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基础音乐教育改革的新理念

2018-08-11 09:30甘露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8年5期
关键词:双基素质

甘露

【摘 要】课程标准中指出: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因此,在教学情境中,要使学生产生快乐情绪,首要关键在于:教师要想方设法操纵各种教学变量去满足学生的有关需要。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及音乐教学特点,笔者认为构建音乐新课堂应从学生的求知、审美、活动、成功需要出发。

【关键词】素质;“双基”;多元兼收;教评结合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开始到目前的推广阶段,一直流行着一个颇具权威的提法:本次课程改革要“改變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音乐课程改革中也不无例外地受到这一思想的影响。

在教学过程中,由于许多老师对双基的教学大多仍然是采用讲解的形式,本该欢快、灵活的音乐被老师说得难懂、难听,一头雾水。教学的结果只能是让学生知道音乐要素的术语、名词解释而不知道其如何运用。也就是说是只知道如何分解音乐要素却不知道对这些要素进行创造发挥,知其“乐”,而不知如何“游戏”其音乐。这种教学模式单一,单调的问题使得学生产生厌烦情绪,老师们又为了迎合学生口味,只能是无视不愉快的事情和实际的困难,回避钻研技巧的必要性。于是音乐知识技能教学不可避免地受到了轻视和淡化。

我国基础音乐教育教改必须与世界音乐教育新思维接轨,在接轨的过程中产生了很多新的理念。

一、美感核心的新理念

即在音乐课程研制中,突出音乐美感的作用。以音乐独特的艺术魅力作用于学生的情感世界,通过学生接受、表现和创造音乐,不断体验蕴涵于音乐形式中的美感和情感,从而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促进心灵净化、情感陶冶、智慧启迪、情感互补。使音乐课成为学生高尚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生活态度养成的重要场所。

二、以人为本的新理念

在音乐教学改革中,围绕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跳出目标单一、产业化的生产模式。扭转忽视人的本性发展的教学行为,使人的本质回归到自然人的范围之中。每堂音乐课均给学生留下自由想象和创造的空间。音乐创造因具有强烈而清晰的个性特征而充满魅力,它是激活学生表现欲望和创造冲动的重要手段。学生主动参与音乐欣赏、音乐表演和音乐创造,充分展现其个性和创新才能,充分发挥其想象力和创新思维,就能使每个学生调整好音乐教学与自我的关系、音乐教学与个性发展的关系。

三、多元兼收的新理念

除学习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精髓,增强民族向心力、凝聚力之外,广泛学习世界各国音乐经典和不同民族、不同时代的音乐精品,多元兼收,继承和共享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的音乐文化遗产,极大地拓展学生的审美视野,增进对不同音乐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四、情感价值新理念

即课程的追求目标将学习音乐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视为首要,区别于过去将音乐技能放在第一位的做法。通过音乐学习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体验,使他们的情感世界受到感染和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建立起对亲人、他人、人类,以及一切美好事物的挚爱之情,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进取精神。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引导学生进入音乐天地,在参与音乐实践过程中喜爱音乐,掌握音乐基本知识和技能,养成欣赏音乐的好习惯,树立终身学习音乐的愿望。通过对音乐作品情绪、格调、思想倾向、人文内涵的感受和理解,培养音乐的鉴赏和评价能力,形成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

五、重学习过程的新理念

即改变音乐课“重教轻学”和应试学习型的状况,将课堂的重心转到以学生为主体的模仿、体验、领悟、创新、探究、发现、合作和沟通之上。音乐的模仿、体验和领悟积累了音乐感性经验;创新、探究和发现激发了学生的好奇、求索、开拓和创造的愿望;合作和沟通加强了学生与学生之间、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联系与协作。重视和拓展学生即兴自由发挥的音乐创造,并着意引导和发展他们的创造思维。

六、人文环境新理念

即改变音乐学习中的机械模仿和枯燥训练,不以单纯的专业知识为目标,而是让学生进入围绕人文主题的音乐学习中,了解音乐和相关学科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形成艺术经验和能力。在轻松愉快地学习音乐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获得耐心、关心、爱心、友善、尊重、分享等人文素养,促进人性的提升和完善。

七、从生活情趣中体验音乐的新理念

即改变过去音乐课中一些脱离实际,有悖生活的内容。音乐与生活有天然的内在联系,对美好的向往和追求是二者的共同本性,用紧贴生活、富有生活情趣的音乐教学内容和行为,使学生在课程中获得终身受益的能力和经验,从而使他们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颇有情趣。

八、教评结合的新理念

走出课程评价的选拔取向,强调量化评价,评价指标不仅要涵盖音乐课程的不同教学领域,更应该关注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态度、情感反应和参与程度,以及教师引导学生进入音乐的过程和方法的有效性等诸多方面。建立学生、教师、课程管理相结合的自评、互评、他评等多种形式的综合评价体制。重新理解课程评价的含义,善于在动态教学过程中利用评价杠杆促进学生的发展、提高教学水平和完善教学管理。

我们若将美感、情感、人本、人文、应用、多元兼收、重学习过程、教评结合的八大音乐教育新理念运用于基础音乐教学之中,必定会蕴积、产生和确立多层次、多方位的新型知识观念,必然会克服客观主义的旧知识观,促进课程知识内化和更新。倘若使它不断作用于每个学生的心灵深处,那么基础音乐教育改革的花朵就一定会绽放得绚丽夺目。倘若说内化了知识就等于掌握了真理的话,那么我国正在进行的基础音乐教育改革,可以说是一场不折不扣的史无前例的革命。

【参考文献】

[1]《音乐课程标准》,北师大出版社

[2]普凯元著.《音乐心理学基础》,安徽文艺出版社

猜你喜欢
双基素质
“双基”建设及产教融合背景下中药鉴定学示范课课程思政建设探索
——以黄山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工艺美术教育审美素质的培养
科技社团活动在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中的作用
环境卫生,靠整治更靠素质
略谈地方本科院校对钢琴基础课“双基”教学改革的分析与探讨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
基于条带模式GEOSAR-TOPS模式UAVSAR的双基成像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