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时代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转变

2018-08-11 10:23雷青松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27期
关键词:科学方法信息化背景教学理念

雷青松

【摘要】本文就信息化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转变进行了研究。本文提出,信息化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制教学是有必要的,必要性体现在两个方面,分别是时代的呼唤、现实的需要。本文认为,着眼于信息时代的现实情况,初中道德与法制学科教学在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方面存在的问题体现在三个方面,分别是教学手段落后、教学方法失当、教学思路模糊。本文针对以上三个问题,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解决意见。意在通过有益的探索和讨论,为推进信息化背景下初中素质教育的有效开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信息化背景 初中 道德与法制学科 教学理念 科学方法 转变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7-0182-01

一、对于信息化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制教学的理解

(一)时代的呼唤

信息化背景下,开展初中道德与法制教育,首先是时代的呼唤和要求。伴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当今时代,针对初中生的教学,内容更加的灵活,形式更加多样,要求也愈发提高。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人们一方面,要求对,初中生开展卓有成效的知识层面的教育,同时针对这些掌握了更好知识的学生,来开展有针对性的德育教育帮助他们成才的同时,也得到心智的成长,是很有必要的。

(二)现实的需要

在信息化的背景下,针对初中学生开展道德与法制教学,同样还是现实的需求。和谐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离不开每一个个体的成长和进步,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之下,围绕着学生在成长的过程当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开展卓有成效的道德与法制教学,帮助学生在青春期,这样的一个重要的时期养成,正确的思维,逻辑方法,养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是十分有帮助的,对于和谐社会的建立也是十分有好处的。

二、信息化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制学科教学在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手段落后

信息化的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在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方面存在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手段的落后。伴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在使用信息技术的过程当中,所能够支配的手段和方式是非常多样的,但是考虑当前我国初中,道德与法制教学的过程当中,老师还沿用传统意义上的教育学的固有模式,再对学生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当中,往往更加强调对于书面知识的宣讲,而不去以更加丰富的网络技术手段来进行呈现。而这种呆板的教学方式对于学生来说往往是枯燥而乏味的,很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往往把这个课程的学习当作一个机械的任务来完成,没有做到入心入脑,也没有将知识所指引的逻辑和行为方式划归为自己的行为方式,因此在这样的现实条件之下,教学的成果是非常少的,也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

(二)教学方法失当

错误的教学理念,引发了教学路径的失当。从当前的教学实践上来看,很多老师在进行相关课程教学的时候,往往更加强调让学生进行,背诵对于学生的背诵成绩的要求越來越高,这种以应试为指向的教学方法,常常浪费了过多的课堂时间,实际上我们在进行针对初中生所开展的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时候,围绕的是初中生在青春期这样的一个人生特殊的时期,思想上和行为上所可能产生的不良的波动,所进行的一个思维方式上的教导,而这种思维方式的教导目标,不是让学生在考试当中取得好成绩,最终的目标是为了让学生养成正好的事,思维逻辑习惯,让学生能够在与他人交往和与社会进行交互的过程当中,秉持正确的思维理念,一味的要求学生背诵,很大程度上会减少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兴趣,让学生在失去兴趣的前提之下,用机械呆板的思维来面对这门课程的学习,这实际上对于学生的发展是没有帮助的。

(三)教学思路模糊

当前存在的第三个问题就是教学思路的模糊,每一个学生在发展的过程当中都有自己独立的思维和逻辑,特别是对于初中生来说,他们处在青春期,思维方式和身体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在这样的一个特殊的转型时期,老师和家长都有必要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做好领路人,而开展道德与法制教育,实际上就是要让学生在成长的过程当中,在融入社会的过程当中,有一个正确的思想引领,这个教学思路的模糊,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老师作用的发挥,也偏离了这个学科在创设之初所引致的一以贯之的思路,教学思路的模糊影响了教学实践的开展,也影响了学生的成长和进步。

三、信息化背景下,着眼于现实需要,初中道德与法制学科教学在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方面应该进行的调整

(一)充分使用技术手段

从当前的现实条件上来看,围绕着当前既有的问题,充分的使用技术手段,是信息化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过程当中,在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上面所应该做出的第一个调整。上文已经提到了,在当前的现实条件下,智能手机的广泛普及,已经成为了一个既定的事实,不管是对于老师,学生还是家长来说,智能手机可以说是人手一部接触这样的有效的网络平台来开展,有针对性的,反正道德教育,使用互联网平台,没认证书中的现实诉求,针对学生既有的思维逻辑的状况,推送,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内容,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来完成相关的教学工作,显然是有必要且有帮助的。

(二)重点改革教学方法

信息化背景下,着眼于现实需要,其次,还应该重点改革教育教学方法。改革教育教学方法,一个非常中心和核心的点就是老师和学生应该破除既有的教育学的固有关系,要让学生在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当中,完成相关理念的接触,对于老师来说,应该更多的去与学生面对面心连心的去交流,了解学生的想法和诉求,针对学生在思想和逻辑上的偏差进行职业,而不是单纯的要求学生在考试当中取得好的成绩,因此在教学实践当中应该更多的去减少考试的次数,降低考试的要求,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心理状态更放松,让他们能够以更加轻松的面貌去面对学习。

(三)重视延伸教学思路

重视延伸教学思路,是在新时期所应该做出的第三方面的调整。信息技术的发展,给老师的教学提供了无限的可能,工具的进步也让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交流变得越来越顺畅,密度越来越高,着眼于这样的现实情况,充分的利用网络平台和信息技术所提供的先进工具,来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活动,对于学生的成长而言是十分有帮助的,对于和谐校园与和谐社会的建立,也是十分有好处的。从学生本身的现实情况上来看,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都寄托了一个家庭的殷切期盼,都是一个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因子,因此对于学生本身来说,它在激烈的社会竞争当中,若想取得一个优势的地位,不想成为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积极的力量,就有必要在提升自己知识水平和劳动技能的同时,也得到高层面上的,个人思维逻辑和个人思想道德水平的成长,只有达到了这种要求,这个学生他才是一个合格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才能够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贡献更好的正能量。

四、结语

信息化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制的教育贯穿初中学生学习的始终,教育成果也体现在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全过程,只有秉持着这样的初心和使命感来完成相关的工作,我们才能够取得应有的成绩。

参考文献:

[1]李凤来.信息化教学的模式和策略[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6(05):31-33.

[2]李林.巧用信息化教学手段提高中职数学的教学效果[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6(21):52.

猜你喜欢
科学方法信息化背景教学理念
“四个全面”蕴含的科学方法对政治工作的启示
信息化背景下军队文件档案管理探索
信息化背景下微课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新课标下如何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小学数学教学良好课堂气氛的创建初探
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情景—问题”教学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