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在中职C语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18-08-11 10:23邹汝全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27期
关键词:C语言翻转课堂中职

邹汝全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和多媒体技术高速发展,翻转课堂这种新的教学模式逐渐发展成熟,其在教学上更加灵活,打破了“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在中职C语言教学中充分采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升教学的效果,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会更加牢固。

【关键词】翻转课堂 中职 C语言 教学 应用

【中图分类号】TP312.1-4;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7-0050-01

引言

C语言教学是中职计算机专业中的一项重要课程,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与程序设计相关的知识,提高学生利用程序语言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在课堂中讲解关于C语言的理论知识,学生缺少自我思考的机会,而翻转课堂的实施让学生能够自行安排学习目标。

一、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概念

翻转课堂指的是将传统的教学模式颠倒过来,让学生在课下进行自主学习,由原来的教师教学、学生听讲,转变为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流和探讨。在这种教学模式的支持下,学生能够在教学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学习氛围的合理营造中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真正实现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的转变。翻转课堂的实现建立在学生能够在课前自行完成学习任务的基础上,因此,如何让学生实现自主学习是该教学模式实施的关键,微课的出现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网络技术和计算机的普及,让学生能够利用更多的闲散时间去学习,教师还能够通过网络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由此可见,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为翻转课堂教学奠定了基础。

二、中职C语言教学中引入翻转课堂的必要性

C语言是编程语言的入门语言,它能清晰的表达程序设计中的基本结构和思路,既有高级语言表达力强、使用方便灵活的优点,又有低级语言可移植性好、目标程序执行效率高的特点,是计算机相关专业学习编程技术的起点。但是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带着一片空白进入课堂,教师花费课堂大部分时间讲解C语言的基础语法和思路,并且随着教学改革的推进,C语言课时分配越来越少,相对于C语言的知识结构,别说学生思考实践,就是讲授完都有困难。C语言是一门在学习时理论性较强的学科,语法较为枯燥,需要学生有较强的理解能力,并给予一定的时间消化转换为思路;而在应用时,又是一门逻辑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需要学生用计算机的执行方式思考系统的执行流程,并用C语言的语法表达出来。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可以利用大量的课余时间提前学习,他们可以看视频学理论知识点,就像课堂上教师教授一样,可以利用网络相互讨论,加深理解认知;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理解能力的不同,自主规划学习内容、学习节奏以及知识呈现的方式,并且有大量的时间消化自己所学的知识;教师可以提前布置学生需要实践的内容,让学生在课外思考和完成;课堂上,教师大部分的时间将用于对学生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的解答上,学生带着问题询问也能更加积极主动的学习。

三、中职C语言教学中翻转课堂的应用

(一)设计教案

教学活动如果可以顺利地开展,都离不开教学目标的制定,要想使教学目标最优化,必须进行必要的教学改革。翻转课堂的教学目标在于使学生掌握设计的思想,建立程序设计的思维,在程序设计中具有创新意识,在学习中提升自身的实践能力。中职院校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有待于进一步提升,他们的学校基础比较薄弱。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该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对知识体系进行梳理,从而结合案例进行教学。

(二)录制教学视频

教师在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前,应提前根据教学任务规划教学内容,制作教学课件,并根据课件以学生自学能理解的方式录制教学视频;教学视频按知识点分集,时长一般不超过十分钟,并发布到网络平台供学生随时随地学习。

(三)课前学习

教师首先将教学大纲及教学进度计划上传至网络教学平台,通过教学大纲的学习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明确哪些知识点是重点、哪些是难点;通过教学进度计划学生知道每周的学习内容。在每次上课前一周教师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发布课前学习内容,包括教学视频及课前练习。学生在上课前一周在网教平台上查看本周的学习任务,自主安排时间,通过网教平台观看教学视频、做课前练习等进行课前学习。在課前自主学习过程中,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可通过微信、QQ等其它即时通信工具进行互动交流,即时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课前学习结束后未能解决的问题,学生通过网教平台发邮件给教师,等待到课堂上进行面对面讨论解决。教师在上课前对学生课前学习中未解决的问题进行汇总,为课堂教学设计提供参考。学生在课前学习的过程中,教师通过网教平台动态了解学生观看视频的时间和次数,给予学习方法的指导,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

(四)课堂活动

翻转课堂的关键步骤是教师通过PC端分析和获取学生的在线学习数据,进而确定课堂教学的基本方向。首先,教师要先用部分时间讲解本节课的知识点,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方向和内容。其次,教师要以教学平台分析的学习数据依据,设计探讨的问题,在学生的探讨过程中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案;最后,教师要统一本节课的教学成果和学生应当着重掌握的知识点,帮助学生完成知识体系的构建。另外,教师可以在翻转课堂中安排一些活动。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编程竞赛,让学生互相评价对方的作品,对优秀作品进行展示。在提高学生程序编写能力的同时,培养了他们的竞争意识。

(五)课后评价和巩固

翻转课堂的课后评价阶段主要可以分为三个环节,即学生的自我评价、对课堂教学的评价、对教学平台的评价,课后巩固阶段主要可以分为测试和联系两个环节。教师可以在平台上评价学生的课后复习情况,进而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他们对知识点的理解程度。

四、结语

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运用中职C语言教学中,课前学生观看教学视频并完成课前练习,课堂上教师解决疑难并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课后进行评价和巩固。使得课堂教学解决问题更有针对性有的放矢,从而提高了课堂效率,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学习的自主性,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通过与传统教学模式对比,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明显好于传统授课模式。另外,还需不断地努力学习和掌握翻转课堂的新理念、新方法,并将其有效地运用到教学实践中。

参考文献:

[1]刘文俐.翻转课堂在中职C语言教学中的应用改革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2013,4(2):23-24.

[2]周凤琴,黄丽.翻转课堂在中职C语言教学中的应用模式探析[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13(1):78-80.

猜你喜欢
C语言翻转课堂中职
基于Visual Studio Code的C语言程序设计实践教学探索
基于C语言的计算机软件编程
高职高专院校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改革探索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论子函数在C语言数据格式输出中的应用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
关于中职与高职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