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汉语言文学教学的问题及对策探析

2018-08-11 09:19谢水英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29期
关键词:新形势对策教学

谢水英

【摘要】新形势下各种各样新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涌现,在语文教学中也是如此。但是在新的教学模式等出现的过程中,汉语言文学的教学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等等这些将不利于汉语言文学的长远发展。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就汉语言文学教学的相关问题进行讨论并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希望能够对汉语言文学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新形势 汉语言文學 教学 对策

【中图分类号】H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9-0054-02

引言

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环境在逐渐改善,我国的“小康社会”计划也逐渐跨上轨道,然而,要顺利地实现小康社会,还需要不断提高全民素质,缩短我国的贫富差距。同时,在新课程改革的不断贯彻执行中,“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已经逐渐被越来越多的教师、学校接受并广泛使用,当然,该种教学观念也有效地促进了汉语言文学教学水平的提高。但是,就目前汉语言文学的教学现状来说,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我们需要不断分析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并究其根源,然后才能“对症下药”,齐心协力地探讨出对策,为汉语言文学的教学做贡献。同时,在某些高职院校中对汉语言文学的重视度不够,导致该门学科的教学成果不甚乐观,这也成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重大教学问题,迫切需要相关人员的配合解决。所以,在新形势下的汉语言文学教学中,我们要认清真正的问题所在,不断地改革完善教学策略,并耐心探讨教学对策,争取让汉语言文学的教学水平上升到全新的平台。

一、新形势下汉语言文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1.汉语言文学教学的师资队伍专业水平不够

随着时代的发展,汉语言文学本来就已经渐渐变得冷门,再加上其教学方式传统落后,导致社会中人们普遍对汉语言文学这门学科的研究大幅度减少,所以,能够真正胜任汉语言文学教学的老师一直在减少,而且由于现在社会风气的败坏,导致学校在招聘教汉语言文学老师的门槛一直在降低,所以,有越来越多没有足够资历能力的人进入学校鱼龙混珠。而且,由于学校对汉语言文学这一学科的不重视,给教汉语言文学的老师安排了很多政务,使得老师对汉语言文学的教学变成一种兼职,学校的行政工作非常繁重杂乱,如此繁杂的工作已经导致老师精疲力竭,他们没有更多的精力投身于汉语言文学的教学中去,导致学校的汉语言文学的教学一直荒废,无法进步。

2.汉语言文学的教材内容落后陈旧

现如今,有很多院校的汉语言文学的教材内容都非常传统,在如今发展的新形势下,其教材内容不能够脱离传统刻板的教材形式,而我们都知道,传统的教材内容都相当的刻板,它要求学生对教材内容能够死记硬背,但是充满朝气活力的学生需要的不是死记硬背,他们更需要的是有实践性的学习[1]。所以,对于枯燥无味的汉语言文学的教材内容。他们除了反感就是抵触,又怎么会又兴趣去主动学习呢。对于传统的汉语言文学教材内容,他们不能够接触到具有实践性的学习机会,所以,汉语言文学也就不能够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3.汉语言文学的考试形式陈旧单一

虽然新的教学方式已在全国各大院校大力推行开来,但是如今有很多学校的汉语言文学的考试形式还是非常陈旧单一刻板,存在很多弊端,考试形式是对学生学习以及老师教学的最直接的考核,它对于汉语言文学的教学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如今的汉语言文学的考试方式主要是“要点式”的考核方式,很明显,这种考试方式只要是考察学生死记硬背的能力,考察学生背诵要点知识的能力,这对提高学生汉语言文学的学习能力和学习质量是毫无意义的。学生对汉语言文学的学习仅限于考试要点重点,这和当今教育中的应试教育也正好相对应。

4.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汉语言文学本就是一门比较枯燥难懂的学科,对于现在的学生来说,他们都是非常有朝气,有活力的青少年,他们更感兴趣的是比较新奇,有活力的事物,对于汉语言文学,他们不仅不感兴趣,甚至,大多数人对它是反感的,再加上汉语言文学的教学方式传统落后,内容陈旧落后,讲课方式刻板,考核方式单一,学生对这一学科更是没有一点的积极性,这对于学好汉语言文学来说是非常严重的问题。

5.学校不重视汉语言文学的教学

在现代的社会中,人们很多时候对物质的追求远远高于对精神的,在如此物欲横流的社会当中,人们渐渐的认为汉语言文学已经无法在现代社会中存活下来,也没必要去费劲力气去学习这一门学科,所以,理所当然,学校也越来越不重视对汉语言文学的教育工作,学校不会设立专门的汉语言文学教学研究小组,而且学校对于学生学习汉语言文学的情况考察也非常松懈,根本不能达到学校对课程考察的标准。

二、新形势下汉语言文学教学水平提升对策

1.提升师资队伍的专业水平

首先,学校在聘请老师的时候一定要严格按照招聘的标准对老师进行严格筛选,聘请有资历有能力的老师来教汉语言文学这一门课程,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老师教学的起步就在一个比较高的平台上。其次,学校应该鼓励老师形成终生学习的习惯,汉语言文学是一门极有内涵的学科,教师必须不断的进行学习,深究其中的一字一词才能够所有进步,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能力。而且学校也应该定期对老师进行培训,培训他们对汉语言文学的传授技巧和传授能力,让他们了解新形势下汉语言文学的教学形式,以及不断改进教学方式,对汉语言文学的教学方式尝试不断创新。

2.对汉语言文学的教材进行改革创新

如今的教育都是以开放教育为主且着重培养实用型人才,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重教学的实践性。首先。我们应该做的是对汉语言文学的教材内容进行改革创新,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汉语言文学的教材内容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适应新形势下汉语言文学教学的发展,以必要的理论知识为核心,在教材中融入更多的实践性强的实验应用,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对汉语言文学的研究能力[3]。

3.对汉语言文学的考试形式进行改革

学校应该积极对汉语言文学的考试形式进行改革创新,切忌一直搬照以前传统的考试形式,这样不仅不能够提升学生学习汉语言文学的能力和质量,而且严重影响学生学习的进步。对汉语言文学的考试形式的改革主要是将汉语言文学的考试活化,在考试中更多的融入实践性的题型,渐渐培养学生探究性、研究性的学习方式,而不是被动的去接受知识。

三、结语

新形势下,汉语言文学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环境均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对汉语言教学进行革新,让其能够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推动我国汉语言文学教学工作的顺利展开。

参考文献:

[1]刘静.宁夏高校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课程设置研究[J].宁夏大学,2014(03):16-18

[2]吴桐洲.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汉语言文学教学观念的转变[J].中国校外教育,2014(03):44-45

[3]陈家琳.浅淡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的问题及思考[J].东方企业文化,2014(06):80-90

猜你喜欢
新形势对策教学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新形势下班集体建设创新的实践与思考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