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教育理念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初探

2018-08-11 10:23陈坤梁万娟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27期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陈坤 梁万娟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成果已经不是教学的唯一目的,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生活的每个瞬间都是对生命的享受,生命与教育是息息相关的,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生命教育理念,可以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本文就生命教育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进行分析,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享受生命。

【关键词】生命教育理念;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7-0105-02

长期以来,我国的课堂教学都缺少对学生地位的正确认识,教师“满堂灌”,学生机械的接收知识几乎成为传统教学的常态。为了改变这一现状,生命教育理念运用而生。生命教育理念的出现刷新了人们对传统教育理念的认知。而随着生命教育理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大规模运用,语文教学变得更加自然,更加真实。同时,因为生命教育理念更加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作用,教学以学生为中心,这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也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一、生命教育理念的基本内涵

教育固然重要,但是教育中的主体是人,应该以人为基本单位。在教育中,首先应该强调的就是生命,如果生命不在了,那么教育就无从谈起。首先,在教育中運用生命教育理念,需要关注人全面且完整的生命,现实生活中的人,除了有鲜活的肉体外,还有思想和精神。在教育中,不仅要关注人们身体的承受能力,还要考虑其心理接受能力,将学生这两方面结合起来,为其设计一套完整的教学方案,才能促进学生在学习中充分发挥生命潜能。其次,要关注人的主体性,教育中最重要的就是人,只有生命体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教学质量才能得到提高,让学生掌握学习主动权,有自由发展的空间。最后,生命教育理念应关注学生的情感,对生命来说,情感的发展是影响人性格的重要因素,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情感,情感教育在生命教育理念中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学生情感的变化可能会导致很多意外的行为发生。在生命教育中,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的情感往健康的方向发展,让学生在平常的学习中感受各种情感,让他们学会自己体验亲情、友情,感受生命的伟大,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此外,生命教育还应重视培养学生对生命的正确感悟与体验。

二、生命教育理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一)在教学中尊重、依靠学生

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是生命教育理念的核心所在,同时,这也是生命教育理念运用于小学语文教学并取得效果的关键因素。在教学中,要注重发挥学生的创造力,不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尊重学生的实际理解水平。具体来说,就是破除传统课堂“满堂灌”的弊端,给学生保留一定的独立思考时间,让其调动起知识体系及思维来解决问题。同时,要让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两者产生共鸣。要让小学语文教学实效性更强,就需要教师遵从生命教育理念来推进课堂教学。首先,要让学生对课文进行整体的感知,并通过小组讨论,查阅资料等形式,对课文加强理解;其次,要对课文中的重点内容进行理解,获得感情上的共鸣;最后,让学生交流学习心得,进行阅读拓展。语文教学不仅是教师引导学生感悟生活,感悟生命的动态过程,同时也是永无止境实践过程。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引导者,但是生命的独特性使得每个人都会对同一事物产生不同的看法,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学习本能,让教学变得更加自然。

(二)以生为本,关注学生的个性

语文教学的本质是希望学生透过这扇大门发现文学的美好,感悟文字中的情感,进而拥有发现美的眼睛。虽然低年级段的语文教学任务依然停留在识字组句的阶段,但是在教学中应该积极投注自己的情感,将学生放在教学的核心地位,尊重学生的个性,用语言,用教学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前对教材进行深层次的探究,把握文章的脉络与情感,并结合学生的个性与学习特点设计出适合学生学习理解的教学设计。比如,在学习《阳光》这一篇目时,在天气好的时候将学生带到操场,让学生感受到阳光带来的温暖,并告诉学生禾苗变绿了,小树变高了,小溪流动歌唱都是阳光的功劳,而现在看到的美景如果没有了阳光那么就不复存在了,不断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的情感。当然,生命教育理念强调关注学生的个性并不意味着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对一些学生不良的学习习惯视而不见、放任自流。而是要从学生的个性出发,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和无限的潜力。

(三)角色互换,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低年级段的学生往往有强烈的表现欲望,希望获得教师或者同学的认可。在贯彻落实生命教育理念时要紧紧抓住学生这一特点,在进行教学时让学生成为课堂的“小老师”。比如,在学习《比一比》时,因为它属于识字课内容的范畴,为了让学生能够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在教学开始前教师可以让学生先找出不会的生字,并通过小组讨论或查字典的形式了解生字的含义。在准备工作就绪后让一部分学生上台教下面学生生字的读法和含义,教师也是学生的一员,认真听学生讲解。虽然一些学生还是会表现出害羞,不好意思,但是经过了一段时间,学生都以当上“小老师”为荣,学习的热情大大提高。而为了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教师也可以设置生字分享环节,在课堂开始前的5分钟,学生可以分享一些他们新学到的生字、生词,随着不断的积累,学生的识字量都会获得有效的扩展。

(四)培养学习语文,让学生感受学习语文的魅力

兴趣在学习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重要,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基石,对于低年级段的学生来说也是如此,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提升的重要条件便是学生对语文能够产生一定兴趣。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时要积极运用图画、音频文件、实物等多种材料来使得课堂的内容得以丰富,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为学生营造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语文教学的核心便是阅读,而阅读实质上就是读者与文本进行互动交流,学生只有在和谐的氛围中才能更好的感悟文本的情感,受到文章思想的启发。

总之,生命教育理念下的语文教学需要教师与学生进行动态的信息交流,需要学生创造良好的情境,让学生无拘无束地在文学的世界里徜徉。而做到这一切的关键便是给予学生更多的关注度,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尊重学生,关爱学生。

参考文献:

[1]周小珊.生命教育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思考[J].新作文(语文教学研究). 2017(03)

[2]王益坚.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J].作文成功之路(中).2017(01)

[3]汪加菊.生命教育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与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6(03)

猜你喜欢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