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解读幼儿行为提高自主性区域游戏中师幼互动的有效性

2018-08-11 09:19许品芬林峰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29期
关键词:师幼互动自主性

许品芬 林峰

【摘要】区域活动是让幼儿在“有准备的环境”中和教师相互作用,并通过这样的相互作用实现自主学习,获得自我发展。它是一种人为创设自然情景下的幼儿游戏活动,是一种介于正式的教育活动和宽松的自由活动之间的非正式的教育活动。区域活动是一种幼儿自发自愿进行,幼儿可自主行为,不受控制,自愿自选进行游戏活动。如果教师没有按照观察的目的设置正确的观察目标,而只是笼统、简单、流于形式地进行观察,那么教师的观察也就失去了意义。也就更谈不上如何有效的解读幼儿行为。因此,教师要真实地了解幼儿或个体的特点,掌握个体差异和最近发展区,并在此基础上跟进和调整材料。才是适宜的、有效的,从而促进幼儿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

【关键词】幼儿行为 自主性 师幼互动

【基金项目】本文系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2017年度教育科研课题:“在区域活动中提高教师观察、解读幼儿行为能力的研究”(立项批准号:CLYJ201708)的最终成果。

【中图分类号】G61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9-0092-02

一、有效观察,是了解幼儿游戏行为的前提

仔细观察是了解儿童游戏活动的前提。情感干预是激发幼儿活动动机的重要因素。教师的观察是了解儿童和正确判断儿童的重要途径。在游戏中,与幼儿的关系总是保持友好和自然的关系,不再是前指挥官,而是与孩子平等的对话,不仅仅是灌输,而是与孩子分享。在这个过程中,它充满了自然与和谐,创造与幸福,希望与成功。让我能够正确地观察孩子的游戏情境,了解孩子们想玩什么,游戏中缺少游戏素材,需要什么帮助等等,体验他们的情感、动机、需求和成功,从而与孩子有积极的互动,促进独联体。

因此我们可以说,观察是了解儿童的行为能力,并在观察的基础上提供及时的帮助和指导。例如,当一个孩子不玩玩具时,它可能是一个没有找到玩伴的孩子,或者是因为他没有玩他喜欢的玩具。此时,教师应及时进行游戏指导。另外,当孩子在游戏中遇到困难时,教师也应及时介入指导。有一次,我看到A幼儿拿着圈站在一边看着小朋友们玩,就拿了一个圈走到A的身边,说“我们一起来想想怎样玩圈的办法。”就吸引了其他小朋友,他们也主动参与到游戏中来,想出了扮演小乌龟等等的玩法,在区域游戏结束后引导幼儿自主参与。

二、调整材料,是搭建师幼互动交流的需要

比如,在小吃店的游戏中,我们发现在幼儿使用游戏材料时,服务员常常只对烧烤材料比较感兴趣,整个活动中一直在进行穿串烧的行为。而厨师则会一直在用彩泥进行汤圆的制作。在游戏过程中,扮演厨师、服务员以及收银员的幼儿的行为基本是比较重复的,而且相互的交往比较少。其中厨师基本上会处于从始至终都是一个人在制作点心的状态,没有与他人进行交流。

通过观察解读幼儿与材料的互动情况,我们认为在小吃店的材料无意中支持了孩子制作彩泥的行为,从而减少了孩子之间的交往行为。于是,我们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材料调整,减少了现成的点心玩具,只是将每种点心提供2个左右的现成品供幼儿作为参考范例。然后增加一些半成品的蛋糕和披萨供幼儿自由发挥。经过材料调整,孩子们能够根据客人的需求通过利用半成品,以及选择合适的材料通过简单的揉捏来制作客人需要的蛋糕。在这个过程中,原本自顾自埋头制作点心的厨师与服务员、小客人有了更多的交流和互动,我认为这对于促进幼儿角色间的交往时非常有益的。

三、适时介入,是构建良好师幼互动的关键

在游戏中,教师深入地参与幼儿的游戏活动,以角色身份采取建议、评价等方式影响带动幼儿游戏,则能有效的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也是影响教师介入幼儿游戏、和幼儿发生互动的重要条件。

如:游戏玩具放在类分区中,纸球和皮球等放在球区,平衡木、梅花桩等放在平衡区;跳圈、袋鼠跳等放在跳跃区,沙包、纸球、垒球等放在投掷区,相应的器械放在游戏区。这样每个孩子每天都可在同一区域玩不同游戏,每天都有不同的玩具。新玩具投放的矛盾往往体现在几个人的竞争中。因此,应引导儿童轮流游戏或者猜拳玩游戏等。每场游戏,老师总是放一些新玩具。这种新玩具是儿童矛盾的另一个焦点。当每个人都想买新玩具时,他們抢走了。结果,玩具经常被抢走。看着这些破玩具,每个人都感到遗憾的是,他们不应该与他们的小伙伴抢劫他们的玩具,导致玩具被破坏。因此,我们意识到,我们都想玩新玩具,我们必须谦卑和相互协商。同时,它还可以引导孩子找到其他方法来寻找替代玩具的游戏,增强儿童之间的互动,促进儿童之间的协作。

四、分析归纳,让师幼互动起到良好的体现

1.情感交流,促进师幼互动

情感交流是一种心灵的融合。只有在相互信任和尊重的基础上,人们才能相互表达思想,相互交流。幼儿和教师也是如此。如果老师只在孩子的头脑里很严厉,那孩子怎么敢向老师表达他的声音,老师也找不到孩子们的想法。那么教师和孩子之间的互动又如何呢?所以,我确实鼓励孩子在遇到困难的时候遇到困难,让孩子们永远有一个动力:我能行!当孩子们体验到成功时,孩子们应该为他们成功的喜悦而受到表扬。情感互动使孩子能够培养自尊、自爱、不怕困难、愿意用爱心探索。

2.师幼评价,有助于师幼互动

游戏后的分享活动是提升幼儿游戏经验的重要环节,在这一环节中幼儿可以和同伴分享角色游戏的快乐,在交流中共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丰富生活经验,提升认知水平,并感受与同伴交往的快乐。

进行归纳时,让幼儿参与归纳评价,引导幼儿说说今天你玩了玩了什么、你是怎样玩的、玩了心情怎样、在玩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难、发现了什么问题、你是怎样解决的等方面,让幼儿来想一想、说一说,充分发挥了幼儿的自主性,再请幼儿思考这样做好不好,为什么。让幼儿参与评价,可以促使他们学习独立地对事物作出合理的判断,更多地了解别人玩了哪些器械、如何玩、是否安全等等,并引发幼儿在以后的游戏中主动模仿、创新。

综上所述,师生互动是一个双向建构的过程。不仅孩子们积极地在其中发展,而且我们对孩子的反应和需求的适当反应反映了我们对幼儿的理解。我们可以从老师和孩子身上汲取教训,汲取自身成长的养分,在反思中逐步完善自己。为了实现教师与儿童互动中的积极建构和发展,在与幼儿互动的过程中也积累智慧,从而真正达到有效的观察和解读幼儿的行为。

参考文献:

[1]李丽,魏玉华,张长英. 幼儿园教师关于教学活动中高质量师幼互动特征的内隐观分析[J].学前教育研究,2017(10):38-48.

[2]许倩倩.师幼互动中教师幼气情绪表达原因探析[J]. 学前教育研究,2018(01):26-35.

猜你喜欢
师幼互动自主性
师幼之间对告状行为差异理解的探究
谈幼儿园集体活动中师幼互动操作材料的体验
优化师幼互动,促进幼儿自主学习与发展
实用英语教材与艺术生自主性培养
发挥主体作用,加强高中数学复习的自主性
发展性教育督导与学校办学自主性
学校自评自主性缺失归因及强化机制
维护科学的自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