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本中“小练笔”的妙用

2018-08-11 09:21白发群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8年2期
关键词:小练笔课文内容范文

白发群

“教师怕教作文,学生怕写作文”,这是以前我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感到最头疼的问题。其他语文教师同事也抱怨自己的学生处于被动作文,思维受阻;语言积累不足,入不敷出,造成言之无物,有物难言,言而空洞的状态。近年来我校语文教科书改为语文S版后,课本中大量的小练笔渐渐使作文课堂生动起来。

一、阅读教学中的随文练笔是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重要方式。它是以课文内容作为写的材料,把语言形式的运用和课文内容的理解有机地结合起来,彼此交融,和谐运行。而且随文练笔不同单元作文训练,其选材角度小,内容简短,贴近实际,且紧随阅读教学,极有利于小学生习作兴趣的培养和作文水平的提高。可谓是“作文快餐”,简单而且实用。比如教学诗歌《春光染绿我们双脚》时,诗中第二部分写少年儿童用双手为荒山披上了绿装,使动物有了家园让环境变得美丽——“小鸟抖动彩翼/来这里搭窝筑巢/松鼠有了美丽的家园/快活得叽叽直叫。”我趁机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仿照诗歌的写法,再写写其它还有什么也为改造后的大自然而欢乐与喜悦。学生们兴致勃勃地拿起了笔,写下了一节节小诗,从中表现出学生们对诗歌内容的理解,既练习诗歌的写法,同时也表达了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从小树立环保意识。

二、在教材中有些课文意蕴深刻,耐人寻味,学生学后,心中有许多话想对文中的角色说,或想为他们改变一个环境。记得在教学完《卖火柴的小女孩》后,我根据课后思考题3向学生提出了相同的问题:“此时,当卖火柴的小女孩来到我们中间,你们想对小女孩说什么?做些什么?请用笔把你最真实的想法与做法写下来。要求想象合理,语句通顺,感情真切。”一下子,学生们纷纷下笔,写出了邀请卖火柴的小女孩一块儿学习,一块儿游戏,一块儿同吃同住等等方面的情景,情真而意切。学生们都道出了自己的心声,道出了自己的爱,体现出孩子们的美好幸福生活,收到良好的练笔效果。

三、课文中由于作者构思立意、布局谋篇、运笔行人的需要,往往省略了一些情节,课堂上引导学生对这些“空白”作些合理的补充、想象。如学习《梦圆飞天》一课时,教学到“神舟五号”发射成功,指挥大厅里每个人都很自豪时,我让学生想象:大厅里的人们听到杨利伟说飞行正常的声音后喜悦得会说什么?会做什么?然后让学生写下来。这种练习处在特定的情境中,内容又与课文紧密相连,故学生容易接受。进行这样的小练笔,不仅对学生全面、完整地把握课文内容有推动作用,披文入情更有重要意义,从而,训练了学生的写作技能。

四、冰心在《谈点读书写作的甘苦》中说:“我常常抄袭,就是说模仿别人更好的句子。”心理学家也研究表明,给出榜样让学生学习,学习效率更高得多。而且在语文S版教材的习作练习里也有例文给学生参照。因此,从课文中学习作文的方法,正确引导学生阅读范文,加强由读到写的迁移,让学生由不会写,到通过对范文的模仿、借鉴,把范文的表达方式转化为自己会运用的表达技能,这是一种很重要的练笔方式。

五、课本中有些文章的结尾耐人寻味,引人深思。课堂上可以让学生以原文的终点为续写的起点,展开联想,构思新情节。如《神奇的克隆》结尾说道:“神奇的克隆技术正向人类展示它诱人的前景。”我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发挥想象:“克隆技术还可以怎样造福人类? ”学生的创造性是不可估测的,他们用清澈的童眸打造了许多个异彩纷呈的世界,活跃了语文课堂。小练笔打破了作文的神秘感,为学生创设自由倾吐的作文氛围,使课堂积极、活泼、开放,使作文進入学生的生活,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且最愉快的一部分,使学生见材料就写,有情便抒,自由为文。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个不停。”其实,小学生的生活是不会贫乏的,大至宇宙世界,小到学校家庭,许多事情都会拨动他们的心弦,他们有一个不停变幻色彩的生活领域。我还让学生把目光延伸到家庭、社会、日常生活中,告诉学生处处留心皆学问,要做生活的有心人,生活中处处都有可写的内容。让学生准备一个日记本,随时记下身边新鲜的、有趣的事情。这样培养了学生对生活的关心和热爱;营造主动观察的良好氛围;使学生意识到生活处处皆作文,养成主动观察的习惯,就能随时随地获取丰富的习作素材。经过持之以恒,学生不再像以前那样怕作文了。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雁山区何家中心校)

猜你喜欢
小练笔课文内容范文
必修4 Units 1—2课文语法填空
必修4 Unit 5课文语法填空
必修3 Units 3—4课文语法填空
必修4 Units 3—4课文语法填空
范文引路 习得方法
春色几许(简谱)
范文作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