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中对化学平衡原理的运用方法探讨

2018-08-11 10:23磨练康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27期
关键词:高中化学因素

磨练康

【摘要】同初中化学相比,高中化学无论是内容广度还是知识点难度方面都得到了很大提高,逻辑思维上则是更加抽象,学生理解运用方面存在着较大苦难。高中化学教学体系内,化学平衡原理成为化学教学体系重要支持,同时也是高中化学教学难点,平衡原理有利于梳理总结化学反应中规律,同时体现化学反应实质,进而将化学平衡原理体现在高考试题内。本文对化学平衡影响因素作了分析,提出高中化学中对化学平衡原理运用方法,为有效掌握应用化学平衡原理技巧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高中 化学 化学平衡原理 因素 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7-0174-01

引言

化学学科主要对生活技巧进行研究,通过学习化学有利于更加准确理解宏观世界、微观世界中各类现象。从哲学角度来看,方法论以及立场强调事物处于发展中,任何事物之间都不存在绝对性,那么就需要结合表面现象来掌握事物本质,通过整体与实际练习对事物本质以及事物规律进行分析。化学平衡原理属于高中化学教学中热点问题,着重探索化学反应规律,对表现化学反应本质具有非常重要作用。所谓化学平衡原理主要是化学反应内,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之间保持相同时所产生可逆反应。非常多学生在化学平衡原理学习中面临非常多问题,畏难情绪比较严重,往往无法把握有效信息,进而造成解题错误。从化学平衡原理角度来看,由于涉及内容较多,那么就需要进行更加深入、更加全面学习,不断总结,更加灵活的应用相关条件,进而有效掌握化学平衡相关的知识。

一、化学平衡影响因素

(一)重要信息缺失

在高中的化学平衡中,化学符号非常重要,仅仅一个错误化学符号都可能造成化学平衡原理无法成立,实际化学学习中,非常多学生只是了解以及认识化学符号,但是对于化学符号关键信息并没有掌握,这就使得对方认识方程式类型,对物质形态、物质反应拾变等问题也只是一知半解,对接下来学习化学平衡原理具有负面影响。

(二)教学方式不恰当

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属于关键性组成部分,对学生学习化学具有启蒙作用以及引导作用,同时也是最为直接影响因素。现实中,学生无法深入理解化学平衡原理,讲解中化学平衡原理解释也并不清晰,对学生无法形成深刻认识,期望教师能够结合实际情况来说明问题,借助实践进行问题研究,但是现实中并没有非常多时间以及器材开展实践研究,学生往往只是了解课本知识,深刻性不强。

二、高中化学中对化学平衡原理运用方法探讨

(一)掌握对化学平衡状态进行判断的技巧

学习化学平衡原理时,往往需要对反应是不是达到平衡状态进行正确判断,这也是利用化学平衡原理关键。那么就需要结合化学平衡概念对化学反应是不是平衡进行判断,那么就需要计算反应物的浓度,属于较为简单方法。可逆反应中有非常多其他类型,诸如,若有色物质参与到可逆反应内,若是物质颜色不发生变化,那么就能够判断该化学反应达到平衡的状态。考虑到化学反应的外在条件具有差异性,判断化学平衡条件也具有差异性,例如,高中化学反应内,常见恒定容量容器内反应体系气体总压强能够保持平衡,那么就达到平衡状态,这就使得气体参与到化学反应生成中。氧气与氨气反应中,考虑到是固定容器,充分反应后,混合气体总压强并没有产生变化,化学反应也就达到平衡状态。气体参加化学反应以及生成化学反应的考察方式更加灵活,诸如,反应体系内气体平均分子的质量保持不变、气体密度保持不变,那么就可以判断出化学反应处于平衡状态。可逆反应内对化学平衡影响因素较多,若是外在条件产生变化,打破了化学平衡状态,进而达到新平衡。温度在化学反应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借助溫度能够对是否达到了平衡状态进行判断。化学反应常常伴随放热现象或者是吸热现象,若是化学反应是绝热体系,那么结合体系温度不变成为对化学反应平衡进行判断重要条件。三氧化二铁与铝反应中,自身会释放热量,体系内温度若没有出现变化,那么证明化学反应已经达到平衡。

(二)对化学平衡原理全面掌握

化学平衡原理在高中化学中的应用较为普遍,那么就需要保证学生能够更加准确理解以及掌握化学平衡原理,那么化学平衡原理教学中需要掌握方法,同时还需要有明确思路。在化学平衡原理理解基础上,需要提高化学平衡原理应用技巧,大多是大量习题以及限时训练完成。做题练习过程中,需要总结归纳各类化学物质与化学反应,逐渐在化学知识体内构建化学平衡原理应用必备技巧。考虑到化学平衡反应外在条件较多,不同条件所产生结果也存在着差异,那么就需要有效掌握同化学平衡原理有关知识,答题中避免产生错误。例如,恒容状态下,若是稀有气体混入到容器内,这就使得容器压强增大,但是不会影响化学平衡状态。稀有气体参与到反应中,不会影响生成物和反应物浓度,化学的平衡状态维持不变,这对解题都产生了干扰,那么就需要关注知识全面性,否则可能产生错误。在化学平衡原理解题中,需要准确、认真掌握题目内重要信息以及重要条件,进而解题中能够更好应用化学平衡原理,保证学习过程处于较高效率。因此,化学平衡原理可逆反应基础上增加新条件,解题过程中也需要准确掌握,进而构建更加清晰、更加准确解题思路。

三、化学反应平衡状态的准确判定

在解题化学平衡原理过程中,其中重要条件就是化学反应是不是平衡状态,对平衡状态的判断,大多是根据计算反应物浓度,若是反应物浓度不产生变化,那么可以结合化学平衡原理对已经处于平衡状态反应进行判断,那么高中生能够熟练应用反应物浓度计算方式。若是可逆反应状态下,那么可以结合宏观现象对是否是平衡状态进行判断。例如,有颜色反应物化学反应过程中,结合结合反应过程整体颜色进行判断,若是颜色深浅不产生变化,那么就证明反应是平衡状态;若是化学反应存在着沉淀,那么可以结合沉淀物质数量进行判断,若是沉淀物质量不变化,那么就证明化学反应是平衡状态。由于维持化学平衡的状态比较难,非常多因素都可能破坏化学平衡状态,也就是说,温度属于保持平衡状态重要因素,一般反应中,温度变化现象常有,整个反应混合物温度是稳定状态,那么就可以对化学反应是否达到平衡判定。此外,可逆反应内,混合物各组分百分含量不出现变化,那么也能够证明化学反应是平衡状态,无法直接体现化学平衡原理,但是根据总结能够得到化学平衡原理。

四、结语

从化学平衡原理的角度来看,涉及条件也非常多,题目较为复杂,属于高中化学难点。化学平衡原理的解题中,需要更加全面掌握知识点,进而对化学反应是不是达到平衡状态进行准确判断,减少其他条件所产生干扰。日常化学学习过程中也需要重视练习与总结归纳,熟练应用化学平衡原理相关的习题形式,掌握题目关键信息,进而更好应用化学平衡原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选择课堂提问方式,进行由浅入深引导,结合生活情况增强化学和生活间联系,进而提高化学教学中化学平衡原理应用灵活性,提高高中化学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冯洁. 变易理论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化学平衡概念教学为例[D]. 安徽师范大学, 2015.

[2]张瑜. 高中化学重难点分类突破——化学平衡原理的应用中几个需解决的问题[J]. 速读旬刊, 2017(11):11-12.

[3]蔡贵雄. 关于“化学平衡原理”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 中华少年, 2017(12):21-22.

猜你喜欢
高中化学因素
解石三大因素
短道速滑运动员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怎样理解人是战争的决定因素?
什么是战争胜负决定因素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