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守一片美丽的精神家园

2018-08-11 09:21吴静静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8年2期
关键词:课外读物课外课外阅读

吴静静

【摘 要】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活动,是课堂阅读教学的延续与扩展。如何使课外阅读真正起到作用,取得实效,还离不开教师对课外阅读的指导。本文从融趣于教 ,激发阅读兴趣;营造读书氛围,催生阅读兴趣;创设阅读条件,丰富学生阅读资源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课外阅读;导航

课外阅读是大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堂阅读的延续与扩展。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课外阅读,用形象的话来说,既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航行的帆,也是鼓帆前进的风;没有阅读,就没有帆,也没有风。”加强课外阅读指导,不仅是现代语文教学的要求,而且对于丰富学生的心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如何使课外阅读真正起到作用,取得实效,还离不开教师对课外阅读的指导。因此,既要立足课堂,指导阅读方法,又要拓展课外,形成阅读习惯。

一、融趣于教,激发阅读兴趣

好奇心是学习兴趣的根源,求知欲是学习兴趣的主要表现,学习兴趣有利于形成学习的良性循环。阅读兴趣是学习兴趣的一个重要体现,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小学生的好奇心理,加以循序渐进的诱导,调动他们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带动他们进行课外阅读。

如在教学中,我发现配以一些与故事相关实物、图画或者小物品作为导线和奖励更能激起学生的主动性。记得我在教学完《海底世界》总结时展示出五个颜色不一的贝壳,向充满好奇的学生说:“明天要是谁能讲出与课文不一样的海底世界或是有趣的海底故事,谁就能获得一个美丽的贝壳奖品!”第二天,有的学生讲出了自己在课外书上看到的有关海底世界神奇奥妙的知识,有的学生讲出了自己在课外书上找到的海底的动物生活习性与陆地的动物生活习性截然不同之处,有的学生讲出了自己在网上看到的有趣的海底故事,还有的学生展示出自己在网上查找到的海底图片并向大家解说等等。通过这种合理的诱导,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求知欲被充分调动起来,学生就会积极主动地去阅读相关的课外知识而寻找答案,获得成就感并增强个人的自信心。

二、营造读书氛围,催生阅读兴趣

环境的创设在阅读过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会给儿童带来阅读的激情,调动他们阅读的积极性。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一种浓厚的读书氛围,让学生在良好的阅读氛围中受到熏陶和感染。

1.设立“阅读时光段”,合理安排阅读时间。

学校有组织午间阅读,所以,我利用这段时间让孩子们看看书,可以坐在教室里,可以坐在走廊上的“快乐书吧”,让学生自带喜欢的读物在宽松、自由的阅读环境中无拘无束地读。学生在课外阅读的园地中,可能掏得的是“鸟蛋”,也可能采到的是“蘑菇”,但都能烹制一道美味的“佳肴”。经常置身于阅读环境中,耳闻目睹阅读的情景,会大大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2.开展读书活动,促进习惯养成。

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后,往往会滋生出一种表达读书收获或者感受的欲望,希望自己的读书收获,得到老师、家长或同学的认可与赞许。针对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各种读书活动,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与交流的平台。适时举行读书交流会,学生就会踊跃参与,乐于表达,这就是所谓的“激活兴趣”。交流形式也可以多种多样。如读书交流会、故事会、智力竞赛、猜谜语等。也可预先让学生根据某一主题自主选择课外读物,然后组织交流。在班级中定期展评学生的读书笔记、剪贴、手抄报等。学生在展评过程中,互相交流,取长补短,对课外阅读的兴趣又进一步得到巩固。例如,一年级时,我制作了一份“小蜜蜂采蜜集”,二年级的《成长档案》,三年级的《好书推荐卡》等等,这些创新作业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丰富课外知识,而且促使他们自觉地进行课外阅读。

三、创设阅读条件,丰富学生阅读资源

学生只有正确合理的选择自己所需的课外读物,准确的运用阅读方法,做好读书笔记,课外阅读才有效率,才有收获。所以,学校、家庭都要积极为学生创设阅读条件,保证孩子们有好书读。

1.互借互换,共享资源——创建班级图书超市。

为了体现图书的“互换互利”的原则,弥补学生书源的不足,可动员全班学生开展“创建班级图书超市”活动,将自家的个人图书暂存于班级之中。推荐读书习惯好的学生为图书管理员,建立班级图书名录。图书超市的创建,让学生的课外阅读的内容更加丰富,课外阅读的时机更加方便,加强了彼此间关于图书内容的交流。同时我还组织学生举办“好书推荐会”,向大家推荐自己最喜欢的一本书,并说明理由。

2.课内课外結合,推荐读物。

利用课堂教学,带动课外阅读,做到课内外阅读的有机结合,可以起到升华课外阅读兴趣的效果。例如,学完《丑小鸭》一文,我就鼓励学生去看看这篇童话的原著,读读安徒生爷爷的童话;学完了《草船借箭》一文,我就会组织一个“三国小故事”的讨论会,推荐学生去阅读少年版《三国演义》。这样,不但能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还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扩大学生的视野,增长他们的知识。如果学生真正理解了读物内容,且作了认真的思考,那么,阅读必定有收获。

小学生都具有好奇心强、好表现的心理特点,比较渴望神秘、冒险、刺激,仰慕机智、勇敢、轰轰烈烈等。同时,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接受能力都有限。根据这些特点,我精心挑选学生喜闻乐见的经典儿童读物,如《海底两万里》、《木偶奇遇记》、《吹牛大王历险记》,以及安徒生、格林兄弟的作品甚至迪尼斯的故事等。

适当推荐给小学生的一些有时代特色的畅销课外读物。比如,郑渊洁的“皮皮鲁”和“鲁西西”等系列童话故事,成为众多小学生童话梦中的主人公;近两年,《哈利·波特》、《魔法学校》这样的儿童畅销书风靡校园,这种具有时代特色的课外读物也是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宝贵契机和资源。

“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我们应该利用各种资源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使之形成一个良好的习惯:让书籍的阳光照亮他们的生活,用书籍的翅膀带动他们的智慧,以书籍的浓厚底蕴塑造他们人文素养,陪伴其一生。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教育出版社,2012.3

[2]李小娅.小学课外阅读指导的几点尝试[M].福建教育出版社,2006.1

[3]赵洁瑾.营造书香班级 提高学生阅读素养[J].小学教学参考,2007.4

猜你喜欢
课外读物课外课外阅读
小满课外班
教育部:禁止强制学生购买课外读物
确保学生课外阅读有质有量
我的“课外老师”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本期话题:自习课上可不可以看课外读物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
课外实践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