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美的使者

2018-08-11 09:19尤佳佳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29期
关键词:黄蝴蝶蝴蝶谷美育

尤佳佳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9-0083-01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一语道出人们对美的需求已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因为美是人们精神生活的一种享受,一种乐趣,一种陶醉。在小学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好自身的示范作用,充分挖掘教材中美的因素,采用丰富多彩的形式,让学生融入到与文本对话中去,在教与学的活动中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在学生心田中播下美的种子。

古人云“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这说明了情感和注意直接影响着审美活动。儿童的审美情感是以形象感知为依托的,所以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引领学生进入美的情境,激发学生审美情感,使学生在学习中享受美。

一、利用音乐创设意境美

音乐是情感的渲泄,结合课文内容运用音乐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会取得较好的效果。小学低年级语文教材有许多文章是有趣的童话,优美的诗歌,或是中外名人小时候的故事等。在教学时,通过音乐欣赏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营造积极、主动的课堂气氛,使学生主动地感受、体验,从而达到培养适合低年段儿童的阅读语感的目的。

例如在教学《一株紫丁香》时,课前我让学生在《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的音乐声中进入教室,课中让学生听着《灯》的童声合唱,看着满天繁星下老师辛勤工作的画面,很快把学生引入到深夜来到老师窗前的情境之中。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了老师,您辛苦了。发自内心地劝老师快放下手中的笔,赶快休息,因为明天还要工作,要注意身体。而在朗读时,学生自然读得轻缓、优美,生怕惊醒了困倦的星星,打扰了伏案工作的老师,表现出了低年级学生语言的感染力。再如学习《水乡歌》一诗时,引导学生抓住“水乡什么多?歌多。”一句,联想学生的生活环境,门前河面飘来的渔歌;又抓住“千首曲,万首歌,装满一箩又一箩”一句,联想渔民收网满载而归的欢乐场面。这里虽然没有运用象声词,但是通过播放《洪湖水呀浪打浪》一曲,让学生感受画面,声犹在耳,令人神往。低年级语文教材中像这样有声有色的描写是很多的,引导学生入境欣赏,观其色,闻其声,从听和视的感观上获得美的享受,受到美的教育。

二、借助简笔画感知形象美

在教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识字6》中的“海岛”的“岛”时,我问学生怎样记住“岛”字,学生说“岛”字就是一只鸟站在山上,我就画了一座山,在山上画了一只鸟,另一个学生说我认为还要画上水,因为我爸爸带我去过一座小岛,是坐船去的,于是我边画水边说“岛”与一般的陆地不一样,它四面环水。然后老师让学生说出黑板上的这幅画的意思,学生形象、直观地理解了“岛”字,也记住了“岛”的字形。我把对生字的分析讲解变成了形象直观画面的欣赏,使学生仿佛置身于茫茫大海中的海岛之上。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思维的,低年级学生尤其如此。在他们的学习过程中,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正因为有一条鲜明的对象、画面、知觉、表象的清澈的小溪不断地流进儿童的心田,所以儿童的记忆才那么敏锐和牢固。”同样阅读一段话,没有图画提供的情境,对于低年级学生理解起来就比较困难,而有了图画提供的语境,理解就变得容易多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会更浓。

三、展开想象感受情境美

《台湾的蝴蝶谷》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课文中写到“蝴蝶谷里的景象十分迷人,有的山谷里只有一种黄颜色的蝴蝶,在阳光的照耀下,金光灿灿,十分壮观。”我让学生边读边想:假如你们都是黄蝴蝶,教室的过道就是蝴蝶谷,你们会怎样飞舞呢?学生们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把想到的画面描述出来。通过学生的表述,我发现他们已经把满山谷的黄蝴蝶在阳光照射下金光闪闪,忽飞忽停、忽快忽慢,忽高忽低,忽聚忽散的样子想象了出来,学生仿佛进入了台湾的蝴蝶谷中看到了真正的黄蝴蝶一样。

叶圣陶先生指出:“進行美育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语文教学悬着的明确目标。”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孕育着无穷的美育教育机会,我们应该认真把握低年级语文教学特点,去积极实施美育,真正使学生的身心都得到净化,升华和提高。只要我们在语文教学中重视美育,用心灌溉,总会让美育之花傲然开放。

猜你喜欢
黄蝴蝶蝴蝶谷美育
走进春天
邂逅一只黄蝴蝶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蝴蝶谷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美育教师
土耳其蝴蝶谷:未被玷污的净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