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导学案中实践性作业的利用与思考

2018-08-11 09:21李东太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8年2期
关键词:实践性作业导学案教学方式

【摘 要】导学案作为一个新的教学术语,在新课改实施以后逐渐被人们所接受和推崇。所谓的“导学案”主要是指教师按照课程教学的标准,在立足学生实践学习能力和认知规律的基础上制定一套科学的学习方案,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的学习。所以,探讨导学案在小学语文实践性作业中的利用进行思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小学语文;导学案;实践性作业;教学方式

新课改实施以来,对教师的角色进行了重新的定位,要求教师要做好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帮助学生确立合适的学习目标,并且能够帮助学生找到合适的达到目标的方法,更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培养。而导学案在教学中的运用,能够架起教和学之间的桥梁,能够有效的促进学生学习知识和获取知识的能力,使得学生能够真正内化所学习的知识。所以,将导学案运用到小学语文实践性作业中能够极大的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

一、导学案的教学优势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导学案,能够真正落实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使得学生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导学案最大的一个优势就是可以创设一个能够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氛围和环境,从而让学生在参与学习中,促进他们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探究能力的提升。通过教师的引导和点拨,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知識储备和能力素质,对特定的内容进行自学和互学,在相互交流中掌握知识。同时,导学案在教学中的运用,使得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的更加明显,使得教师的职责不再是知识的灌输,而是可以利用自己的知识和能力,设计出科学合理的导学方案,从而在课堂上能够根据导学案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引导,随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并给予帮助,从而促进学生知识的生成和能力的形成。由于每个学生之间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性,传统的教学方式无法照顾到每一个学生,但是导学案能够有效的实现因材施教,使得每一个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情况,按照自己的节奏去进行学习,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切实提升教学的水平。

二、小学语文导学案中实践性作业的利用与思考

(一)开展参观性的语文实践作业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布置的作业大都是以读写为主,不仅枯燥乏味,而且成效不高。因此,将导学案运用到语文实践性作业设计中,可以多组织一些参观性的作业,让学生参观或者参与,对书面的作业要求不高,只要学生能够说出所见所感即可。这对于饱受作业的学生来说,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参与的积极性非常的高。参观性的作业,能够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能够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从而积累更多的语言素材和语言知识,让他们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但是在组织参观性作业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学习能力、参观环境精心设计导学方案,包括活动的时间地点安排、学习的内容、学习的形式、注意事项等,从而使得学生的参观作业能够有序进行。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去认识学校。学校是学生生活和学习的地方,让学生观察学校生活的一天,关注焦点可以是学生、老师、门卫叔叔,地点可以是教室、办公室、食堂,事情可以是上课、课间游戏、体育活动。通过导学案引导学生去走进校园,学会观察,感受学校的丰富多彩,这对学生的语文学习是一个极大的促进。

(二)开展交际性的语文实践作业

学语文的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因此在设置语文实践作业时,要重视交际性作业的开展,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表达,这也是学生学会运用语言的一个重要桥梁。小学语文在编写的时候,考虑到小学生的发展特点和认知规律,所以选取的课文都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和故事性,教师可以借助这些课文让学生进行课本剧或者小品剧的表演,这样灵活的作业形式,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在组织交际性的作业时,教师要和学生一起制定科学的导学方案,对作业活动内容和形式提出一定的要求,使得整个交际活动具有一定的针对性,避免华而不实、流于形式。例如,在学习《夸父追日》这篇课文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围绕课文进行课本剧的创造,用他们喜欢的方式将夸父追日的故事表演出来,学生在参与课本剧的创造中,就是对课文不断深入的了解。但是,教师在导学案中要给学生提出相应的要求,比如课本剧的内容要基本符合课文,不能够随心所欲,随意篡改;其次,要求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其中,进行自主的分工。教师必须要严格把握导学方案,只有这样实践性作业才能够有序进行。

(三)进行查阅性的语文作业

小学生的语文学习仅仅依靠教材和教师的讲解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查阅资料、获取信息的能力。因此,在开展实践性的语文作业时,教师去可以着重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并且引导学生将已有的资料来帮助自己的学习。小学生学习如何查阅字典就是一个典型的形式,教师在此基础上可以让学生通过去图书馆翻阅书籍、浏览互联网,从寻找相同读音的汉字、到查找相同意思的成语,再到围绕某个特定主题去搜集资料,这对于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例如,很多学生在语文学习针对长城表现出了很多的兴趣,教师以此给学生设计一个导学案,让学生在一个星期的时间里,去完成这个作业,使得学生能够图文并茂的介绍长城,要求教师资料既有文字的要有图片的,有古时候的也有现在的,有故事传说也有真实资料,有介绍形象的也有阐述精神的。在刚开始,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去搜集资料,让学生掌握相应的方法,当学生掌握后,就放手让学生自己的去独立完成,教师需要做的就是引导。开展查阅性的语文实践作业,能够反映出学生真实的语文学习水平,对于学生获取信息能力是一个很好的培养。

三、结语

综上所述,探讨小学语文导学案中实践性作业的设置,对于改变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精心设计导学方案,丰富语文作业的内容和形式,引导学生更多的参与实践,在参与实践的过程中学习语文,感悟生活,培养能力,能够有效的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王秀芝.小学语文导学案课堂教学探究[J].才智,2015(24):82

[2]丁秀平,庞永桥.谈小学语文导学案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3(17):67

【作者简介】

李东太,男,汉族,1979年9月出生,甘肃省静宁县人,静宁县雷大中心小学任教,二级教师,大学本科学历,小学教育教学研究。

猜你喜欢
实践性作业导学案教学方式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构建优质高中数学课堂,实现活力教学
优化思品家庭作业,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小学语文实践性作业的探索
打造魅力语文课堂,张扬学生个性
探索不同教学方式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