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识谱能力的培养分析

2018-08-11 09:21李敏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8年2期
关键词:培养措施小学音乐

李敏

【摘 要】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也在不断提高。小学音乐是一门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音乐文化素养的重要课程,识谱教学是音乐教育中的基础和重点。对此,为了更好地提高小学音乐教育效果,本文详细分析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识谱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小学音乐;识谱能力;培养措施

识谱教学是音乐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与项目之一,识谱能力的培养可以帮助学生对音乐知识形成更好的理解,同时感受学习音乐的乐趣与趣味性。对此,教师在教学当中应当高度重视识谱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感受音乐学习的趣味性。在以前的音乐识谱教育中,因为认识方面的问题,在教与学两个都存在缺陷。对此,探讨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识谱能力的培养具备显著教育意义。

1.音乐教育中所存在的缺陷

在教师方面,以往的音乐教育一直都是以教师的理论性讲解为主,让学生被动式的进行记忆与模仿性的表演,长期这样的教学一方面会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降低,从而失去学习音乐的兴趣,另一方面因为教学质量不高,学生的学习成效不会非常理想,这也间接的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外,对于学生而言,识谱能力的培养作用也不会非常明显,识谱能力的高低会直接决定学生的学习效果,但是因为乐谱属于整个音乐教育中的基础性知识,这也导致整体教学质量不理想;在学生方面,只有在掌握了正确的乐谱知识之后,才可以形成正确的学习方式,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乐谱知识的学习并没有一个固定且统一的方法,每一位学生都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喜爱采取特殊的学习方式。但是,一部分学生并不能掌握合理的学习方法,这也导致部分学生的识谱能力相对较差,最终影响后续整个音乐教育,导致音乐学习效果较差,学习兴趣较低。

2.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识谱能力的培养

2.1创建良好学习情境,营造学习环境

当前制约小学音乐教育质量的最主要因素便是学生的学习热情较低。对于小学音乐教育而言,想要让学生喜爱的音乐,就需要掌握学生对于什么样的音乐有学习兴趣,教师在课堂当中便需要与学生探讨这一类音乐,从而提高音乐学系的积极性。近些年伴随着网络媒体的不断发展,大多数学生都喜爱流行音乐,同时对于民族音乐、欣赏曲等没有什么兴趣。对于这一现象,教师可以按照学生的喜好针对性的开展音乐教育。小学音乐教师可以创建一个良好的音乐学习情境进行教学,从而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例如,在民族歌曲《牧歌》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以PPT播放辽阔草原为手段,让学生通过听觉、视觉感受音乐中的场景,从而感受到作者歌唱的心情,达到激趣的教育目的,之后再进行识谱教学,学生的学习效果会更加理想。

2.2借助游戏教学提高识谱能力

在小学生学习音乐知识的过程中,教师需要高度重视学生的兴趣爱好,充分应用兴趣爱好的方式改善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而让学生的乐谱知识得到提升。游戏教学对于学生而言是一种更容易接受的方式,在教学形式方面更加活泼,同时学习的效果会更加理想,学生掌握乐谱的熟练程度会更高,最终达到改进教学目标的目的。游戏对于学生而言属于一种趣味性的活动,教师在教学中应当不断尝试和改进。

例如,在乐谱知识的教学中,可以应用《苹果树》的方式,将乐谱先潮鞋在颜色各异的卡片当中,然后帖在黑板上,让学生按照教师所提出的音乐乐谱知识注意辨别黑板当中的乐谱,之后根据自身的喜爱摘下相应的乐谱卡片,并进行相应的延长,如果正确则可以给予适当奖励,如果错误则让学生再表演一个节目。这一种音乐游戏教育方式,一方面能够一定程度的降低乐谱教学的难度,另一方面可以更好地突出學生对乐谱知识的掌握情况。学生借助音乐知识可以强化音乐的乐理知识理解情况,同时掌握正确的学习方式,实现改进学习质量的目的。

2.3视听动结合,强化识谱能力教育

对于小学生而言,大多数的小学生都缺乏对于音乐知识的理解以及感知能力,所以在理论性的教学中学生不仅无法满足教师所提出的学习要求,同时学生的学习兴趣会相当低。对此,有必要在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技能训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习的趣味性以及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同时可以借助一些简单的理论性知识学习,提高学生对于音乐知识的来接,在持续的训练当中,学生的积极性会逐渐提升,在基于有效的课堂组织上,学生音乐能力会逐渐得到提高。

例如,在识谱训练中当中,学生可以调动自身的身体,用肢体跟随乐谱进行运动,同时还可以借助一些小乐曲的方式进行实践性表演,一般可以采用竖笛。但是,为了更好地突出学习的趣味性,教师可以让学生使用一些身边随处可见的物品敲打节奏,借助对乐谱的观察与理解,借助如笔、尺子、铅笔盒等物品打击节奏,并表演出相应的乐谱,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丰富多彩,同时学生对于节奏的掌握与表达能力会随之提升,间接提高整体教学效果。再例如,在简单介绍了全音符唱四拍、二分音符唱两拍的知识之后,可以让学生借助各种物品敲打这一节奏,从而提升学生的音乐节奏感,感知乐谱,提高乐谱学习效果。

3.结语

综上所述,想要提升小学音乐识谱能力培养质量,一方面教师需要不断的创新和改进教学方式,与学生之间保持良好的沟通与交流,确保学生的学习方法有效性,并达到最终的学习目标。另外,教师还可以掌握学生的学习心理,按照学生的心理特征开展乐谱知识的讲解学习。但是,小学音乐教育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师还需要不断地提高对音乐素养的培养,为学生创建良好的学习环境与氛围,促使学生可以在主动学习中不断的成长和进步,从而达到提高学习效益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韩梅.从学生识谱能力探究操作性学习方式在音乐学习中的重要意义[J].音乐创作,2015.15(4):176-178

[2]爱萍.高等数学教学中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研究——评《高等数学理论及其应用分析》[J].当代教育科学,2015.31(15):211-222

[3]张玲玲.论高师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学中学生音乐表现力的培养[J].继续教育研究,2016.23(11):129-130

[4]赵云岺,欧阳津,孙豪岭,等.基础化学实验课程中学生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无机元素化合物实验教学方法探究[J].化学教育,2015.36(6):42-45

猜你喜欢
培养措施小学音乐
会计教学中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措施刍议
怎样在舞蹈基本功教学中开发学生的思维与意识
关于幼儿在一日生活中良好习惯养成的实践研究
论高职计算机教学中计算机思维能力的培养
高校美术教育与大学生理想人格的培养研究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开启学生智慧,构建快乐课堂
如何走出小学音乐教学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