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习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

2018-08-11 09:21白娥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8年2期
关键词:对策探析习作教学小学

白娥

【摘 要】习作教学在小学教育中有很重要的地位,不仅仅与语文成绩和写作能力直接相关,而且习作教学对学生的素养、精神和品格的培养都要重要的意义。习作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学生描述能力和写作技巧,进而增强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但是由于我国教学体制存在一定的问题,在教育理念上忽视了学生对于写作的看法,应试教育也不利于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直接降低了学生对于学习语文的热情。本文以小学习作的教学目的入手,分析了我国习作教学中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小学;习作教学;问题;对策探析

引言

小学习作教育不仅有助于小学生潜能和智力的开发,而且能够显著提高学生的表达、写作、语言和文字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小学阶段的习作教育不是注重学生写作技巧的培养,而是将重点放在练笔,这也是小学习作教育的核心内容,目的是引导学生将自己日常见到的、听到的事情通过一般的文字表达出来自己内心的情感,这种教学方式符合了小学生的心理认知发展规律,符合学生的智力条件。习作教育不但为日后高年级写作提供一定的语文基础,还能够锻炼学生的思辨能力,但目前我国小学语文的习作教育现状不容乐观,教学质量达不到要求,存在很多问题使教学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为了有效提高习作教育质量,应对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本文在分析习作教育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笔者对于提高习作教育质量的建议,对保障习作教育职能的发挥、实现习作教育教学目的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1.小学习作教育存在的问题

1.1教育内容和教育模式陈旧

我国小学习作教育内容过于老旧,没有及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教学思路的扩展。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长时间以来一直沿用老旧的教学模式。陈旧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小学习作教育职能的发挥,造成课堂气氛不活跃、学生对写作没有积极性的现象。习作教育变成了一个被动学习的过程,写作时简单的仿照老师给定的模板,导致写作变成了一个仿写的过程,甚至有学生为了逃避写作选择的抄袭,非常不利于习作教学的展开。

1.2传统的教育理念忽略了学生主体地位

在小学习作教育的过程中,通常都是以老师为中心,过分注重教材的重要性,侧重于理论上的授课,没有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忽略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在写作过程中,要求学生按照已有的模式进行写作,不利于学生思维的拓展,打击了学生写作的信心,不利于培养学生写作兴趣。以往的习作教育更像是知识的传播,而不是思维的拓展。受到小学生思想状态和心理特点的影响,其精神往往无法长时间集中。习作教学的内容过分依赖于教材,往往很难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而枯燥的教学内容也不利于小学生接受相关知识,难以保障教学质量。在教学过程中,应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而不是过分强调教师的授课过程。

1.3沿用了传统的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的不合理性增添了学生的负担,阻碍了学生的进步,没有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一直以来,我国小学习作教育教学效率较低与不合理的教学理念有直接关系。以往的教学注重理论知识的教授,忽略了实践的重要性,已经不适应如今的小学习作教育。在习作教育中,应该提倡教师使用多种教学方式,改变教学策略,将情景教学充分融入到习作教学中。如果想解决当前小学习作教育的问题,需要从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等多个方面展开。

2.小学习作教育存在问题的对策

2.1丰富教学内容

在习作教育的教学中,教师应该首先了解学生现阶段的心理特征和思维成长规律,分析学生的心理状态,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以学生感兴趣的授课模式和教学内容进行教学,通过生动形象的教学内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小学生写作的兴趣,帮助学生通过写作描述某一件事物或对此表达自己的想法,鼓励学生主动写作,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在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对某一形象课件的事物进行分析命题,不简单的依赖于教材。例如,植树节的时候可以以学校内的某一棵树进行命题,引导学生对这棵树进行写作,展开教学。这种教学模式不但能够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还能够养成学生发现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更深的教育意义。

2.2引入新的教学模式

传统的习作教学模式在命题方面缺少了实践性和深入的分析,小学生缺乏与大自然直接接触的机会,缺乏写作灵感,在写作过程中就会出现无话可说的问题,进而降低了写作兴趣。在情景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引入大自然或设定好的情景中,调动学生主动写作的积极性,使学生产生写作的想法和动力。例如:在课堂上通过一个生动的故事,将小学生引入到故事中,塑造一个虚拟情景,让学生在故事中进行描述或续写,锻炼小学生的想象力。

2.3更新教育理念

教师的教育理念与教学的成功有着重要的联系,对塑造学生的品格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习作教育中,教师必须摈弃以往错误的教学理念,对不适合当代小学生的教学理念予以更新,正确认识习作教育的教学目标、要求,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要对象,改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要促进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为学生的习作学习指引道路,注重学生习作兴趣的培养,促进学生全方面发展。

2.4开办写作活动

习作教育在小学生整个学习阶段都是占有重要地位的,对促进学生成长和语文素养的提高都有积极的作用,因此在对小学生进行习作教育的过程中要将习作教育落实到位,制定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大纲,发挥习作教育的作用,达到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要开展促进学生习作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认识到习作过程的快乐,最终热爱写作。教师可以通过举办写作比赛、优秀作品展览等各种活动激发学生写作动力,培养写作兴趣,促进学生相互进步。

3.结语

新课改实施了很多年,小学习作教学的改革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习作教学過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教学质量和效率都不高。习作教学质量的提高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改革过程中会逐渐淘汰,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建立起有效的新模式,提高教学质量、更新教学理念、引入新的教学模式、开展大量教学活动,最终达成教学目标,发挥习作教学的职能。

【参考文献】

[1]李霞.小学中年级习作评价方式探析[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14(06):173

[2]叶永珍.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13(11):202

[3]暨瑞凤.激发学生习作兴趣策略谈[J].中国校外教育,2015(32):54

[4]董瑞.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问题分析及对策分析[J].赤子(上中旬),2015(20):182

[5]韩自光.小学习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学周刊,2014(28):168

猜你喜欢
对策探析习作教学小学
高校教学管理创新的必要性与对策探析
高校教学管理创新的必要性与对策探析
分析新课程背景下小学高年级习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提高习作教学有效性的策略与研究
学生习作难题之解决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