,为当代艺术教育数字化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参考文献:

[1]赵崇华.论“互联网~+”时代艺术教育之发展[J].艺术学研究,2015,9(00):267-275.

[2]胡小勇,祝智庭.学习对象——网络教学技术的新理念[J].电化教育研究,2002(04):22-28.

[3]徐红彩.数字化教学资源的设计与开发[J].开放教育研究,2002(06):41-43.

[4]赵巍,徐彦婷.信息时代背景下高校数字艺术教育的文化塑造和价值实现[J].艺术教育,2014(10):74-75.

猜你喜欢
艺术教育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艺术教育在精神文明构建中的作用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