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机遇与挑战

2018-08-11 09:19陈吉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29期
关键词:创新创业机遇挑战

陈吉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在中国的飞速发展,“互联网+”已经和各行各业相整合。高校对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唯有借鉴世界各国和我国已有的成功经验,并提托网络平台,尊重学生个性,与时俱进,持续创新教育手段,才能达到“苟日新,日日新 ,又日新”的工作要求。本文简述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现状,结合目前的机遇与挑战,提出了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新思路,旨在促进大学生灵活地创业。

【关键词】互联网+ 大学生 创新创业 机遇 挑战

【中图分类号】G647.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9-0048-02

引言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各行业的创新与网络的对接融合日趋紧密。这推动了新技术的应用普及,持续有效地提升实体经济的创新力和生产力,依托互联网的经济发展新常态已经或者正在各领域形成。在新常态下,新兴的互联网教育模式也为我国教育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创新创业教育的改革和深入注入了新的活力。

一、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现状

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开始进入实质性推进和发展阶段。2002年,国家在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9所高校开展了创业教育试点。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也开始鼓励和倡导创新创业教育。2006年6月,共青团中央等联合启动“创业中国——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工程”。各级高校也纷纷推出创新创业教育举措,纷纷成立了创业学院、创业中心或创业研究机构。在创业领域方面,移动互联网成为90后创业的首选,其中社交、购物、视频为主要创业方向。

当前,我国已形成“政府促进创业、市场驱动创业、学校助推创业、社会扶持创业、个人自主创业”的生动局面。以互联网为依托的创新平台、创业途径和就业模式正在持续打破时空限制,网店、微店、威客、创客等新兴群体已不断通过新创意参与公平竞争,踏上成功创业之路。以互联网为依托的教育模式正在有效融入我国已有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之中。

二、“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机遇与挑战

1.机遇:

(1)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了更多、更新的方向。

(2)政府积极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

(3)大学生有了更多的平台进行创业实践。

(4)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大学生创业的可行性更高。

2.挑战:

(1)大学生社会经验不足,对行业及市场观察不够充分。

(2)新兴技术层出不穷,行业竞争激烈。

三、“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新思路

1.依托大学生就业和创业指导课,结合实际开展创新创业网络教育

随着网络的普及,人类认知不断向纵深拓展,观念创新层层推进,落后的模式不断被淘汰和摒弃。传统经典理论和模式不断被人们重新解读和认识,并通过网络快速获得认同。创新创业教育面向的是学习自主性较高的青年群体,更应该积极提升其创新能力,树立创新合作的意识。在网络成为教育重要舞台和载体的大背景下,高校应当依托已有的校园网络平台,结合变化及时充实、更新内容和素材,建立对应的教育网络系统,推动载体创新。可以利用新媒体技术,把传统教育方式、方法和MOOC等现代教学手段结合起来,搭建与现实对接更紧密的课程体系。

2.利用網络平台,通过持续性创新,让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跟上社会变革的步伐

从博客、微博,到APP应用平台和微信,可依托的网络平台越来越多,使用也越来越便捷。创业创新教育只有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快节奏,持续创新并创造性地利用好网络平台,才能充分发挥其引导作用。应当注重利用互联网参与的广泛性和渗透性,通过碎片化、互动化、交互性等手段让创新创业教育深入学生日常生活并与之融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其参与性。现代企业拓展市场时,往往依托网络,通过场景应用和故事情节吸引客户。高校可以借鉴并恰当运用“场景+故事”的表述方式对传统教学模式予以改造,以世界日新月异的变化为场景,以新常态下各行各业的风云变幻为故事,与学生开展深层次交流,帮助其树立创新创业的意识。

3.建立大学生创业网络基地,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效率的提升

网络的方便性、直观性越来越为社会认同,该平台受众面广、影响力大,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作用。在实施创新创业教育与网络平台对接过程中注意资源的有效共享和充分利用,必然能有效提升创新创业教育在学生中的影响力。ebuy、淘宝、拍拍、唯品会、京东、微店等已经成为青年大学生生活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高校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完全可以借助上述平台搭建创业基地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4.利用网络时代的特点,探索创建更多的实践平台和实施的可能性

当代青年追求自我价值的展现,网络的高度开放性和广泛参与性为其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台。以博客、播客、闪客、维客、创客等为代表的“客”文化进一步深化了网络文化,其个性化、多元化、多样化更加明显。而我国当前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依旧借助于“挑战杯”及创业设计类竞赛,参与度不高。一些高校已经针对这种情况陆续推出了与互联网+相关的创新创业教育训练和实践计划,为拓展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创新创业实践应当结合网络创新不断被开发出来的各种需求,结合学生自我价值实现的要求,积极诱导学生发挥其创新、创意能力,充分引导、鼓励其参与创新创业实践。

5.尊重个体,建立个性化创新创业的人才培养模式

“个性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是指以个性化教育为基本手段和途径,以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为根本旨归的一种崭新的高等教育范型。”当代青年自我意识突出,追求自我价值的体现。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也应当注重尊重学生的个性,并结合个性化教育,以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为价值目标和立项追求,以个性引导为基础开展工作。

四、结语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大学生创业带了很多新的挑战,同时也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更多的方向。互联网 + 时代,大学生需要不断积累创业相关知识,在校积极参加各项创业实践不断丰富自身的创业经验与社会经验,以更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结合。与此同时,大学生要不断了解国家各项政策的发布与变更,更好地与社会接轨,不辞艰难困阻,努力落实创业实践。

参考文献:

[1]章巧眉.“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机遇与挑战[J].教育教学论坛,2016,(21):1-3

[2]房兴.“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7,(7):288

猜你喜欢
创新创业机遇挑战
RCEP与房地产机遇
再见,机遇号
不必过于悲观,四大机遇就在眼前
第52Q 迈向新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