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构建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的方法

2018-08-11 09:30曾国祥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8年5期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方法

曾国祥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我国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但与此同时也存在着诸多的问题,课堂教学效率不高是其最主要的问题之一。基于此,就需要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方式,根据教学大纲和初中生的特点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转变其学习态度,构建高效的道德与法治课堂。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方法

一、营造轻松、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

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在教学中往往采用“满堂灌”或“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导致课堂气氛沉闷、枯燥,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除此之外,许多道德与法治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只重视教师的教,而忽视学生的学,导致教学方法只是从教师的角度出发,从而在教学过程中无法使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再加上教师在教学中忙于树立自己的权威,导致学生在学习中不敢回答问题,更不敢质疑老师,课堂教学效率差强人意。基于此,就需要道德与法治教师转变观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营造轻松、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敢言亦乐言。

如教学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中学序曲”一课时,并未急于根据教材来讲授知识,而是放下课本,立足于学生的“学”,为他们创造了一个开放的课堂学习氛围。七年级新生由于刚进入一个崭新的学校,他们对学校充满着种种好奇心和陌生感,为了提高其适应性,珍惜这个初中新起点,消除同学之间的隔阂,体验成为一名中学生的快乐。我先利用多媒体将本校的校史、校貌、校风展现出来,在组织学生观看后,我根据该内容编出了若干竞猜题,以此来激发学生对学校的认可,提高其主人翁意识。在此基础上,我还将学生分为了几个小组,让他们通过讨论和交流,来进行竞猜活动,回答最准确、用时最少的小组将会获得相应的奖励。即使部分小组回答错误,我也会采用委婉的批评方式,并且引领他们自己去探索失败的环节,让他们说一说自己的想法,鼓励其大胆发言,通过创设一个宽松、民主的课堂学习氛围,让学生敢言和乐言,为构建高效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打好地基。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其主观能动性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放之四海而皆准,对于构建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来说亦是如此。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主观能动性,才能转变他们的学习态度,使其由以往的被动接受转化为主动学习,为构建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奠定扎实的基础。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发现自己”一课时,我先在黑板上写下了“自己”两个字,然后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经历谈一谈自己在看到这两个字时,想到了什么。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主观能动性我先讲述了我自己的一个故事,通过故事的形式,带动了课堂气氛,学生们纷纷畅所欲言。之后,我让学生谈一谈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以便更加了解自己,为其日后改正缺点奠定扎实的基础。如有的学生说:“我不聪明,但是我爱学习,爱劳动,孝顺父母……”有的学生则说:“我怕吃苦,但我喜欢团结同学……”通过让学生展示自我,让他们知道每个人都不完美,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点,但这不妨碍学生爱自己,在包容他人的缺点的同时不断向他人学习,以改正自己的缺点。在此基础上,我会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同桌,通过自评和他评,让他们更好地了解自己,为接纳与欣赏自己,做更好地自我奠定扎实的基础。

三、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将其应用到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为传统的课堂教学带来了新的活力,改变了他们在教师组织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活动中被动的参与状态,调动了其参与积极性。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走近老师”内容时,为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我便利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在上课之初,我下利用PPT播放了一段三分钟的视频,视频内容为感动中国的教师。在这些教师身上,可以看到无私无畏、关爱学生、舍己为人等优秀品质。在组织学生观看完该视频后,我就视频内容向学生提出问题。问题一:从这些教师身上你看到了哪些优秀的品质?问题二:同学们,想一想你们身边有没有这样的教师呢?他/她的美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呢?此时屏幕上就可显示出这两个问题。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通过多媒体形象、直观、生动的特点来展示教学内容,调动其参与积极性,可谓是一举多得。

四、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法,增强学生之间的凝聚力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多种教学方法開始在我国兴起,小组合作教学法以其独有的优势受到众多教师的青睐。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在教学中,通过将学生按照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学习习惯等不同,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然后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合作互助,来共同完成教学任务,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观,还能激发其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更增强了学生之间的凝聚力,可谓是一举多得。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网络上交友新时空”一课时,我就采用了小组合作教学法。在利用幻灯片出示:“网络交往与网下交往的不同”后,为了增强学生之间的凝聚力,我将他们分为几个小组。然后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来阐述网络沟通无极限的好处和弊端?中学生在面对网络的负面影响应采取的措施。为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我让学生进行小组PK,描述最准确的小组将会获得相应的奖励。在激励机制下,学生们在小组中积极交流和讨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既增强了学生之间的凝集力,又提高了他们的交际能力。

总之,初中学校的教育教学有其特殊性,要想创建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务必要结合初中生的身心特点和教学内容来进行操作,以增强教学的针对性、计划性、趣味性,通过因材施教,灵动教学,让道德与法治课堂充满活力和生机,最终实现创建初中高效道德与法治课堂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张凤.对初中政治教育教学的思考[J].新课程(中学),2015(06)

[2]余秀琴.由一堂政治课引发的思考[J].考试周刊,2012(41)

猜你喜欢
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方法
可能是方法不对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捕鱼