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微课在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2018-08-11 09:19陈扬勇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29期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初中历史

陈扬勇

【摘要】随新课程改革政策的落实与实施,目前来说,微课已经成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为使课堂内容更为丰富、符合课程改革的思想潮流与s使微课教学方式达到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本文就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的课堂教学中微课教学方式的运用,对教学质量和学习兴趣的有效提升进行相关研究与分析。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微课教学方式 初中历史 社会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9-0138-02

时代的发展是对教育发展进行改革的有效促进。因此,微课在课堂教学的应用,是教师不再依赖传统的教学模式与对新型教学方式的探索,以实现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提高。在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过程中,微课具有独特的应用价值和意义,概括其具有的特点有:短小精悍的教学特点,对教学的重难点可以进行反复地学习,比较适合学生进行个性化地学习,可以通过故事和事例的形式对知识点进行清晰、正确地展示,从而增加学生的视觉冲击感和促进学生更好的理解,也可以使学生进行主动地学习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在一定程度上,使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更符合现代教育的需求和特点等。因为初中阶段的学生自觉能力偏差一些,学习过程中感性要大于理性,所以对学生的学习作正确的指引与教导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微课在课堂教学中如何适当地进行应用以达到它的有效教学结果,是微课应用课堂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促进课堂气氛的活跃性历史与社会课程课程的特点是:具有综合性质,具有的年限时间较长、涉及的范围较广和知识点较为繁杂

因此,此课程如果只是单方面地依赖教师解说的话,学生的理解会很抽象。而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就是灌输式的,即教师在课堂上进行对知识内容的讲解对学生作传达和教导,考试也成为检测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效果的唯一标准。总体下来,传统的教学方式偏向于单调和枯燥,容易导致学生有厌倦心理,从而失去对课程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出现学习效率低下等问题。而微课可以吸引和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因为它是通过视频的方式对内容进行丰富化、趣味性的呈现,一般包括有:纪录片、脱口秀、电影和电视剧等,它对课堂内容的讲解具有补充作用,且可以对课堂的活跃度进行调节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在看视频的过程中,可以对一些年份和发生的事件可以进行深刻记忆与掌握,而不是传统死记硬背的方式,从而提升课程学习的有效性。

例如,讲解“鸦片战争的烽烟”这个知识节时,教师需要站在班级学生的立场和视角,对本课程的重难点、学习薄弱点及兴趣点进行分析,并针对性地制作相关内容的微课课程,其中《南京条约》和虎门销烟签订内容需在微课视频中作重点体现。也可以在课前对学生进行一些知识内容的拓展和引导,让学生具有较清晰的思路和概念,可以是相关内容的视频播放或提问式的引导方式,让学生进行发散自我思维和逻辑能力,同时促进学生的学习效率。在实践的整个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因为学生只有自发性地对课程具有学习力和探究力,结合教师合理地指引和教导。

再比如:拿破仑建立法兰西帝国的课程讲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反问式思考:“如果法国没有拿破仑这个人物时,它当时的命运会怎么样,到底是时势造英雄呢,还是英雄影响时势的转变呢?”同时可以借此问题作为中心主题和对微课内容和背景进行设计,从那时的人物思想和社会动向出发,让学生代入当时的社会情境状态和对故事人物的心理状态仔细进行揣测和切实感受,再让学生进行小组式交流和讨论,引发学生进行全面性地思考。因此,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微课讲授,更能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力。还可以通过课外学习的方式,如现在美国的一些新闻对当时情况的分析和讲解等视频,教师可以针对性地进行相关视频的收集和整理,从了解当时美国的政治局势和阶级矛盾开始,如:当时美国的中央政府被架空的无权状况、其主要权利被各地方州所掌控、整个政治形式特别杂乱没有带头组织、内部阶段矛盾非常尖锐和经济情况很低迷等。于是整个局面呈现的焦点问题是,对中央政府的权利是进行给予和加强,还是限制,最后形成了美国三权分立的局势。因此只有对人物产生的政治背景进行真正的掌握时,才能对课程进行透彻地理解。

二、微课有利于创设教学情境初中历史与社會课程的教材是中外混编的形式,因此其时间和空间的范围跨度比较大

而且每节课程所包括的历史事件和时代背景等知识点较繁多,课程内容和学生现在的实际生活差距较远,因此要做到真正的掌握于初中生而言存在一定难度。因此微课对各种类型的课程内容进行视频制作,还可以给学生创建一个虚拟环境让其有身临其境的感受,对情境教学方式的有效性具有辅助和促进作用。而且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和增加课堂的趣味性,让学生可以对课堂内容作更深入地理解和把握。

例如:在讲授“土地改革与三大战役”的课程时,于学生而言,其学习的重难点是对辽沈战役的战术进行分析,和三大战役发生的原因。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对其微课视频进行设计,设计制作的过程中,可以对比1946年与1948年,这两个时间段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军队的人数变化,制成对比图供,可以让学生清晰地了解两党军队的变化情况,从而侧面地了解此战役具有的优势。同时,教师可以通过微课视频,对当时国共两党所处的对立局势进行认识,使学生掌握更多历史事件与情况,可以明白,东北解放区为什么能够得到群众的支持与拥戴,而且解放区的地势条件特别开阔,从战略角度来讲,它也具有作战优势。对各方面进行展示和视频了解与分析,学生便可以轻松对重难点进行掌握和理解。

三、结语

综上所述,采用微课的教学方式,于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与质量提升具有重大意义,因此,教师务必对微课方式在实践课堂上进行广泛的运用,且在其基础上继续进行创新和不断地探索与研究,为实现课程的高效教学明确方向。

参考文献:

[1]张智.试论微课在历史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才智,2016(28):7.

[2]张志玉.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思路[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6(14):53-54.

[3]张小芳.试论如何提高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4(05):187-188.

猜你喜欢
新课程改革初中历史
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历史探究能力, 促进课堂自主学习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探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初中历史反思性教学思考
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